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技動態 News
-
Google海外電郵 須交出助調查
買家Planet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前科學家創立,作為交易條件,Google將入股該公司,並簽訂多年服務合約,繼續使用Planet的衞星影像,交易作價沒有公布。
- Posted February 6, 2017
- 0
-
樂施會預言 蓋茨成萬億富豪(凌通)
不過,《福布斯》卻對此提出質疑,認為上述回報率是4%而非11%,故即使25年後,蓋茨身家亦「只有」1330億至2000億美元。
- Posted February 6, 2017
- 0
-
智能電視市場尚待開闢(高天佑)
這個戰場的大贏家不一定是新興企業,事關像蘋果、Google和Facebook等巨擘,目前已在覬覦此市場。繼蘋果於2015年推出Apple TV,Faecbook上周剛宣布正在研發機頂盒App,預料很快面世。
- Posted February 6, 2017
- 0
-
手機落單vs智能衣櫃 洗衫店奇招制勝
香港地寸金尺土,在室內洗衫晾衫既佔據生活空間且不易乾。幸而近年有網上洗衣平台,讓用戶以手機落單,專人上門收衫後,再委託工場清洗及乾衣,同時傳統連鎖洗衣店亦積極轉型。
- Posted February 6, 2017
- 0
-
Snap上市股權安排捱轟
加州公務員退休基金CalPERS指出,Snap一旦被納入主要市場指數,基金就不得不買入;兩名創辦人掌權至死方休,是香蕉共和國式做法。
- Posted February 6, 2017
- 0
-
自媒體年代的特首選戰
假如權衡過輕重,覺得可以放手一搏,候選人在眾籌方面,可以考慮以下兩點:(1)接受金額的門檻越少越好 - 錢是重要但不是唯一的重點,支持才是。(2)手續越簡單、所需個人資料越少越好
- Posted February 5, 2017
- 0
-
蘋果擬4月印度產iPhone
蘋果行政總裁庫克(Tim Cook)去年5月首次到訪印度,尋求獲批在當地開設首間實體分店。印度規定, 在當地出售產品時,產品的零件中需有三成來自印度。
- Posted February 4, 2017
- 0
-
小米「虎哥」跳槽fb 戰績彪炳重登矽谷舞台
這位高材生也曾經有瘋狂一面,在畢業派對與大班同學拿着啤酒在校園運動場狂歡,但被警衞阻止,大部分人成功逃脫,他卻被逮捕。
- Posted February 4, 2017
- 0
-
Snap紐交所上市 籌234億 新股東無投票權 兩創辦人掌控
他們每股擁有10票投票權,現有股東每股有一票,新股東則無票。這引來外界批評Snap不讓股東參與公司事務,惟相關人士辯稱,若投資者不滿這項安排,大可不認購新股。
- Posted February 4, 2017
- 0
最新文章
-
Figure AI|美機械人識揀衫放洗衣機清洗
美國機械人初創Figure AI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愛德考克,在社交平台X分享短片,示範其人形機械人Figure 02在自己家中,把衣物從膠籃放入滾筒洗衣機。
- August 1, 2025
- 0
-
Twilio|港企積極用AI 多享投資回報
人工智能(AI)驅動的互動,旨在預測消費者需求,透過營造個人化的體驗,讓他們感到被理解。
- August 1, 2025
- 0
-
影片生成模型|阿里Wan2.2圖文生成電影級短片
阿里巴巴(09988)推出業界首個「混合專家」(MoE)構架的開源視頻生成模型系列Wan2.2,當中包含文生視頻模型Wan2.2-T2V-A14B、圖生視頻模型Wan2.2-I2V-A14B。
- August 1, 2025
- 0
-
亞馬遜AI投資|亞馬遜購《紐時》內容 年付逾億
美國電商平台亞馬遜與《紐約時報》近日簽訂AI授權協議,這份協議多年的交易費用,據報為每年2000萬至2500萬美元,相當於1.56億至1.95億港元。
- August 1, 2025
- 0
-
虛擬實驗室|「智能科學家」研新冠抗體療法
Meta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伉儷成立的「陳—朱克伯格生物中心」(Chan Zuckerberg Biohub)三藩市實驗室,最近與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成立一間「虛擬實驗室」,由一批人工智能(AI)虛擬科學家組成,模擬真實跨領域科研團隊運作,論文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 August 1, 2025
- 0
-
打擊AI淫照|支付商施壓最奏效 斷網站財路 助遏深偽色情內容泛濫
人工智能(AI)生成色情內容日趨泛濫,早前有香港大學學生被指利用網上AI工具,製作同窗、教師色情圖像。
- August 1, 2025
- 0
-
商湯模型升級|商湯「日日新V6.5」三大升級
商湯科技(00020)發布「日日新SenseNova V6.5」大模型體系,多模態基座大模型迎來突破性升級,實現由「生產力工具」進化為「生產力」。
- July 31,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