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數字化推進中國現代化發展(廖錦興博士)
國務院總理李強上周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表示要「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列為十大工作任務的首項。筆者相信在政策推動下,數字經濟對經濟發展的直接與間接貢獻將不斷提升,以數字化推進國家現代化建設,是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一個主要策略。
- Posted March 14, 2024
- 0
-
蘋果棄造車轉攻AI啟示(葉文瀚博士)
蘋果公司傳出放棄其耗資數十億美元的造車計劃,隨即惹來廣泛關注。蘋果本來想藉進軍汽車行業,與特斯拉(Tesla)等公司競爭,在這領域分一杯羹。然而,基於技術挑戰及利潤率考量,蘋果選擇把重點轉向人工智能(AI),這策略轉折引起人們對其未來走向熱烈討論。
- Posted March 13, 2024
- 0
-
美國加強數據跨境審查(車品覺)
2024年2月28日,美國拜登政府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發布一項行政命令,保護當地個人敏感數據免遭「受關注國家」利用。白宮強調這並非破壞美國維護開放互聯網的承諾,但對一直主張數據跨境自由流動的美國而言,此舉無疑代表其數據政策和法律的重大轉變,首度創建美國人數據跨境傳輸的審查機制。行政命令核心訊息主要是以下幾個:
- Posted March 13, 2024
- 0
-
電子病歷互通的私隱疑慮(鄧淑明博士)
政府計劃在未來5年斥資14億元把「醫健通」升級成「醫健通+」,集統一電子病歷、治理流程、健康工具及數據平台等功能於一身。升級後,既可載入全港700多萬人由出生到死亡的資料,亦可容納跨境醫療數據。醫健通這個電子健康紀錄系統在2016年推出,讓醫護在病人授權下,讀取病人在公私營醫療機構的病歷資料,有助減少醫療失誤,也避免病人重複做不必要的檢查。
- Posted March 12, 2024
- 0
-
香港「走塑」大行動 (方保僑)
近年,世界各地都在減少使用塑膠物料,特別是用完即棄的塑膠製品,並尋找其他替代品。2022年3月,全球175個國家的代表(包括中國)在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5)達成協議,開始草擬一項全球性協定,以解決全球的塑膠污染問題。香港特區政府在2021年2月公布《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以實現「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為願景,提出應對直至2035年廢物管理挑戰的策略、目標和措施,並訂下六大主要行動。行動居於首位的「全民減廢」,當中一項主要措施就是政府建議分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以及探討處理其他單次使用塑膠的需要。
- Posted March 11, 2024
- 0
-
從MWC體會AI帶來的機遇(林國誠)
筆者每年都出席在西班牙巴塞隆拿舉辦的MWC(Mobile World Congress,世界流動通訊大會),既參觀展覽,也趁機與世界各地的電訊行業專家交流。
- Posted March 8, 2024
- 0
-
回憶備份推動夢想成真(林岳永)
夢境一直是人們感興趣的話題,我們入睡後,意識應該已經消失,腦海卻會出現各種奇妙的夢境。夢中出現過的人物、地點、事件,有些是過去經歷過的事情或曾到訪的地方,有時還會夢到從未遇過的情景,然後在現實中驚訝「我發夢見過」的情況出現。
- Posted March 8, 2024
- 0
-
阿里EMO模型的利與弊(葉文瀚博士)
阿里巴巴(09988)智能計算研究所上月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模型EMO,引起全球廣泛關注。EMO是一款多語言模型,能夠根據輸入的照片及語音,生成逼真的表情動作,突破以往只能生成靜態影像的限制,為數碼媒體及虛擬內容生成帶來巨大創新。
- Posted March 7, 2024
- 0
-
電動車電池與環保(廖錦興博士)
筆者上月參加美國史丹福大學杜爾永續學院舉辦的研討會,主題是「與全球思想領袖探討氣候和永續發展」,由特斯拉(Tesla)前技術總監JB Straubel擔任主講嘉賓。作為史丹福校友,Straubel受到教授的啟發,對能源和永續發展產生濃厚興趣,畢業後與朋友共同創辦一間電動飛機公司。2003年,他向當時剛認識的馬斯克(Elon Musk)推薦該項目,雖遭到拒絕,卻引起了馬斯克對Straubel所開發高續航力電動車的興趣,並邀請他加入特斯拉,成為該公司的第五位員工。
- Posted March 7, 2024
- 0
-
港發展數據交易具獨特優勢(車品覺)
數字化進程不斷加快,全球對數據的需求正迅速增長。專家預計,到2025年,全球數據流通將為經濟增長貢獻高達11萬億美元,約佔全年世界生產總值(GDP)的9.6%,反映資料流通對經濟的重要性。到2030年,全球數據交易市場規模有望超越3000億美元。眾多快速增長的市場中,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內地,屬增長最快的區域。粵港澳大灣區由於其獨特的地理和政治優勢,成為數據跨境流通的理想試驗田,本港正值處於發展數據交易業務的有利時機。
- Posted March 6, 2024
- 0
最新文章
-
跨境支付通 加速智慧城市建設(方保僑)
隨着「跨境支付通」正式啟動,香港與內地的金融互聯互通邁入全新階段。這項由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共同推動的快速支付系統對接,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為香港的經濟、民生,乃至國際金融地位注入強勁動力,這場金融變革,正悄然改寫規則。
- June 30, 2025
- 0
-
AI多模型協作 智慧軍師在握(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正從單一模型主導的時代,邁向多模型協作的新紀元,Perplexity Pro便是代表之一。
- June 27, 2025
- 0
-
數據與AI素養:推動香港數碼轉型的核心力量(陳龍威)
人工智能(AI)與大數據技術正快速改變全球產業格局。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正積極推動智慧城市與數碼經濟發展。根據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政府撥款設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並在多個部門推廣本地AI工具應用。
- June 26, 2025
- 0
-
職場女性把握AI變革機遇(鄧淑明博士)
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日漸普及,不少工種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當中女性主導的職業更為明顯。
- June 26, 2025
- 0
-
藉「周哈里窗」改善人機溝通(車品覺)
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作為經典心理學的人際溝通模型,在優化人類與人工智能(AI)的互動中展現新的可能性。
- June 25, 2025
- 0
-
應科院引領生成式AI金融革命:從理論邁向實踐的創新之路(黃莹博士)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在金融科技領域深耕多年,從2014年起積極鑽研區塊鏈技術,如今已成為推動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應用的關鍵力量。
- June 25, 2025
- 0
-
智能眼鏡窺見未來生活(黃岳永)
出外旅行要準備什麼拍攝裝備?雖然未必如專業攝影師一般,帶備專業相機和長短鏡頭,但智能手機、360度全景相機,甚至小型無人機等裝備,都是許多人旅行時的選擇。
- June 24,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