HealthCap自製血壓數據庫 中大教授初創App 助防中風心臟病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蔡錦輝(右二)提醒,血壓管理得好,可以預防心臟病、中風及腎病;右一為葉家俊。(黃俊耀攝)
一場新冠肺疫導致人心惶惶,卻令大眾更關注個人健康。由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蔡錦輝成立的醫療健康初創DeepHealth,正正專攻健康管理一環,公司頭炮產品HealthCap(拍健),讓用戶可透過手機鏡頭記錄血壓計讀數,方便個人及醫生追蹤血壓狀況,以預防高血壓和中風等隱疾。
DeepHealth創辦人及董事蔡錦輝表示,HealthCap是一個手機應用程式(App),用戶以一般坊間血壓計量度血壓後,再用該App拍攝血壓計上的讀數,即可把相關數據記錄於程式之中,「不需要花過千元買藍牙血壓計,最普通的血壓計已經可以。」
拍攝血壓紀錄 整合圖表報告
系統亦會把用戶每次測量的血壓數據,整合成圖表報告。當用戶覆診時,可直接向醫生展示程式內的報告,快速掌握血壓變化趨勢。蔡錦輝說:「上壓不超過135之餘,數值不會早午晚升升跌跌,就可以稱為血壓正常。」HealthCap的讀數記錄功能,同樣可應用於血壓計以外的其他醫療裝置。事實上,在收費版本程式中,近月已追加了記錄血糖數據的功能。蔡錦輝解釋,一開始選擇以記錄血壓計讀數作為切入點,皆因坊間一直缺乏有系統地追蹤相關數據且成本低廉的方法。
「就算病人好乖、會用紙筆記下血壓數據,始終可能有所遺漏;對病人而言,記錄血壓是一件麻煩事。不過,如果醫生真的會使用相關數據,他們亦不怕麻煩,但問題是病人覆診時,見醫生的時間只得5分鐘,醫生沒有時間即場研究病人血壓走勢,再慢慢計算血壓平均值。」

用戶透過手機程式HealthCap拍照,即可記錄血壓計上讀數,並整合成圖表報告。(黃俊耀攝)
主修統計 半途出家攻讀醫療
DeepHealth另一董事葉家俊提到,把記錄讀數技術應用於電子磅上亦無不可,「不過有些人之所以會每天量度體重,只是因為想減肥或正進行某些運動訓練;血壓卻反映了一個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甚至是中風的風險」,當用戶發現血壓最近有所上升,即可立即採取行動,透過控制飲食和勤做運動等,減慢甚至阻止高血壓問題出現。
作為醫療健康初創負責人,蔡錦輝對醫療卻是半途出家,他大學時主修統計學,畢業後在中大修讀醫學科學哲學博士,「無論你統計學再叻,甚至成為了一個數學家,但你想用專長幫人,都要找一個範疇。我揀了醫療健康。」目前是中大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的蔡錦輝,初時主要研究大腸癌篩檢,笑言自己「知道如何醫治腸胃疾病,但沒辦法落手幫病人做內窺鏡檢查」,後來轉攻醫療保健大數據應用。
事實上,HealthCap可說是蔡錦輝跟其高足、目前擔任DeepHealth行政總裁(CEO)的朱子勤,一同構想出來。蔡錦輝指出,「我從事血壓相關研究,一直想收集更多血壓數據。」至於主修公共衞生的朱子勤,私下亦對電腦科學及數據分析很有興趣,更自學編程,研發出可透過拍照記錄血壓數據的手機程式,亦即HealthCap。蔡錦輝又向曾任職於銀行和保險公司的葉家俊招手,邀其協助DeepHealth拓展業務。

用戶覆診時,可向醫生展示HealthCap的血壓數據報告,以快速掌握健康情況。(Deep Health圖片)
遙距預診降染疫風險
無可否認,HealthCap的讀數記錄功能稱不上是什麼尖端科技,「但你走火入魔地強調AI(人工智能)、Image Processing(影像處理)等技術,醫生可能根本不知你說什麼。」葉家俊重申,他們不會向醫生賣弄高科技,「醫生要的是血壓數據和圖表分析,方便睇症。」
HealthCap在去年5月面世,並設有基本版及須付費使用的加強版平台,兩者均提供記錄血壓數據功能,但後者會額外提供一些健康管理資訊,還有記錄血糖功能。此外,加強版平台也支援多人共用一個賬戶,幫助家中長者記錄血壓變化數據。
至於收費服務,則主要透過合作的醫生和非政府組織提供予用戶。葉家俊透露,平台目前獲診所及日間長者中心採用,現有大約1000名用戶,期望未來能跟政府診所合作,「始終慢性病人多數幫襯政府診所」。葉家俊說,合作的醫生可在面見覆診病人前,先透過後台系統遙距查閱病者的血壓數據,提早安排對方是否轉藥。如今新冠肺炎肆虐,診所頓成染疫高風險之地,醫生能視乎相關數據,決定病人須否如期覆診,抑或郵寄所需藥物即可。

葉家俊重申,他們不會向醫生賣弄高科技。
採訪、撰文:陳子健
延伸閱讀:
初創要求存 夢想須貼地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創新引擎推動變革(車品覺)
人工智能(AI)無疑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革命性的技術之一。然而,當前關於AI的討論,往往局限其作為勞動力替代工具的角色,而忽視更深層次的潛力。
- Posted November 5, 2025
- 0
-
AI廣告|可口可樂再用AI生成新廣告
美國可口可樂(Coca-Cola)早於去年聖誕,已嘗試以人工智能(AI)製作宣傳片,但由於其效果及損害就業等理由,遭創意專業人士批評。
- Posted November 5, 2025
- 0
-
AI投資|企業年底放慢投資人工智能
現時不少企業爭相將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融入客戶服務到供應鏈管理等各個環節,但據新聞媒體Business Insider報道,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最新一份報告提到,企業在AI領域的投資將在2025年底放緩。
- Posted November 5, 2025
- 0
-
AI論文泛濫|學術網arXiv拒收
現時不少重大的科學發現,在完成同儕審查流程,並發表於其他同行評審期刊前,學者可上傳最新研究的PDF檔案,在預印本出版平台arXiv供公眾查閱。
- Posted November 5, 2025
- 0
-
雪景三格圖|美圖App秒變雪地主角爆紅
近日網民流行在社交媒體,分享人工智能(AI)雪景三格圖,畫面恍如置身日本北海道,唯美照原來背後由「美圖秀秀」應用程式(App)製作,操作過程相當簡單。
- Posted November 5, 2025
- 0
-
AI歌手|美唱片商2340萬簽約AI歌手
近日一位AI歌手莫奈(Xania Monet)首度打進美國權威音樂雜誌Billboard電台排行榜,據報已經跟美國唱片公司Hallwood Media,簽下一份價值約300萬美元(約2340萬港元)的合約。
- Posted November 5, 2025
- 0
-
Grok突嚴審色情內容 惹用戶不滿 最初以「辛辣」招徠 政策朝令夕改(郝本尼)
富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生成式人工智能(AI)產品Grok,素以自由不設限着稱,但過去一個月間,其成人內容過濾政策經歷了一系列快速且不透明的調整,導致用戶強烈反彈。
- Posted November 5,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