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為AI賦予面孔和性格(黃岳永)
《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中,最受歡迎的角色毫無疑問是鋼鐵俠Tony Stark。不僅是他具有能打造出「有型有款」戰鬥裝甲的天才頭腦,其獨一無二的人工智能(AI)管家Jarvis,同樣讓觀眾羨慕不已。Tony和Jarvis之間的關係,其實也是人們對AI發展的期望。
- Posted March 22, 2024
- 0
-
微電影走向大銀幕(廖錦興博士)
隨着短片熱潮興起,微電影逐漸受到關注。近年不少團體都舉辦了不同主題的電影創作比賽。科技發展及政府的支援政策,使學界或商界都可利用航拍及手機拍攝出精采的微電影作品。從中受益的不僅是香港廣告業,還有電影業和初創公司等。
- Posted March 21, 2024
- 0
-
天涯社區重啟須引新模式(葉文瀚博士)
天涯社區曾是中國內地最火紅的網絡論壇之一,與香港的高登討論區、美國的Reddit並稱「三大論壇」。然而,隨着時代的變遷,這三大論壇如今都面臨着不同的困境。天涯社區創立於1999年,在2000年代初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當時,天涯社區以其開放、自由的氛圍,吸引了大量網民聚集於此,討論各類話題。在高峰期,天涯社區的註冊用戶數超過2.5億,成為內地最具影響力的網絡社區之一。
- Posted March 20, 2024
- 0
-
蘋果新戰略適應變遷(車品覺)
蘋果公司據報最近取消其電動汽車計劃,並轉向發展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這是一個重大的戰略轉變。蘋果公司的電動汽車項目「泰坦計劃」,曾是其雄心勃勃的嘗試。不過面對市場環境改變,以及內部重估戰略決策後,他們最終選擇退出。話說蘋果汽車團隊目前有近2000名員工,還擁有數百名硬體工程師和車輛設計師。這一決策對內部員工、股東、電動汽車及AI產業都有深遠影響。
- Posted March 20, 2024
- 0
-
在日常工作中發揮數據素養的力量(湛家揚博士)
在一整天接連不斷的會議後,我正前往與扶輪社(Rotary Club)的成員共進晚宴。他們邀請我向他們的成員和朋友分享有關數據素養的見解。儘管感到有些疲憊並且聲音有些沙啞,但當我思考如何有效地向那些不是從事IT行業的朋友傳達數據素養(Data Literacy)的價值時,我的興奮之情不斷增長。
- Posted March 20, 2024
- 0
-
母愛的代價(鄧淑明博士)
早前《信報》刊登了智庫MWYO關於本港年輕單親人士就業情況的文章,指這些沒有與配偶同住的年輕人(18至34歲)雖然近四成具有專上學歷,但大多只從事兼職工作,其中持有學位學歷的13%(對比整體青年的6.2%)每周工時在17小時及以下,無法享用連續性僱傭合約的法定福利,例如有薪年假、醫療津貼等。文章指單親青年投入職場的障礙之一是「無法兼顧工作和照顧子女」。
- Posted March 19, 2024
- 0
-
AI令思維視覺化(黃岳永)
如今人們的休閒時間早已被智能手機和各種流動設備所佔據,「發白日夢」的時間自然大減。的確,相較於手機上多彩的畫面,我們腦海內的想法總是顯得不太吸引,畢竟並非每個人都能把自己的想法具體展現出來。然而,人工智能(AI)出現後,這個問題已迎刃而解。
- Posted March 15, 2024
- 0
-
《繁花》(葉成輝博士)
最近一口氣看完三十集內地電視連續劇《繁花》,它改編自金宇澄的同名小說,講述九十年代的上海,在改革開放下,滿是機遇與希望。男主角阿寶(胡歌飾)在黃河路上打滾,得到幾位戰友包括爺叔(遊本昌飾)、夜東京老闆玲子(馬伊琍飾)和外貿大樓汪小姐(唐嫣飾)的協助,加上敢搏敢做的幹勁,從商界後起之秀,搖身一變成為叱吒風雲的黃河路寶總。
- Posted March 15, 2024
- 0
-
5.5G與衞星通訊的潛力(林國誠)
上周筆者分享從世界流動通訊大會(MWC)體會到人工智能(AI)帶來的機遇,本星期談談5.5G(又稱5G-Advanced)。本屆MWC主題正是「超越5G」,這不僅是5G的進階版,更是邁向6G重要一步。
- Posted March 15, 2024
- 0
最新文章
-
跨境支付通 加速智慧城市建設(方保僑)
隨着「跨境支付通」正式啟動,香港與內地的金融互聯互通邁入全新階段。這項由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共同推動的快速支付系統對接,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為香港的經濟、民生,乃至國際金融地位注入強勁動力,這場金融變革,正悄然改寫規則。
- June 30, 2025
- 0
-
AI多模型協作 智慧軍師在握(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正從單一模型主導的時代,邁向多模型協作的新紀元,Perplexity Pro便是代表之一。
- June 27, 2025
- 0
-
數據與AI素養:推動香港數碼轉型的核心力量(陳龍威)
人工智能(AI)與大數據技術正快速改變全球產業格局。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正積極推動智慧城市與數碼經濟發展。根據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政府撥款設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並在多個部門推廣本地AI工具應用。
- June 26, 2025
- 0
-
職場女性把握AI變革機遇(鄧淑明博士)
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日漸普及,不少工種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當中女性主導的職業更為明顯。
- June 26, 2025
- 0
-
藉「周哈里窗」改善人機溝通(車品覺)
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作為經典心理學的人際溝通模型,在優化人類與人工智能(AI)的互動中展現新的可能性。
- June 25, 2025
- 0
-
應科院引領生成式AI金融革命:從理論邁向實踐的創新之路(黃莹博士)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在金融科技領域深耕多年,從2014年起積極鑽研區塊鏈技術,如今已成為推動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應用的關鍵力量。
- June 25, 2025
- 0
-
智能眼鏡窺見未來生活(黃岳永)
出外旅行要準備什麼拍攝裝備?雖然未必如專業攝影師一般,帶備專業相機和長短鏡頭,但智能手機、360度全景相機,甚至小型無人機等裝備,都是許多人旅行時的選擇。
- June 24,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