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建造業新趨勢(鄧淑明博士)
從2020年到2060年,預計全球將增加約2.6萬億方呎(2410億方米)的建築面積,相當於40年間每月為世界增加一整座紐約市,這股龐大的建築增長浪潮可說前無古人。全球建築市場規模在2022年達14萬億美元,佔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4.2%。
- Posted May 21, 2024
 - 0
 
 - 
					
					
					政府及公營機構資料外洩事件簿(方保僑)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於5月14日公布,指最近接獲不同政府及公營機構,包括機電工程署、消防處及市建局的資料外洩事故通報中,注意到3宗事故的個人資料均存放於第三方網上平台,涉及登入密碼及/或權限設定失效,令該平台的資料可在毋須以賬戶及/或密碼登入特定頁面的情況下被瀏覽。
- Posted May 20, 2024
 - 0
 
 - 
					
					
					手機直連衞星通訊(林國誠)
隨着通訊事務管理局「開綠燈」批准,中國電信(00728)引進的手機直連衞星通訊服務正式在香港推出,標誌着天通衞星移動系統國際化運營的開始。
- Posted May 17, 2024
 - 0
 
 - 
					
					
					Apple 關公災難(黃岳永)
相信蘋果(Apple Inc.)自己亦想不到,召開春季產品發表會後,市場的焦點不是放在使用Apple M4晶片的新一代 iPad Pro 身上,反而是其新廣告陷入「關公災難」,甚至要行政總裁庫克(Tim Cook)出面道歉。
- Posted May 17, 2024
 - 0
 
 - 
					
					
					廣東智能汽車製造業啟示(廖錦興博士)
中國汽車製造業起步較西方慢,近年卻有驚人進步。作為國產汽車品牌始祖的中國一汽紅旗,最近推出的新能源汽車,引起市場關注。上周,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歐洲三國進行國事訪問,其乘坐的國產專車「紅旗N701」令人印象深刻。
- Posted May 16, 2024
 - 0
 
 - 
					
					
					智慧城市所需交通配套(方保僑)
每年2月,我都會到西班牙巴塞隆拿出席世界流動通訊大會(MWC),猶記得疫情前曾打算在巴塞隆拿機場用Uber召車前往酒店,卻發現當地不能使用Uber。其實,Uber在許多國家或地區仍未合法化,而且面對來自政府及業界的抵制。然而,疫情過後Uber勝出西班牙一場官司,現時已獲准於該國合法營運,目前還在起步中,所以Uber在當地仍然不是主流。
- Posted May 13, 2024
 - 0
 
 - 
					
					
					科幻歷史共冶一爐的九龍城寨(黃岳永)
近日九龍城寨成為城中熱話。這個已經消失的寨城再次受到關注,不只是因為電影熱播。事實上,九龍城寨是極少數受到西方學術界關注的建築,因其違反所有常規建築模式,但又神奇地應付了居民所有的生存需要,才是這座特殊小城市多年來仍令人難忘之處。
- Posted May 10, 2024
 - 0
 
 - 
					
					
					分辨真假應用程式(林國誠)
智能手機是每一個人最貼身的隨身工具,從社交媒體、網上購物到個人財務管理,一機在手即能解決日常生活問題。因應不同用途,各人的手機內都安裝了大量應用程式。可是,原來手機應用程式也有「造假」情況,一些會魚目混珠,假冒同類著名的手機應用程式。
- Posted May 10, 2024
 - 0
 
 - 
					
					
					教育科技(葉成輝博士)
上周有幸獲邀參加了兩項與教育科技相關的活動。第一是香港工業總會與香港理工大學主辦的商品化「STEM產品認證框架」合作簽約儀式暨 STEAM 教育的未來發展分享會,探索STEAM教育(即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及數學)的無限可能。今次 「STEM嘜」 認證訂立了嚴謹和客觀的審核標準,有助提升科技教育質素,培育創科人才,對學校、老師、學生、家長都非常重要。
- Posted May 10, 2024
 - 0
 
 
最新文章
- 
					AI進化與風險並存(方保僑)
					
我們正目睹人工智能(AI)走上一條無可逆轉的自動化之路,其演進模式正如自動駕駛技術一樣,從最初「人手為主,電腦輔助」,逐步邁向「電腦主導,人類監督」,最終將可能到達「完全自主,不再需要人為介入」的境界。
- November 3, 2025
 - 0
 
 - 
					AI製遊戲湧現 質素差惹劣評(郝本尼)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HyperWrite行政總裁舒默(Matt Shumer),早前在社交媒體X發布一段示範影片,展示由生成式AI製作的第一人稱視角射擊遊戲。
- November 3, 2025
 - 0
 
 - 
					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圖像與視頻的無限可能(吳壽冠)
					
在過去的數年間,人工智能(AI)的發展已從抽象的技術概念,迅速演變為觸手可及的應用工具,而其中最引人矚目、最具顛覆性的領域,無疑是「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特別是圖像與視頻的生成。
- October 31, 2025
 - 0
 
 - 
					AI+AR眼鏡融入生活(林國誠)
					
近年來,「AI+AR眼鏡」已成為科技界的新興焦點,它不再僅是工程師的實驗玩具,而是逐步融入一般消費者日常生活中。
- October 31, 2025
 - 0
 
 - 
					做資訊總監不要太謙虛(湛家揚博士)
					
在不少傳統企業中,資訊科技部門長期處於幕後位置,主要負責系統支援與日常營運,鮮有參與企業策略決策。
- October 30, 2025
 - 0
 
 - 
					AI未來是泡沫抑或革命?(黃岳永)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浪潮下,全球科技股恍如搭上火箭。從矽谷巨擘以至初創新兵,市值集體暴漲。
- October 28, 2025
 - 0
 
 - 
					AI喜附和人 醫學推理建議堪致命《自然》揭大模型答案 未必基於事實(郝本尼)
					
學術期刊《自然》(Nature)最新指出,人工智能(AI)的諂媚傾向,可能對科學研究造成負面影響,因為研究人員正愈來愈多使用大型語言模型(LLM),但其傾向迎合、附和用戶觀點,而非提供獨立或事實導向的答案。
- October 28,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