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裝備年輕人迎接未來(鄧淑明博士)
日前從深圳蛇口郵輪母港到珠海九洲港的「空中的士」首航,全程僅需20分鐘,估計每人單程票價為200至300元人民幣,比陸路車程節省了160分鐘,預計將為大灣區人口帶來更舒適、高效、平價的空中出行模式。這個以有人或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可帶動相關領域的綜合性經濟形態,內地叫「低空經濟」,其應用場景廣泛,除載人通勤、旅遊、航拍外,還能載貨作物流運輸、醫療救災,又或是用於公共和政府服務中的工程測繪、環境監測、交通疏導等。預期這會衍生不少新職位和新工種。
- Posted April 2, 2024
- 0
-
50G光纖寬頻正式面世(林國誠)
香港的網絡基礎建設,一直走在國際前列。繼5.5G流動通訊網絡後,寬頻網絡亦有一項突破性提升。作為全港首家率先引入50G PON(無源光纖網絡)技術的互聯網服務供應商,我們將為個人用戶及企業客戶提供極高速、支援多設備連接及極低延遲的網絡服務。
- Posted March 29, 2024
- 0
-
Google Search步入終結?(黃岳永)
Google於1998年成立時主業是Google Search。當時互聯網充塞大量資料、雜亂且難辨真偽。Google顛覆了整個網絡世界,讓搜尋不再只是關鍵詞比對。
- Posted March 29, 2024
- 0
-
比特幣獎勵減半震撼市場(葉文瀚博士)
自2009年比特幣(BTC)誕生以來,加密貨幣市場走過十餘年,經歷牛熊交替洗禮逐漸走向成熟。而2024年4月即將到來的「比特幣獎勵減半」事件,引發虛擬貨幣界的熱烈討論,更使全球投資者高度關注。
- Posted March 28, 2024
- 0
-
振經濟須提速高質量發展(廖錦興博士)
國務院總理李強為2024年訂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為5%左右,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國家首要工作。但面對當前國際形勢不確定性,難度甚高。雖然中央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惟把重點任務轉化為經濟成果並非短期之能事。因此,不少經濟分析員對中國前景抱懷疑態度。
- Posted March 28, 2024
- 0
-
雅浦島與區塊鏈交易(車品覺)
區塊鏈是怎麼來的?故事可以從位於太平洋上的雅浦島說起。在很久之前,島上居民以巨大石頭作為重大買賣交易的貨幣,如土地和房屋買賣及嫁娶之用等,這些特殊的石頭稱為「費」,它可能是分散式貨幣或區塊鏈的最早期示例。
- Posted March 27, 2024
- 0
-
透過數據素養提升未來的技能(王依寧)
在當今數據驅動的經濟中,理解和分析數據,透過數據素養使個人能夠在批判性思維和判斷力方面有效地利用數據,重新定義問題並啟發創造力,並運用數據作為語言和數據故事講述,從而提升溝通的能力,對於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來說是關鍵的未來的技能。
- Posted March 27, 2024
- 0
-
STEAM教育需切合生活(鄧淑明博士)
2017年《施政報告》提出「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STEM)教育是推動創科發展的八大方向之一,自此每年都會撥款在中小學加強科普及STEM教育,並於2022年加入藝術(Arts)元素成為STEAM。今年2月公布的《財政預算案》,雖然比以往3年每年向每所小學資助的40萬元減少了10萬元,但仍撥款逾1.3億元資助小學參加「奇趣IT識多啲計劃」,可見政府的重視。
- Posted March 26, 2024
- 0
-
蘋果作業系統大革新(方保僑)
蘋果公司近日宣布了一系列重大變更,這些變更將影響作業系統iOS、網頁瀏覽器Safari及應用程式商店App Store在歐盟地區的運作方式,以符合DMA的要求。變更包括超過600個新的API(應用程式介面)、擴展的應用分析功能、替代瀏覽器引擎的選項,以及處理應用支付和分發iOS應用的新選項。
- Posted March 25, 2024
- 0
-
智能穿戴──健康新助手(林國誠)
智能穿戴設備漸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在個人健康管理方面尤其重要,繼智能手錶及手環後,最新有智能指環。這些設備通過內建的各種傳感器和先進演算法,讓我們隨時隨地掌握身體狀況,採取更科學的生活方式改善健康。目前市面上廣受歡迎的智能手錶及手環功能齊備,包括GPS(全球定位系統)定位、心率監測、睡眠追蹤和運動記錄等,價格介乎幾百元到數千元。部分高端設備更搭載ECG心電圖和血壓監測等專業功能,亦有些智能手錶內建eSIM卡,讓使用者即使運動中仍能保持在線狀態,隨時接收訊息。
- Posted March 22, 2024
- 0
最新文章
-
跨境支付通 加速智慧城市建設(方保僑)
隨着「跨境支付通」正式啟動,香港與內地的金融互聯互通邁入全新階段。這項由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共同推動的快速支付系統對接,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為香港的經濟、民生,乃至國際金融地位注入強勁動力,這場金融變革,正悄然改寫規則。
- June 30, 2025
- 0
-
AI多模型協作 智慧軍師在握(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正從單一模型主導的時代,邁向多模型協作的新紀元,Perplexity Pro便是代表之一。
- June 27, 2025
- 0
-
數據與AI素養:推動香港數碼轉型的核心力量(陳龍威)
人工智能(AI)與大數據技術正快速改變全球產業格局。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正積極推動智慧城市與數碼經濟發展。根據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政府撥款設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並在多個部門推廣本地AI工具應用。
- June 26, 2025
- 0
-
職場女性把握AI變革機遇(鄧淑明博士)
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日漸普及,不少工種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當中女性主導的職業更為明顯。
- June 26, 2025
- 0
-
藉「周哈里窗」改善人機溝通(車品覺)
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作為經典心理學的人際溝通模型,在優化人類與人工智能(AI)的互動中展現新的可能性。
- June 25, 2025
- 0
-
應科院引領生成式AI金融革命:從理論邁向實踐的創新之路(黃莹博士)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在金融科技領域深耕多年,從2014年起積極鑽研區塊鏈技術,如今已成為推動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應用的關鍵力量。
- June 25, 2025
- 0
-
智能眼鏡窺見未來生活(黃岳永)
出外旅行要準備什麼拍攝裝備?雖然未必如專業攝影師一般,帶備專業相機和長短鏡頭,但智能手機、360度全景相機,甚至小型無人機等裝備,都是許多人旅行時的選擇。
- June 24,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