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變革創新要放眼長線(車品覺)
最近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簡稱《決定》)是一份重要文件,詳細描述了中國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和政策重點。
- Posted July 31, 2024
- 0
-
以先進科技打造啟德體育園(鄧淑明博士)
法國巴黎奧運開幕,全城瀰漫熱烈的體育氣氛。明年全運會部分項目在新啟用的啟德體育園舉行,也將掀起另一熱潮。啟德體育園主場館外貌亮麗,極富時代氣息,肯定也成話題。
- Posted July 30, 2024
- 0
-
固網寬頻新標準F5G-A(林國誠)
流動通訊網絡由最初2G直至現時的5G,一說起大家都知這裏的G就是指Generation,代表了第幾代流動通訊網絡,最新標準有5.5G(又稱5G-Advanced)。可是,就固網寬頻而言,香港從來沒有一個統一標準,所以不同互聯網服務供應商提供的體驗均有參差。
- Posted July 26, 2024
- 0
-
CrowdStrike事件的警示(黃岳永)
2024年7月19日無聲無息隨機爆發─網絡安全巨頭CrowdStrike的一次例行更新,意外導致全球數以百萬計的Windows電腦出現「藍屏死機」。
- Posted July 26, 2024
- 0
-
香港低空經濟潛力無限(葉文瀚博士)
最近人人都談論低空經濟,我也來湊個熱鬧吧!低空經濟是指利用海拔3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開展各種經濟活動的產業形態,涵蓋無人機和其他低空飛行器,在物流、運輸、城市管理等領域廣泛應用。
- Posted July 25, 2024
- 0
-
《荳芽夢》(廖錦興博士)
「請容我去織夢 用笑來造陣微風 把長路也輕輕吹暖 陪着那小荳芽夢」這幾句歌詞讓人回想起童年時光。當年露雲娜主唱的《荳芽夢》成為青春夢想的象徵。隨着成長,我們漸漸看到現實與夢想的距離何止十萬八千里。
- Posted July 25, 2024
- 0
-
全球技術故障深刻反思(車品覺)
上周五微軟(Microsoft)系統因第三方軟件牽連,引發全球技術故障。根據報道,航空公司、銀行、醫療、支付服務和傳媒機構等營運受到嚴重影響。
- Posted July 24, 2024
- 0
-
建立自我品牌竅門(鄧淑明博士)
近年初創競爭激烈,帶動Elevator Pitch(電梯募投)興起。這是指在電梯內或等電梯時行銷游說。假如某一天,你在電梯內遇上潛在客戶或投資者,如何用30秒至兩分鐘,讓他對你的產品感興趣,甚至願購買或投資?
- Posted July 23, 2024
- 0
-
人工智能融入生活(方保僑)
生成式人工智能突然出現,很多人對這位「新朋友」愛不釋手,同時亦有不少反對聲音,對這位「新朋友」有所保留。不過事隔一年多,雖然仍有很多人對人工智能存有疑慮,但AI早已融入了我們的生活。
- Posted July 22, 2024
- 0
最新文章
-
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圖像與視頻的無限可能(吳壽冠)
在過去的數年間,人工智能(AI)的發展已從抽象的技術概念,迅速演變為觸手可及的應用工具,而其中最引人矚目、最具顛覆性的領域,無疑是「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特別是圖像與視頻的生成。
- October 31, 2025
- 0
-
AI+AR眼鏡融入生活(林國誠)
近年來,「AI+AR眼鏡」已成為科技界的新興焦點,它不再僅是工程師的實驗玩具,而是逐步融入一般消費者日常生活中。
- October 31, 2025
- 0
-
做資訊總監不要太謙虛(湛家揚博士)
在不少傳統企業中,資訊科技部門長期處於幕後位置,主要負責系統支援與日常營運,鮮有參與企業策略決策。
- October 30, 2025
- 0
-
AI未來是泡沫抑或革命?(黃岳永)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浪潮下,全球科技股恍如搭上火箭。從矽谷巨擘以至初創新兵,市值集體暴漲。
- October 28, 2025
- 0
-
AI喜附和人 醫學推理建議堪致命《自然》揭大模型答案 未必基於事實(郝本尼)
學術期刊《自然》(Nature)最新指出,人工智能(AI)的諂媚傾向,可能對科學研究造成負面影響,因為研究人員正愈來愈多使用大型語言模型(LLM),但其傾向迎合、附和用戶觀點,而非提供獨立或事實導向的答案。
- October 28, 2025
- 0
-
AI騙徒手法層出不窮(方保僑)
近年警方屢揭以人工智能深偽(Deepfake)換臉及聲音合成行騙的案件,利用高科技假冒上司指示滙款、網戀詐騙及冒充官員開視像會議。騙徒已非單純冒充個人,而是利用AI在系統上奪取「合法身份」。
- October 27, 2025
- 0
-
當語音通話變防騙戰場(林國誠)
語音電話本應是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如今卻淪為考驗人性的信任陷阱。現今騙徒已非昔日單靠陌生號碼與生硬話術的「吳下阿蒙」,他們懂得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偽冒號碼及模擬語音,精準地在不同時段鎖定特定人群發動攻擊。
- October 24,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