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國際級5G網 為智慧城市奠基(林國誠)
香港的5G網絡已覆蓋超過99%人口,覆蓋率之高,在全球城市中數一數二。然而,各大電訊商並未因此停步,仍積極升級網絡,致力為市民提供更流暢、更穩定的流動上網體驗,並為未來智慧應用的發展鋪路。
- Posted June 6, 2025
- 0
-
AI精準監測空氣助發預警(鄧淑明博士)
聯合國報告指出,空氣污染是全球第二大死亡風險因素,導致每年有超過800萬人死於相關疾病。為減低空氣污染,利用人工智能(AI)協助空氣監測及預警,已成為各國的核心應用科技。
- Posted June 5, 2025
- 0
-
主權AI競賽非零和遊戲(車品覺)
最近全球興起「主權人工智能」(Sovereign AI)議題,意味着人工智能發展不僅是一場技術競賽,更是一場關乎國家數字主權的戰略博弈。
- Posted June 4, 2025
- 0
-
人工智能與雲端運算加速解碼柏金遜症(Rowland Illing博士)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柏金遜症患者數量超過 1,000 萬,其發病率每 25 年更會增長一倍。
- Posted June 3, 2025
- 0
-
以AI為鏡 全面審視自己(黃岳永)
《論語》有云:「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指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來反思自身,從而取長補短。反省自身的缺點從來不是易事,接受他人提出的批評亦相當艱難,否則就不會有「忠言逆耳」這句成語出現。如今人工智能(AI)的出現,反而打開了另一條路。
- Posted June 3, 2025
- 0
-
AI火熱技術-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協定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吳壽冠)
人工智能(AI)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從聊天機器人到智能助手,AI 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隨著應用場景的多樣化,似乎每個AI模型都是獨立運作的孤島,無法快速高效地連接其他工具 一起來使用。
- Posted June 2, 2025
- 0
-
特斯拉全自駕戰略藍圖(方保僑)
美國電動車廠商特斯拉(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於5月20日接受CNBC專訪時,再次闡述全自動駕駛(Full Self-Driving;FSD)技術將如何重塑現代交通體系。
- Posted June 2, 2025
- 0
-
及早準備迎「代理經濟」衝擊(車品覺)
最近微信有人提到筆者的前僱主,在美國矽谷的一場人工智能會議中,重點強調「代理經濟」(The Agentic Economy),又名「A2A經濟」。
- Posted May 28, 2025
- 0
最新文章
-
AI破語言孤島 助讀懂動物聲音(林國誠)
人工智能(AI)的進展往往令人驚嘆不已,如今它不僅協助人類撰寫文章、設計,更能診斷疾病與駕駛車輛。
- September 12, 2025
- 0
-
AI時代的學習新典範:駕馭變革,打造終身學習力(翁偉基)
在AI浪潮席捲全球的今日,我們習以為常的知識與技能正在迅速改朝換代。過去那種線性、一次性的學習模式已不再適用。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與變革的時代,真正的競爭力來自於不斷適應、持續學習的能力。
- September 11, 2025
- 0
-
企業實例看文化驅動創新(湛家揚博士)
一次為本地傳統建築企業的高層培訓中,我見證了一個重要的轉捩點。這間公司正面對成本壓力、市場競爭與技術轉型的挑戰。
- September 11, 2025
- 0
-
OpenAI進軍求職平台顛覆市場(車品覺)
由傳統招聘平台如LinkedIn和Indeed主導的求職市場,即將迎來一場顛覆性變革。OpenAI作為ChatGPT的開發者,正在悄然研發人工智能(AI)驅動的招聘平台(OpenAI Jobs Platform),此舉可能重新定義企業與求職者的連接方式。
- September 10, 2025
- 0
-
AI時代學習之道(黃岳永)
一年容易又開學,每年這個時候,筆者都會提醒同學:「你們學習是為了未來,而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今年要學的內容特別繁多,除了課堂內容外,在我任教的大學中,幾乎每一門課程都融入了人工智能(AI)的元素。
- September 9, 2025
- 0
-
GenAI非萬能 勿過分依賴(方保僑)
在人工智能(AI)普及的今天,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確實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便利,無論是撰寫文章、編程輔助,還是在創意思考上提供突破性的啟發。
- September 8, 2025
- 0
-
守護網絡安全 由AI領航(林國誠)
數碼生活日益普及,香港市民在日常工作與消費活動中,愈來愈依賴網上交易與雲端服務。便利之餘,潛藏風險亦愈發嚴峻。
- September 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