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人物專訪 News
-
Prenetics楊聖武 創業長勝情歸生科 染指飲食家具團購 急流勇退尋新挑戰
現世代不同行業創業者不計其數,但像基因及診斷檢測公司Prenetics聯合創始人楊聖武般,先後4次創業且在4個行業皆做出成績,相信為數不多,從早年在美國引入甜品連鎖品牌許留山特許經營權、涉足酒店家具生意,以至來港後成立團購網引領潮流,到今年帶領Prenetics成為首家在美國納斯特上市的香港獨角獸公司。
- Posted October 31, 2022
- 0
-
碳足跡平台助企業呈ESG報告
202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將於11月6日展開。總部設於香港的Carbonbase為碳足跡追蹤網絡平台,其行政總裁宋鴻楷及首席策略總監葉嘉琦接受專訪時稱,希望透過讓用戶利用平台追蹤碳足跡,明白到自己生活上每一項細節,都對氣候變化帶來影響。
- Posted October 31, 2022
- 0
-
熱能偵測加強滅鼠 準確度95%
專營AI和數據方案的本港初創Datax,研發了一種可用以偵測老鼠的熱能物件方案,只需在後巷等衞生黑點加裝一支內附兩個熱能攝像機的便攜式燈柱,輔以AI影片分析技術,即可估算該區平均老鼠數量,並生成鼠患報告與熱圖(Heat Map),供有關部門制定滅鼠政策。
- Posted October 24, 2022
- 0
-
IT專才平台助大學畢業生搵工 免費與合適僱主配對安排面試
本港初創Smart Talent Venture Limited正開發一個專為IT人才而設的配對平台,冀收集新晉人才資料,再利用程式,配對到本港以至環球職場。創辦人黃仲宜揚言平台費用全免,期望招募更多修讀IT相關學科的畢業生,盡快投身職場。
- Posted October 24, 2022
- 0
-
浸大新藥防太空人骨質流失 配無針注射器 國家2030探月採用
香港浸會大學團隊研發的靶向藥物Apc001及無針頭注射器,能協助太空人應對長期太空飛行而導致的骨質流失問題,將於國家2030年的探月計劃中使用。
- Posted October 19, 2022
- 0
-
IVE研長者復康治療輔助App
IVE團隊將於本月22日至30日舉行創新科技嘉年華2022,展出一項名為「防跌易」手機App,引進AI技術,實時偵測及記錄用戶的骨架活動,以便自行在家做復康治療,系統可識別其舉手、抬腿、下肢協調等動作是否達標及提出改善建議,據稱AI模型準確度逾九成。
- Posted October 18, 2022
- 0
-
外資創碳平台看好港潛力
來自德國的Ulf Henning Richter,是環保科技初創CARBON10B X的創辦人及行政總裁,該企去年成立,第一階段希望建立一個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碳信用平台,以便企業藉交易碳信用來抵消碳足跡,目的是加強私人企業對氣候變化的關注。
- Posted October 17, 2022
- 0
-
星生態圈成熟 誘初創進駐吸金
本地家居服務平台HelperGo,主要協助用戶配對家務助理等服務。平台於2015年登場,不久便衝出香港,於新加坡設立分部。身為共同創辦人的吳宇森,曾駐紮當地4年,他直言由於香港市場細,「初創要拓展業務,要麼北望神州,要麼發展東南亞市場。」
- Posted October 17, 2022
- 0
-
AI偵測超高車輛減意外 光學雷達配鏡頭 兩秒完成發警報
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秋季五大科技展今日開鑼,本港科技公司知榆科技(AT-VIBE),將展出最新的公路安全監測方案,利用光學雷達(LiDAR)、鏡頭監測等技術,可在50米外偵測到「超高車輛」,項目已在九龍連翔道安裝及應用。
- Posted October 13, 2022
- 0
-
邵氏基金會主席陳偉文傳承善心 推動教育科研醫療藝術 秉持捐得其所
邵氏基金會主席陳偉文受訪時指出,基金會未來發展方向,主要有兩大部分,「第一係以教育為主,我哋會偏重於創科教育,你知而家STEM、STEAM都係好流行嘅話題。」他稱,STEAM教育應普及到中學生,最理想是本地可以有「創科中學」,專門從事STEAM教育。
- Posted October 10, 2022
- 0
最新文章
-
盛博香港|拉攏歐日建產鏈 勝過自給自足
林清源承認,中國製半導體產品單件效能較低、價格較高,在國際市場上較欠缺競爭力,主要限於國內市場使用。但縱使在半導體製造相對落後,也能在其他技術追求創新,逐步縮小與海外大廠的差距,例如華為最近透過堆疊多晶片與優化架構設計,推出理論上綜合算力超出輝達(Nvidia)方案的CloudMatrix CM384超節點。
- June 30, 2025
- 0
-
國產EUV光刻將面世 封鎖倒逼自主創新
為降低對海外技術的依賴,中國須分散供應鏈風險,提升自主研發的能力,為交付國產光刻機鋪路。本報專訪盛博香港(Bernstein)董事經理、高級分析師林清源,拆解國產替代的技術路線,分析半導體產業的未來動向。
- June 30, 2025
- 0
-
香港教育城|冀當超級貨架 推動AI學習 加強基建支援 融入日常教學
本報專訪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林峯,探討香港推動AI教育的現況、挑戰與前景。他認為AI教育在香港已全面起步,大部分學校都引入相關課程及工具,未來則需要加強基建資源支援,推動AI全面融入日常教學。
- June 23, 2025
- 0
-
AI智能交通|推進智能交通 不離數碼基建
國際汽車及航空工程師學會香港分會前任主席潘志健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AI可支援城市規劃、交通流量預測與模擬,例如模擬隧道封閉對人流與車流的影響,提前調動巴士等資源,讓政府更有前瞻地部署危機應變策略。
- June 16, 2025
- 0
-
LexisNexis|AI法律助理攻港 助撰合約處理案例 全用本地內容訓練 附連結方便核實
律商聯訊(LexisNexis)是長年法律界主要資料與研究平台供應商,其新一代人工智能(AI)平台Lexis+ AI,內含專為法律工作流程設計的個人化助理Protégé,即將在下月正式登陸香港,成為亞洲首個上線地區。
- June 16, 2025
- 0
-
BUSINESS GOVirtual|港國際化優勢 成內地AI企外闖試點
數碼轉型平台BUSINESS GOVirtual(BGOV)創始人、柏堡活動首席願景官李亦珺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科技時刻在變,香港的優勢是客戶與環境比較國際化,內地AI公司傾向以本港作為服務出海試點。
- June 9, 2025
- 0
-
谷歌專訪|商業AI時代 谷歌倡員工自我顛覆主動擁抱新技能 融入前線工作
Google Cloud亞太區技術副總裁阿卜杜拉、接受本報專訪時稱,現時已進入「商業AI」階段,AI不再是技術團隊專利,而是營運部門核心架構。他強調員工應該「先主動用AI顛覆自己」。
- June 9,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