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日常生活數據的素養在可持續發展內的重要性(韋達人博士)
數據素養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有效理解、解釋和使用數據的能力。它始於了解數據是什麼以及它來自何處,例如從各種來源收集的數字、文本或圖像。然後,它涉及閱讀數據,這意味著解釋圖表、圖形和表格以提取有意義的信息。
- Posted January 15, 2025
- 0
-
為香港經濟插上科技翅膀(鄧淑明博士)
構建智慧城市的最終目標,是城市發展與環境保育並全,達致可持續發展。每次在課堂解說智慧城市概念時,我總會再三強調這一點。
- Posted January 14, 2025
- 0
-
本地科企CES參展搶商機(方保僑)
2025年1月,全球最大型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於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今年,香港科技園公司連同貿發局帶領歷屆最大規模的代表團,共51間本地創科公司出席。
- Posted January 13, 2025
- 0
-
外遊節省數據用量有辦法(林國誠)
隨着全球5G覆蓋的發展,外遊流動上網的體驗更上一層樓。5G具備高速度、低時延和大容量的特性,從實時導航到動態資訊推送,再到即時翻譯和智慧行程調整,5G讓外遊更加智能化、便捷化,滿足了不同人士的需求。
- Posted January 10, 2025
- 0
-
四步驟活用AI學習(黃岳永)
相信很多人都同意,AI已經成為日常生活重要的一部分。我們現今面對的問題,不再是應否使用AI,而是何時開始使用AI。而這個時間,當然是愈早愈好。
- Posted January 10, 2025
- 0
-
數字經濟發展大事回顧(車品覺)
2024年是全球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年,也是技術創新、政策完善和國際合作與競爭交織的一年。筆者覺得,高速發展有時真的讓人眼花繚亂,讓我們回顧2024年也是必要的。
- Posted January 8, 2025
- 0
-
從藍圖中尋找協同效應(鄧淑明博士)
香煎蜜味金蠔、鹹檸檬蒸烏頭魚、蠔油唐生菜、白灼基圍蝦、臘腸臘鴨飯等,這些我們經常品嘗到的菜式,其新鮮食材背後的各項養殖和製作技藝,原來早已列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
- Posted January 7, 2025
- 0
-
二〇二五科技新趨勢(方保僑)
疫情復常後第一年至今,本應迎來經濟復甦,卻是乍暖還寒。新冠疫情後,不論生活習慣或科技都有很多改變,為此,讓我們深入探討幾個關鍵領域,以更全面的角度展望2025年科技趨勢。
- Posted January 6, 2025
- 0
-
新儲值卡來電提示 防墮騙局(林國誠)
踏入新一年,香港的電訊業迎來了重要的安全升級,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通訊辦)公布於2024年12月31日起,所有由本地新啟動的流動電話儲值卡撥出的來電,在接聽前將播放語音提示「來電由新儲值卡打出」。
- Posted January 3, 2025
- 0
最新文章
-
AI破語言孤島 助讀懂動物聲音(林國誠)
人工智能(AI)的進展往往令人驚嘆不已,如今它不僅協助人類撰寫文章、設計,更能診斷疾病與駕駛車輛。
- September 12, 2025
- 0
-
AI時代的學習新典範:駕馭變革,打造終身學習力(翁偉基)
在AI浪潮席捲全球的今日,我們習以為常的知識與技能正在迅速改朝換代。過去那種線性、一次性的學習模式已不再適用。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與變革的時代,真正的競爭力來自於不斷適應、持續學習的能力。
- September 11, 2025
- 0
-
企業實例看文化驅動創新(湛家揚博士)
一次為本地傳統建築企業的高層培訓中,我見證了一個重要的轉捩點。這間公司正面對成本壓力、市場競爭與技術轉型的挑戰。
- September 11, 2025
- 0
-
OpenAI進軍求職平台顛覆市場(車品覺)
由傳統招聘平台如LinkedIn和Indeed主導的求職市場,即將迎來一場顛覆性變革。OpenAI作為ChatGPT的開發者,正在悄然研發人工智能(AI)驅動的招聘平台(OpenAI Jobs Platform),此舉可能重新定義企業與求職者的連接方式。
- September 10, 2025
- 0
-
AI時代學習之道(黃岳永)
一年容易又開學,每年這個時候,筆者都會提醒同學:「你們學習是為了未來,而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今年要學的內容特別繁多,除了課堂內容外,在我任教的大學中,幾乎每一門課程都融入了人工智能(AI)的元素。
- September 9, 2025
- 0
-
GenAI非萬能 勿過分依賴(方保僑)
在人工智能(AI)普及的今天,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確實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便利,無論是撰寫文章、編程輔助,還是在創意思考上提供突破性的啟發。
- September 8, 2025
- 0
-
守護網絡安全 由AI領航(林國誠)
數碼生活日益普及,香港市民在日常工作與消費活動中,愈來愈依賴網上交易與雲端服務。便利之餘,潛藏風險亦愈發嚴峻。
- September 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