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香港 News
-
新質生產力的機遇(廖錦興博士)
國家推動經濟發展,「新質生產力」成為重要引領方向。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並在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
- Posted February 15, 2024
- 0
-
港燈聲盾播鯨音 成功驅魚群 放置南丫島電廠 保護冷卻入水口
港燈位於南丫島的發電廠,有多部需要利用海水冷卻降溫的發電機組。每逢夏季,常有魚群或其他細小海洋生物誤闖入水口,情況嚴重時更有機會導致冷卻系統被堵塞。有見及此,港燈研製「聲盾」系統,通過在水中播放鯨魚的叫聲,令魚群避開發電廠入水口,3年內令誤闖魚類數量大減99%,大幅節省清理及維修設備的成本。
- Posted February 14, 2024
- 0
-
深偽詐騙|HKCERT呼籲:公眾應提高警惕,謹防AI Deepfake技術詐騙
近日,警方首次發現有騙徒利用人工智能深偽技術(Deepfake)在網上會議假冒成多名人士,欺騙與會的一名職員,這名職員最終分15次,把2億元轉賬至5個本地戶口。今次是本港至今單一損失金額最大的深度偽造技術騙案。
- Posted February 8, 2024
- 0
-
Startup本周摘要 (Week 05/02)
去年底上映的港產片《金手指》開畫兩日票房突破千萬元。由於在2021年拍攝期間正值新冠疫情,電影亮相的臨時演員均由特技效果製成。塑造數碼「臨記」的三維(3D)掃描工序,正是由數碼港培育初創Ubivox Limited負責。該公司曾協助電影《尚氣》、《別叫我「賭神」》大幅節省拍攝時間及演員開支。
- Posted February 8, 2024
- 0
-
本地融資消息|保險科企醫結A輪籌5343萬
專注自動化保險理賠的本地保險科企醫結(MediConCen),昨宣布完成A輪融資685萬美元(約5343萬港元)。本輪融資由滙豐投資管理領投,同時獲包括高美資本、ParticleX等現有投資者支持,並迎來新投資者永時創投加入。
- Posted February 8, 2024
- 0
-
大企合作|數碼港夥華為雲拓Web3產業
數碼港昨天與華為雲簽署為期3年的合作備忘錄,冀共同推動香港創科生態圈發展及數碼化,賦能本港人工智能(AI)及Web3產業。雙方將共同開拓「Web3產業雲端」平台及技術鏈,為本地Web3初創企業提供基礎設施,助力該技術普及化;同時會在培育人才、推動企業轉型,以及助力產業發展等開展合作。
- Posted February 8, 2024
- 0
-
GIS和BIM整合 推進智慧城市(鄧淑明博士)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簡稱中國GIS協會)剛發表〈2023年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十大亮點〉,不乏啟發。內地去年加快推進實景三維,包括自然資源部於3月印發《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總體實施方案(2022-2025)》,說明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的建設任務、技術路線與方法、主要成果與彙集等。及至11月,中國GIS協會完成首次實景三維軟件測評並發布結果。國家更確立以現代測繪基準、實景三維中國、時空大資料平台,為新型基礎測繪業務格局的主要內容。
- Posted February 6, 2024
- 0
-
MRI結合機械定位 精準治療腦疾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及香港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的跨學科團隊,最近開發一款互動式多階段機械人定位器,可於神經外科手術時,利用磁力共振影像(MRI)引導機械人定位,尤其涉及插管或針刺靶向的干預程序,例如活檢、注射、消融、導管放置及腦深層刺激手術,為腦腫瘤及柏金遜症等神經系統疾病提供更準確及有效的治療,研究結果發表在學術期刊Advanced Science。
- Posted February 6, 2024
- 0
-
顧客關係管理的平衡(方保僑)
餐飲業的電子點餐系統日益普及,為消費者提供極大便利。然而,這種便利背後,卻隱藏着個人私隱保護的重大挑戰。近期,香港私隱專員公署對本地60間餐廳的電子點餐服務深入調查,發現這一新趨勢在私隱保護方面存在顯著問題。
- Posted February 5, 2024
- 0
-
削製作開支 助重振本地影業
專責港產片《金手指》三維掃描的本地初創Ubivox Limited,其行政總裁馮兆恒直言,科技進步的確衝擊臨時演員行業,「但不能因此就認為一項科技不好而不去使用」。他稱製作成本較高是現實問題,削弱港產片的競爭力,若能透過科技提升效益,有望再次振興香港電影。
- Posted February 5, 2024
- 0
最新文章
-
紅帽|新系統助企業擁專屬AI
為回應市場相關需求,美國軟件供應商紅帽(Red Hat)提出一套完整的AI解決方案組合,強調以開源為基礎,協助企業可控、安全且高效地採用AI。
- June 30, 2025
- 0
-
盛博香港|拉攏歐日建產鏈 勝過自給自足
林清源承認,中國製半導體產品單件效能較低、價格較高,在國際市場上較欠缺競爭力,主要限於國內市場使用。但縱使在半導體製造相對落後,也能在其他技術追求創新,逐步縮小與海外大廠的差距,例如華為最近透過堆疊多晶片與優化架構設計,推出理論上綜合算力超出輝達(Nvidia)方案的CloudMatrix CM384超節點。
- June 30, 2025
- 0
-
國產EUV光刻將面世 封鎖倒逼自主創新
為降低對海外技術的依賴,中國須分散供應鏈風險,提升自主研發的能力,為交付國產光刻機鋪路。本報專訪盛博香港(Bernstein)董事經理、高級分析師林清源,拆解國產替代的技術路線,分析半導體產業的未來動向。
- June 30,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港大AI預測兒童蛀牙九成準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與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青島市口腔醫院及青島婦女兒童醫院的研究團隊,開發一款人工智能(AI)系統Spatial-MiC,為全球首個以複雜微生物群落預測單顆蛀牙風險的AI系統,聲稱其準確率突破90%,有望徹底改變兒童蛀牙的預防方式。
- June 24, 2025
- 0
-
城大啟動HK Tech 300國際創新創業千萬大賽 促進創新與國際化協同發展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於上月23日宣布啟動「HK Tech 300國際創新創業千萬大賽」(HK Tech 300國際大賽),進一步將HK Tech 300計劃的影響力擴展至世界各地。今次大賽將與來自九個國家及城市的11間大學、五間當地商會和初創培育機構合作,多國大學校長及代表當日應邀來港出席典禮,並希望可通過城大的科研及初創生態圈,協助當地初創落地香港,甚至拓展至內地及整個亞洲市場。
- June 20, 2025
- 0
-
中大研無電線產品 日內瓦發明展奪獎
坊間的無線產品雖然容易攜帶,其內置電池卻需要經常充電或更換,造成不便。香港中文大學卓敏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廖維新教授,以及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李鑫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動能──電能」轉換技術,分別研發了無電池無線鍵盤和具備步態監測功能的無電池智能鞋墊。
- June 5, 2025
- 0
-
發展本地創科|容海恩籲港律師 善用AI拓大灣區
立法會議員、新民黨副主席容海恩昨天出席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演講,探討人工智能(AI)技術能如何推動香港法律服務現代化,以及協助本地法律界掌握粵港澳大灣區機遇。
- June 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