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都是窮出來的,餓出來的。如果你有太多錢,可能就沒有創新的動力了。
我覺得互聯網保險做的就是有「溫度」的保險,把保險變成一種正能量,這句話知易行難,但是到底怎麼去做呢?
金融科技這條路為何難行,其中主要原因,由於科技業及銀行業最大的差別就是對於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的想像。
似乎太遲了。免費的時候,所有銀行都免費了;燒錢的時候,其他互聯網銀行早已經在燒了。現在才免費,大部分的用戶已經不需要!
中外藝人的投資大不同,這邊的不外是賣曲奇,開火鍋店;荷里活的影星更傾向改變世界的科技公司。
上門按摩、上門修甲、上門洗狗、上門洗車等,各種O2O模式開始層出不窮。但到了下半年,這些公司大量死亡,到底是什麼回事?
馬雲早前拿出10億元成立「香港青年企業家基金」,另安排每年200名畢業生到阿里實習,對年輕人來說,我的構想有人出錢支持,聽起來是一件超正的事。
截至去年底,中國居民存款餘額高達50萬億元,資產配置和財富管理需求十分強烈,要接觸中國大媽、投資者,微信、微博、視頻內容App is a Must。
一個最普通的中國遊客也能感覺到精細專注的好處,精深之處,可能需要多買幾萬個電飯煲和廁板大家才能體會。
如果我收到一個有雅虎郵箱傳遞過來的電郵,感覺是怪怪的,感覺很老套。
2020年,國泰航空(00293)面臨創立以來最嚴峻的挑戰。全球邊境封閉,航班停頓,乘客運載量驟降至不足一成,收入亦大幅下滑。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SU)一項研究聲稱,大型語言模型(LLM)表現會受到指令措詞的態度影響,而且愈粗魯及不禮貌的指令,反而可能得到更準確的結果。
美國搜尋引擎改良公司Graphite最近發表報告,評估人工智能(AI)生成文章在網上的普及程度,結果發現其數量已在去年11月超越人手撰寫的文章。
現時愈來愈多「Z世代」選擇不讀大學而自行創業,甚至有人成為百萬富翁。財經雜誌《財富》報道,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提醒輟學成功的故事未必適合大部分人。
美企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日前在社交平台X預告,旗下人工智能(AI)聊天機械人ChatGPT將於12月全面實施年齡驗證,但同時會真正「把成年用戶當作成年人看待」,容許更多情色內容出現。
美國網絡設備生產商思科(Cisco)發表2025年度《思科人工智能準備度指數》,調查包括香港在內的全球30個市場、26個產業的8000多位企業領袖。
想像未來某一刻,清晨醒來的你毋須急步擠進地鐵,也不必擔心績效指標,而是在晨光中讀書、打太極或陪伴家人──因為你的基本生活需求,已由一筆自動到賬的「全民基本收入」(UBI)埋單,而背後支撐這一切的,是人工智能(AI)創造的財富所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