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建築及房地產科技聯盟(葉成輝博士)
應科院一直積極透過舉辦及參與活動,推廣創新科技應用。過去兩年多已經成立了三個科技聯盟,包括「微電子技術聯盟」、「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聯盟」及「金融科技與永續發展聯盟」。
- Posted July 12, 2024
- 0
-
「活體皮膚」微笑機械人(葉文瀚博士)
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取得重大突破,成功開發出具有「活體皮膚」的微笑機械人。這項技術利用人類細胞培育出一種特殊物質,可以附着在機械人表面,能展現出逼真,甚至有些令人不安的微笑表情。
- Posted July 11, 2024
- 0
-
科技詐騙新挑戰(廖錦興博士)
當流動支付成為主流,雲端服務拓展,加上虛擬和數碼貨幣普及,智能科技取代傳統消費模式,我們的未來將交給數據擁有者。近年人工智能(AI)科技發展迅速,在出行、消費、服務等行業為用戶提供便利,隨之而來的是個人私隱、詐騙等風險逐漸浮現。
- Posted July 11, 2024
- 0
-
直覺數據與明智決策(車品覺)
一年前受內地出版社委託,翻譯一本名為Decisions Over Decimals的書籍(中文譯名:小數決策),差不多忘記這件事時,忽然接獲通知此書可以正式出版。
- Posted July 10, 2024
- 0
-
以人為本設計(鄧淑明博士)
談到本地矚目的人工智能(AI)初創企業,不能不提去年10月以AI軟件協助消防處透過迅速分析航拍照,找到失聯男學生而一舉成名的初創LifeSparrow Solutions。
- Posted July 9, 2024
- 0
-
將軍澳綁架案啟示(方保僑)
上星期,將軍澳發生了一宗震驚全港的綁架案,一名3歲小童在將軍澳廣場被掩嘴擄走,匪徒要求以泰達幣(Tether,即USDT)支付贖金,令加密貨幣再次成為公眾焦點。
- Posted July 8, 2024
- 0
-
從科幻電影啟發AI靈感(黃岳永)
2013年獲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觸不到的她》(Her)的創作者,相信也想不到短短十年便幻想成真。如今人工智能(A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識別和回應人類情感,AI伴侶可能很快成為現實;事實上,近期以AI為基礎的虛擬伴侶不斷湧現,足見這個市場的龐大。
- Posted July 5, 2024
- 0
-
AR帶來的商業機遇(林國誠)
提起擴增實境(AR),讀者或會聯想起利用手機鏡頭瞄準指定物體,自動出現的3D立體影像或其他內容。其實AR應用豈止於此,懂得利用AR更可協助商家行銷,為商業宣傳和市場推廣帶來新突破,豐富用家體驗之餘,也為O2O(線上到線下)商業模式開闢嶄新道路。
- Posted July 5, 2024
- 0
-
反思地圖操控的假象(葉文瀚博士)
德國藝術家維克特(Simon Weckert)推着一輛裝滿99部智能手機的手推車在柏林街道上穿梭。起初沒有發生什麼特別事情,到大約一個小時後,Google地圖上出現了一條長長的紅線,顯示該路段交通堵塞。
- Posted July 4, 2024
- 0
-
東盟綠色經濟(廖錦興博士)
在美國,共和黨的特朗普呼聲頗高,英國的工黨也有望再度執政,政治形勢風雲變幻之際,地緣政治風險亦在升溫。對此,中國的製造業加快了「China+1」作為避險策略,把東盟、東歐及南美國家作為首要設廠目標地點。
- Posted July 4, 2024
- 0
最新文章
-
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圖像與視頻的無限可能(吳壽冠)
在過去的數年間,人工智能(AI)的發展已從抽象的技術概念,迅速演變為觸手可及的應用工具,而其中最引人矚目、最具顛覆性的領域,無疑是「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特別是圖像與視頻的生成。
- October 31, 2025
- 0
-
AI+AR眼鏡融入生活(林國誠)
近年來,「AI+AR眼鏡」已成為科技界的新興焦點,它不再僅是工程師的實驗玩具,而是逐步融入一般消費者日常生活中。
- October 31, 2025
- 0
-
做資訊總監不要太謙虛(湛家揚博士)
在不少傳統企業中,資訊科技部門長期處於幕後位置,主要負責系統支援與日常營運,鮮有參與企業策略決策。
- October 30, 2025
- 0
-
AI未來是泡沫抑或革命?(黃岳永)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浪潮下,全球科技股恍如搭上火箭。從矽谷巨擘以至初創新兵,市值集體暴漲。
- October 28, 2025
- 0
-
AI喜附和人 醫學推理建議堪致命《自然》揭大模型答案 未必基於事實(郝本尼)
學術期刊《自然》(Nature)最新指出,人工智能(AI)的諂媚傾向,可能對科學研究造成負面影響,因為研究人員正愈來愈多使用大型語言模型(LLM),但其傾向迎合、附和用戶觀點,而非提供獨立或事實導向的答案。
- October 28, 2025
- 0
-
AI騙徒手法層出不窮(方保僑)
近年警方屢揭以人工智能深偽(Deepfake)換臉及聲音合成行騙的案件,利用高科技假冒上司指示滙款、網戀詐騙及冒充官員開視像會議。騙徒已非單純冒充個人,而是利用AI在系統上奪取「合法身份」。
- October 27, 2025
- 0
-
當語音通話變防騙戰場(林國誠)
語音電話本應是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如今卻淪為考驗人性的信任陷阱。現今騙徒已非昔日單靠陌生號碼與生硬話術的「吳下阿蒙」,他們懂得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偽冒號碼及模擬語音,精準地在不同時段鎖定特定人群發動攻擊。
- October 24,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