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Deep Research簡化研究用後感(黃岳永)
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的演進,由OpenAI開發的AI模型已經從基本的ChatGPT,發展到ChatGPT 4的多個後代。
- Posted March 11, 2025
- 0
-
MWC續說好香港5G故事(林國誠)
本周全球電訊界目光均聚焦在西班牙巴塞隆拿的世界流動通訊大會(MWC)。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流動通訊展覽,每年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和企業參與。
- Posted March 7, 2025
- 0
-
數據資產成就企業未來價值(郭德偉)
在評估企業的價值時,我們通常會著重於其盈利能力、實體資產和現金流等傳統因素。隨着數字經濟的發展,數據已成為驅動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數據資產」更被視為企業的一種新價值。
- Posted March 6, 2025
- 0
-
人工智能對環保屬雙刃劍(湛家揚博士)
在過去50年,與天氣相關的災害數量增加5倍。自1993年以來,全球海平面上升約23.5毫米;自十九世紀末以來,地球表面溫度增約攝氏1.2度。
- Posted March 6, 2025
- 0
-
AI研究院助成果轉化(車品覺)
近年來,香港政府在人工智能與科技創新領域的政策布局上已漸見成效,體現了在創新科技與金融創新競爭中,爭取領先地位的決心。今年《財政預算案》預留10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成為創科政策中一大重點。
- Posted March 5, 2025
- 0
-
假資訊充斥 保持懷疑尋真相(黃岳永)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假新聞和錯誤資訊無處不在,如果我們不質疑,就很容易被誤導。最近Netflix上架的《神效蘋果醋》(Apple Cider Vinegar)便是個好例子。
- Posted March 4, 2025
- 0
-
預算案多元推動創科(方保僑)
在全球經濟風雲變幻之際,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推出多項政策措施,旨在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創科樞紐的地位,並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
- Posted March 3, 2025
- 0
最新文章
-
輸入好數據 為AI把關(湛家揚博士)
最近我遇見了一位來自美國矽谷的數據管理專家,了解他們的高級數據管理技術,讓我想起自己第一堂關於計算機科學的課。
- July 3, 2025
- 0
-
科技重塑急診的未來(鄧淑明博士)
有研究指出,2024年全球急診科數據市場規模約為10.3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增至20.1億美元(約156.78億港元),反映急症服務的需求有明顯上升。為緩解急症室的負荷,科技成為關鍵突破口。
- July 2, 2025
- 0
-
全球算力發展三大趨勢(車品覺)
美國晶片巨擘輝達(Nvidia)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黃仁勳,首次詳細披露下一代人工智能(AI)平台,Rubin GPU(R100)採用台積電的N3P(3納米增強版)工藝
- July 2, 2025
- 0
-
星際之門是里程碑抑或泡沫?(黃岳永)
工程師們在美國得州的亞伯林(Abilene),正在將一座荒漠城市轉變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AI)園區。
- July 1, 2025
- 0
-
跨境支付通 加速智慧城市建設(方保僑)
隨着「跨境支付通」正式啟動,香港與內地的金融互聯互通邁入全新階段。這項由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共同推動的快速支付系統對接,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為香港的經濟、民生,乃至國際金融地位注入強勁動力,這場金融變革,正悄然改寫規則。
- June 30, 2025
- 0
-
AI多模型協作 智慧軍師在握(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正從單一模型主導的時代,邁向多模型協作的新紀元,Perplexity Pro便是代表之一。
- June 27, 2025
- 0
-
數據與AI素養:推動香港數碼轉型的核心力量(陳龍威)
人工智能(AI)與大數據技術正快速改變全球產業格局。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正積極推動智慧城市與數碼經濟發展。根據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政府撥款設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並在多個部門推廣本地AI工具應用。
- June 26,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