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檢疫追蹤系統顧私隱 (隨賞科技陳智銓)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隨賞科技的室內位置智能追蹤技術適用於商舖等多種場景。(隨賞科技圖片)
堅守社交距離措施,安排緊密接觸者隔離檢疫,被公認是管控疫情的有效做法。今次受訪的香港初創隨賞科技(Compathnion Technology Limited)主打智能追蹤定位技術,早前為政府開發應用程式配合家居檢疫用途。隨賞科技行政總裁陳智銓表示,港人十分注重私隱,如何有效實施防疫追蹤方案,是公司最大挑戰之一。
主持:(吳)吳志南 《信報》資深記者
嘉賓:(陳)陳智銓 隨賞科技行政總裁
吳: 隨賞科技在什麼背景下成立?其定位技術有何特點?
陳: 隨賞科技是我第三次創業。我們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運用室內定位技術,開發出能保護私隱的電子追蹤產品。該追蹤技術的最大特點,在於我們是從客戶需求進行設計及開發,而不是由科技解決方案着手。以往的定位科技未能大規模應用,主因在於大家都不是很理解這門科技,或覺得很難建立室內定位追蹤系統。
我們一開始就聚焦於毋須安裝硬件設備的科技方案,利用場地不同位置的數據規律去認出每個位置。各大商場都歡迎這個方案,現時全港有20個商場採用,我們亦把技術擴展到醫院及建築地盤等。
地盤主題公園也適用
吳: 公司開發的應用程式被政府採用,可否分享當中的過程?
陳: 我們今年2月開始思考,如何運用定位科技,促進香港社會及政府的抗疫工作。我們的想法是,只記錄該名人士的相關數據訊號轉變,而非記錄其確實位置,就連系統開發者都無法把程式碼藉逆向剖析(reverse engineering)追蹤用戶位置,確保私隱保障達到最高水平。
我們的自動化「地理圍欄」技術方案,以手機應用程式配合藍牙連接的電子手環,透過收集於某地方出現的不同種類環境訊號,如WiFi、藍牙、流動通訊網絡等,並把這些訊號群化成獨一無二、足以標籤該位置的「簽署認證」。透過機器學習及數據分析,持續收集並了解同一地方所收集的一籃子訊號,這程式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家居環境,實現準確的檢疫監控。若系統收集到的訊號跟這些「簽署認證」訊號不同,即表示電子手環持有人很可能已離開特定位置。

隨賞科技行政總裁陳智銓稱,該公司開發出能保護私隱的追蹤產品,協助本港抗疫工作。(吳志南攝)

追蹤感染來源對防疫非常重要,不少政府都用上追蹤甚至監察科技。(中新社資料圖片)
吳: 相關定位技術有否其他商業用途?
陳: 定位或追蹤科技並非異常新奇的科技,八達通都有相關位置數據工具,其準繩度達到毫米水平;手機、智能手錶等,都有提供位置數據。但把定位科技用於防疫,同時達到保護私隱目標,則是一大突破。
我們近期收到不同公司查詢,遠至南美洲亦有,詢問可否為其主題公園開發定位技術方案。其他如建築業亦有興趣,讓地盤人員透過智能手錶,執行不同功能與工序(例如開鎖)。這次開發經驗,不但讓我們更了解相關數據的限制與可能性,亦令更多商業機構及客戶理解,有助順暢地把技術用於商業用途。
App Store率先上架
吳: 追蹤感染來源對防疫非常重要,不少政府都用上追蹤,甚至監察科技,此舉惹起關注個人私隱及安全問題,你對此有何看法?
陳: 我覺得一個新科技出現,大家對它陌生,一定會引發新問題。但要留意分清兩個概念,一是追蹤、一是監控。前者是一個科技應用,後者一定要令市民大眾了解清楚在監控什麼。
以研發機械人為例,操作者必須知道其具體位置,位置資訊是很重要的數據。對於追蹤定位數據,當大家理解到數據處理者該如何保障它以免外洩,相信大家都會減少擔憂,願意使用。
在香港,我們這防疫隔離技術方案擁有全球前列的私隱保護水平,成為首個可在蘋果App Store上架的相關應用程式。
但是,有些國家可能覺得抗疫超越所有私隱問題,所以他們可實行各種新方案,可能用通訊程式全面追蹤等。對我們這些數據技術公司而言,私隱相當於用戶體驗一部分,市場上用戶的接受程度很關鍵。
吳: 大眾對防疫科技的擔憂,科企或政府可以怎樣回應?
陳: 在社會及政府層面,當大眾理解這些科技應用後,我認為針對這些科技,建立監管或指引是必須的。這些科技可應用在哪些領域,政府可以整理共識、尋求平衡,過多的掣肘會阻礙科技發展;限制不足則會洩露私隱,中間要取平衡點,並要不斷檢討與調整。

堅守社交距離措施,安排緊密接觸者隔離檢疫,被公認是管控疫情的有效做法。(中新社資料圖片)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盜播隱患多 安心睇英超攻略(林國誠)
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英超)一向是全球最矚目的足球舞台,本港球迷早已急不及待迎接下星期六(16日)新球季的揭幕。
- Posted August 8, 2025
- 0
-
AI法律研究|中大夥騰訊推動AI法律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與騰訊(00700)簽署「人工智能法律研究合作和科技人才培養的合作框架安排」,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騰訊研究院網絡法論壇」相關合作備忘錄。
- Posted August 8, 2025
- 0
-
谷歌搜尋|谷歌:AI概覽推高搜尋次數
美國科技巨擘谷歌(Google)副總裁、搜尋部門主管里德(Elizabeth Reid),最近撰文討論搜尋引擎導入人工智能(AI)功能後的影響。
- Posted August 8, 2025
- 0
-
老花眼藥水|眼藥水紓緩老花 效力達10小時
由美國製藥公司LENZ Therapeutics生產、首款用於改善老花的「乙醯克利定」(Aceclidine)眼藥水,已獲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將於2025年第四季上市。
- Posted August 8, 2025
- 0
-
AI報告|43%港企目前採用AI代理
美國企業自動化及人工智能(AI)軟件公司UiPath,最近委託國際數據公司(IDC)發表最新報告《代理式自動化:開展現代企業協作新篇章》,發現43%香港企業正使用AI代理。
- Posted August 8, 2025
- 0
-
拒AI訓練|環球影業片尾警告 禁供AI訓練
影視娛樂企業環球影業(Universal Studios)在近期上映的電影作品,如《侏羅紀世界:重生》、真人版《馴龍記》與《壞蛋聯盟2》等,加入有關拒絕被用作人工智能(AI)訓練用途的警告字句。
- Posted August 8, 2025
- 0
-
Gemini爆漏洞|遭植入惡意指令 用戶輸入Thanks即觸發 遙控家電竊取定位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召開的Black Hat USA網絡安全會議,有以色列安全研究人員發表論文,列舉14種藉「間接提示注入」(Indirect Prompt Injection)操縱Gemini的攻擊手法,標榜可遙控多項智能家居設備,在現實世界製造混亂。
- Posted August 8,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