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科技延伸人類能力(車品覺)
美企OpenAI本月初推出的「Canvas」功能,標誌着人工智能(AI)與用戶交互方式的重大轉變。與傳統的AI工具相比,之前用戶往往在輸入問題後,只能接受AI生成的輸出結果;如不滿意答案,就要重新輸入問題。
- Posted October 16, 2024
- 0
-
EQ主宰初創成敗(鄧淑明博士)
今天的人比前幾代都聰明得多,根據一項對72個國家涉及30萬人的研究,從1948年到2020年的72年間,智能商數(IQ)平均每十年上升2.2個百分點。
- Posted October 15, 2024
- 0
-
港提升算力增創科競爭優勢(方保僑)
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將於2024年底正式啟用,是香港首座專注於人工智能(AI)研究和應用的超算設施,標誌着香港在AI及高性能計算領域邁向新里程。
- Posted October 14, 2024
- 0
-
打造AI時代頂尖IT團隊(湛家揚博士)
在最近一次論壇上,我很榮幸與香港的頂尖資訊總監(CIO)進行了一次寶貴討論,主題是「在快速發展的AI(人工智能)時代,如何吸引、保留和建立多元化且技術精湛的IT(資訊科技)團隊」。
- Posted October 10, 2024
- 0
-
「粵信融」促進數據跨境流動(車品覺)
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的聯通與一體化,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機構一直探索和推動安全有序的數據跨境流動。在廣東省推出的「粵信融」粵澳跨境數據驗證服務,已覆蓋大灣區多個主要城市,如廣州、珠海、佛山和東莞。
- Posted October 9, 2024
- 0
-
GPS背後無名英雌(鄧淑明博士)
高盛報告指出,過去25年全球女性投身職場有上升趨勢,日本和德國尤甚。然而,不同行業中,女性員工增長有明顯差異,以高收入的資訊科技業(IT)為例,美國和歐盟的女性員工比例反跌2%和4%;現時全球IT企業,高層職位普遍仍由男性主導。
- Posted October 8, 2024
- 0
-
營商思維反轉再反轉(方保僑)
今年8月26日,我曾在本專欄撰寫一篇名為〈讀新聞看經濟〉的文章。當中談及現在香港經濟是否已經去到谷底,何時會從谷底反彈,重拾增長?
- Posted October 7, 2024
- 0
-
「衞星蛋」救命神器(林國誠)
天通衞星移動系統在香港已經投入使用,令到衞星通訊技術不再僅限於專業用途,而是能夠廣泛於日常生活中應用。這個系統由3顆衞星覆蓋亞洲的大部分地區,從而提供穩定可靠的通訊網絡。
- Posted October 4, 2024
- 0
-
非牟利組織的發展抉擇(黃岳永)
港人對平安鐘應該不會感到陌生,早於「社會企業」這個概念普及之前,平安鐘就已經把商業模式與公益結合起來,創造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 Posted October 4, 2024
- 0
-
小數據隱藏大力量(湛家揚博士)
在年度IABHK C24峰會一個討論小組中,我受到了來自Meta、Netflix和小紅書等頂尖數據驅動公司等論壇嘉賓的啟發。
- Posted October 3, 2024
- 0
最新文章
-
ESG創造價值 不只是合規(湛家揚博士)
香港ESG生態系統正逐步發展,惟中小企仍面對資源有限、技術門檻高等挑戰。對中小企而言,ESG往往被視為額外負擔,因在現實經濟壓力下,企業首要目標是生存。
- September 18, 2025
- 0
-
慎用AI 免墮「偽學習」陷阱(車品覺)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還在上中學時,每個暑假最頭疼的就是要寫讀後感,總是拖到開學前才拚命趕工,過程雖然痛苦,卻實實在在地鍛煉腦子。
- September 17, 2025
- 0
-
「氛圍編程」助構思落實(黃岳永)
在大學教授創業課程多年後,今年香港科技大學有個明顯變化:即使是一年級的新生,也需要嘗試將自己的創意,轉化為原型(Prototype)。
- September 16, 2025
- 0
-
科技創新與版權秩序交鋒(方保僑)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Midjourney快速商業化,讓用戶僅需簡單指令,便可生成栩栩如生的超級英雄圖像,甚至動畫角色,過往被嚴密管理的知識產權瞬間化為雲煙。
- September 15, 2025
- 0
-
AI破語言孤島 助讀懂動物聲音(林國誠)
人工智能(AI)的進展往往令人驚嘆不已,如今它不僅協助人類撰寫文章、設計,更能診斷疾病與駕駛車輛。
- September 12, 2025
- 0
-
AI時代的學習新典範:駕馭變革,打造終身學習力(翁偉基)
在AI浪潮席捲全球的今日,我們習以為常的知識與技能正在迅速改朝換代。過去那種線性、一次性的學習模式已不再適用。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與變革的時代,真正的競爭力來自於不斷適應、持續學習的能力。
- September 11, 2025
- 0
-
企業實例看文化驅動創新(湛家揚博士)
一次為本地傳統建築企業的高層培訓中,我見證了一個重要的轉捩點。這間公司正面對成本壓力、市場競爭與技術轉型的挑戰。
- September 11,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