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盼2040年全用電動車 夥通用雷諾 62億幫司機升級座駕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Uber行政總裁霍斯勞沙希表示,新制度下Uber Green電動車司機每程可多賺1.5美元。(路透資料圖片)
電動車發展方興未艾,網約車平台Uber(優步)銳意改革行業發展,藉以達致環保零碳排放。該公司承諾在2030年,美加及歐洲地區的Uber司機均會以電動車接載乘客;到2040年,全球所有Uber車輛均是電動車。為此,公司會在2025年前投放8億美元(62.4億港元),協助旗下司機將座駕升級,由燃油車更換成電動車。
Uber Green年底擴至全球65市
Uber行政總裁霍斯勞沙希(Dara Khosrowshahi)周二在官網撰文,Uber已跟通用汽車(GM),以及雷諾—日產—三菱聯盟(Renault–Nissan–Mitsubishi Alliance)達成協議,公司將協助旗下美加及歐洲的司機以優惠價購買電動車,並會補貼充電費用。此外,以電動車接載乘客的Uber司機,每完成一個車程後,將獲得1美元額外獎賞;整項計劃涉及投資額將高達8億美元。

霍斯勞沙希將投放8億美元(62.4億港元),助旗下司機將座駕升級。(路透資料圖片)
Uber目前在15個美國及加拿大城市推行Uber Green計劃,身處當地的乘客只要多付1美元,即可指定預約電動車或油電混能車,並換取3倍Uber Rewards。
至於參與Uber Green計劃的電動車司機,他們每完成一個車程後,亦可獲得0.5美元額外獎賞。換言之,在新制度下,Uber Green司機每程可多賺1.5美元(約11.7港元)。霍斯勞沙希透露,相關計劃今年底將擴展至全球逾65個城市。
對手Lyft冀2030達標
本年6月,Uber主要競爭對手Lyft亦宣布,希望2030年前旗下司機全面採用電動車,如今Uber亦提出類似願景。霍斯勞沙希指出,Uber Green服務產生的碳排放,比自行開車少逾四成。不過,目前電動車的車價一般比傳統燃油車高,Uber上述舉措旨在減低車主的換車成本。根據Uber發布的Climate Assessment and Performance Report,電動車佔Uber在北美地區總車程僅0.15%,反映電動車在網約車世界仍屬少數。

優步承諾在2030年,美加及歐洲地區的Uber司機,均會以電動車接客。(Uber圖片)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穩定幣 拓可編程金錢未來(陳漢偉博士)
今年5月,香港《穩定幣條例》刊憲,成為全球嚴格監管法定穩定幣的地區之一。這項具里程碑意義的立法,鞏固香港在受監管數碼金融領域的領導地位。
- Posted August 14, 2025
- 0
-
史上最大黑洞|質量達360億個太陽
當代天文學家突破性地從獅子座附近,發現一顆有史以來質量最大的黑洞,質量高達360億個太陽質量。
- Posted August 14, 2025
- 0
-
防AI作弊|招聘現場面試比例增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隨着人工智能(AI)發展,不少求職者開始以AI工具作弊,愈來愈多僱主「反璞歸真」,以現場面試考驗求職者是否擁有真材實料。
- Posted August 14, 2025
- 0
-
虛擬伴侶熱潮|虛擬伴侶App 全球下載破2億
科技媒體TechCrunch引述應用程式情報公司Appfigures數據,發現人工智能(AI)伴侶應用程式(App)正持續增長,今年上半年已創造8200萬美元收入(約6.39億港元),年底有望突破1.2億美元(約9.36億港元)。
- Posted August 14, 2025
- 0
-
自我修復塑料|美研新塑料 遇高溫懂自我修復
美國得州農工大學的研究團隊,針對一種新型複合塑料ATSP,在多次裂縫癒合循環測試後,確認這種新興的玻璃化聚合物,在攝氏160度高溫下,會發揮自我修復能力。
- Posted August 14, 2025
- 0
-
電腦節下周五開鑼|首設機械人區 滙聚逾200參展商 輝達谷歌剖析AI發展
「香港電腦通訊節2025」將下周五(22日)起,一連四日假灣仔會議展覽中心開鑼。大會今年設立全新「機械人體驗區」(Robot Hub),讓市民即場操作機械人,屆時香港首個本土電動電單車品牌也會亮相。
- Posted August 14, 2025
- 0
-
什麼是Contextual Engineering,與Prompt Engineering有什麼不同?(吳壽冠)
當我們從新奇的聊天機器人,邁向需要高度可靠性與複雜度的企業級AI應用時,很快就會發現,僅僅依賴「說話的藝術」是遠遠不夠的。這正是「情境工程」(Contextual Engineering)崛起的原因——它不再只是教你如何提問,而是教你如何為AI建構一個完整的「世界觀」。
- Posted August 14,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