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人物專訪 News
- 
					
					
					決心修正 從徹底失敗到百萬美元作者Simon De Baene失敗後再步向成功的創業經歷徹底改變了整個人生,希望藉此文章可以幫助其他創業者作出艱難抉擇。 - Posted August 27, 2014
- 0
 
- 
					
					
					遇見 Skype 創辦人 Ahti Heinla《信報》專欄作者馮文在愛沙尼亞遇見 Skype 創辦人Ahti Heinla、參觀及學習愛沙尼亞的創業文化。 - Posted August 26, 2014
- 0
 
- 
					
					
					LinkedIn CEO 給創業團隊的3個建議LinkedIn 的 CEO Jeff Weiner上星期在三藩市接受了 Pando Daily 的專訪,當中有3個重要的觀點,既有矽谷常能聽到的建議,也有到一些幾乎沒人提過的事項,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 Posted August 26, 2014
- 0
 
- 
					
					
					在香港創業,你真的敢嗎?媒體常罵著我們這班八、九十後,又這樣不好,又那樣不好,但我可以告知各位,香港至少還有我們這班:每一天努力自主人生、在各個範疇積極建設、明知望不見邊際也堅持者不放棄的青年創業大軍 - Posted August 25, 2014
- 0
 
- 
					
					
					Worst Among The Best以前認識一個朋友,他不喜歡和比自己能幹的人一起工作,我猜他討厭比不上別人那股失落感;可這卻是在Startup工作的魅力,身邊總不缺比自己聰明比自己有經驗的人。 - Posted August 25, 2014
- 0
 
- 
					
					
					港年輕人「共享雨傘」創意上Kickstarter最近香港就有年輕人想到「共享雨傘」這個意念,還將此付諸實行,製成產品Umbrella Here,放上美國著名的眾籌網站Kickstarter籌募資金。 - Posted August 22, 2014
- 0
 
- 
					
					
					開Startup四步曲很多人覺得自己是有想法,可是一不懂技術,二又沒錢,怎麼辦? Alumnify Inc 的創辦人 AJ AGRAWAL 就撰文提供的 4 步指南可供參考。 - Posted August 22, 2014
- 0
 
- 
					
					
					港青算命App 風水店謀上市風水算命app「靈機」創辦人Teddy出身於香港,在國際學校唸書,自認中文不好。美國畢業後,回流創業,一心只想做apps,因他看好apps就是未來趨勢。 - Posted August 19, 2014
- 0
 
最新文章
- 
					科律律師樓|企業宜勤演練 提升網攻存活率 各國AI法規差異大 擴版圖前要認清
					本報早前跟科律(Cooley)律師樓3位網絡安全、數據、私隱業務專家深度對談,探討當下企業在這種複雜環境下,如何應對相關法律風險。 - October 27, 2025
- 0
 
- 
					ApexPay 完成 Pre-A 輪融資|攜手偉仕佳傑推動企業級穩定幣結算網絡落地
					亞洲領先的Web2與Web3全棧式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平台ApexPay Technologies Venture Limited宣布,已完成由偉仕佳傑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偉仕投資(香港)有限公司及產業資本參與的Pre-A輪融資,融資金額達數百萬美元。雙方將共同推進穩定幣在企業級跨境結算場景中的合規應用,目標於未來12個月內實現T+0/1的高效結算體系,並優先面向企業客戶提供試點服務,後續將依監管要求逐步拓展服務範圍。 - October 17, 2025
- 0
 
- 
					紐約梅隆銀行|法務部率先用智能助理
					一般人往往認為在歷史悠久的企業,法務部門相對重視合規、審慎保守,對人工智能(AI)這種新技術抱持戒心。然而,擁有超過240年歷史的紐約梅隆銀行(BNY),實際情況恰好相反。 - October 13, 2025
- 0
 
- 
					生產力局夥送貨平台 研AI預測系統 
					生產力促進局首席創新總監都永海,以及Lalamove企業事務總監李志鵬早前接受本報訪問,探討如何利用人工智能(AI)改善駕駛意識、提高道路安全,並分享雙方合作最新研發成果。 - October 6, 2025
- 0
 
- 
					輝達入股英特爾藏玄機(方保僑)
					輝達(Nvidia)早前宣布,將斥資5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Intel),這個震撼半導體業界的消息,隨即觸動資本市場和全球科技生態的深遠變化。 - September 29, 2025
- 0
 
- 
					打擊深偽|禁擅用生物辨識資料
					近年「深偽」(Deepfake)技術騙案不斷增加,有意見稱版權法律或可用於處理此類問題,例如美國版權局去年7月一份有關版權與AI的研究報告認為,數碼複製技術創建極度逼真的仿製品,與版權保護原創的核心目標息息相關。 - September 29, 2025
- 0
 
- 
					律師會促AI版權法|釐清原創性 作品須由人類主導 着重實質貢獻
					香港律師會知識產權委員會主席黃錦山早前接受本報專訪,探討AI與本地版權法律的爭議,並分享該會建議立法方向。 - September 29,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