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地理資訊是重要基建(鄧淑明博士)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志光日前表示,今年中成立的「數字政策辦公室」會推動政府部門多利用資訊科技及數據,並在嚴格遵守個人私隱的要求下,促進各部門的數據流通達致一體化,為大眾提供更方便的服務。
- Posted May 28, 2024
- 0
-
跨市博弈|豪賭AI的背後大型科技公司的隱憂
投資者們早已習慣於大型科技公司的財報數字,但也許他們低估了這些公司正變得多麼資本密集。微軟(MSFT)、 谷歌(Google)母公司Alphabet和Facebook母企Meta Platforms(META)的資本支出在2024年將輕鬆突破1500億美元,年增長70%左右,這些公司的「燒錢」速度令人咋舌。
- Posted May 27, 2024
- 0
-
企業面臨的網絡安全危機(方保僑)
最近香港多間大機構相繼遭遇懷疑黑客入侵,包括六福珠寶(00590)、仁安醫院及兆基創意書院等。這些事件引起了公眾廣泛關注,因為這些機構涉及金融、醫療和教育等重要範疇,為何這些大機構會成為黑客攻擊目標?
- Posted May 27, 2024
- 0
-
AI新能源時代(黃岳永)
OpenAI剛剛推出的最新人工智能(AI)模型GPT-4o,令市場驚嘆AI技術進步之神速。以代表着全能的o(Omni)為名的GPT-4o果然一如其名,在處理文本、影像和音頻上都有顯著提升,不僅能解讀文字、圖片,還整合了語音功能,在手機上一撳即可通話,兼且有多種協作模式選擇,方便易用,人與AI之間變得愈來愈近。
- Posted May 24, 2024
- 0
-
衞星通訊技術進化(林國誠)
利用衞星進行通訊的技術,自上世紀六十年代發射首枚通訊衞星開始,數十年間,地球軌道上已經布置了超過2000枚通訊衞星。這些衞星根據其特定用途,廣泛應用於電視轉播、電話通話、廣播、網絡連接及軍事領域等範疇。至於直接通過手機連接衞星進行通訊,是近年技術創新的新趨勢。
- Posted May 24, 2024
- 0
-
低空經濟(葉成輝博士)
我最近接受電視台訪問,分享對於香港低空經濟科技發展的看法。「低空經濟」於去年首次寫入國家工作報告,深圳今年更率先推出全國首項有關低空經濟的法規 ——《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從技術創新、安全管理等作出指引,讓產業參與者有例所依、有法所循,有效促進低空經濟發展。
- Posted May 24, 2024
- 0
-
AI 的數據治理: 跨越交叉點(李沛陞)
隨著組織利用 AI 的力量,健全的數據治理結構變得至關重要。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 AI 技術如何重塑數據治理實踐,並深入探討它們對 AI 實施的影響。
- Posted May 23, 2024
- 0
-
AI欺騙能力超乎想像(葉文瀚博士)
人工智能(AI)蓬勃發展固然帶來許多應用與技術突破,同時亦伴隨令人擔憂的倫理和安全問題。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Peter Park領導的研究團隊,最近在學術期刊Patterns發表的報告指出,AI竟然學會了說謊,並且懂得欺騙人類。
- Posted May 23, 2024
- 0
-
經濟下行造就企業創新突圍(廖錦興博士)
全球正處於陰霾中,戰爭與衝突不斷,地緣政治問題嚴峻。然而,市場仍然充滿潛力,只要肯動動腦筋,總會找到解決之道,繼而開啟成功大門。其中,新產品和服務模式的創新可能是個重要的契機。
- Posted May 23, 2024
- 0
-
辦數據比賽一箭雙鵰(車品覺)
國家數據局主辦的2024年「數據要素×」大賽,在安徽省合肥市正式啟動。大賽主題為「數據賦能 乘數而上」,這是全國首個聚焦數據要素開發應用的大賽。賽事分為地方分賽和全國總決賽,地方分賽由國家數據局、有關部門和當地政府作為指導單位,由各地方數據管理部門主辦或聯合地方相關部門共同主辦。
- Posted May 22, 2024
- 0
最新文章
-
跨境支付通 加速智慧城市建設(方保僑)
隨着「跨境支付通」正式啟動,香港與內地的金融互聯互通邁入全新階段。這項由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共同推動的快速支付系統對接,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為香港的經濟、民生,乃至國際金融地位注入強勁動力,這場金融變革,正悄然改寫規則。
- June 30, 2025
- 0
-
AI多模型協作 智慧軍師在握(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正從單一模型主導的時代,邁向多模型協作的新紀元,Perplexity Pro便是代表之一。
- June 27, 2025
- 0
-
數據與AI素養:推動香港數碼轉型的核心力量(陳龍威)
人工智能(AI)與大數據技術正快速改變全球產業格局。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正積極推動智慧城市與數碼經濟發展。根據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政府撥款設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並在多個部門推廣本地AI工具應用。
- June 26, 2025
- 0
-
職場女性把握AI變革機遇(鄧淑明博士)
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日漸普及,不少工種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當中女性主導的職業更為明顯。
- June 26, 2025
- 0
-
藉「周哈里窗」改善人機溝通(車品覺)
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作為經典心理學的人際溝通模型,在優化人類與人工智能(AI)的互動中展現新的可能性。
- June 25, 2025
- 0
-
應科院引領生成式AI金融革命:從理論邁向實踐的創新之路(黃莹博士)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在金融科技領域深耕多年,從2014年起積極鑽研區塊鏈技術,如今已成為推動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應用的關鍵力量。
- June 25, 2025
- 0
-
智能眼鏡窺見未來生活(黃岳永)
出外旅行要準備什麼拍攝裝備?雖然未必如專業攝影師一般,帶備專業相機和長短鏡頭,但智能手機、360度全景相機,甚至小型無人機等裝備,都是許多人旅行時的選擇。
- June 24,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