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香港 News
-
你的快遞員罷工了 (高天佑)
究竟有幾多快遞員「停工」?由於官方堅決否認「罷工傳言」,暫難找到量化數字。觀乎網購買家們的收貨情況,普遍被延誤兩三天,可見「停工」快遞員不只小貓三兩隻。
- Posted October 20, 2020
- 0
-
鋪設5G網絡要考慮什麼 (方保僑)
亞洲版本的5G手機(包括最新推出的iPhone 12),許多都不支援mmWave,香港幾間電訊商就算持有mmWave牌照,除了用作基站間接駁之外,可以說是得物無所用。
- Posted October 20, 2020
- 0
-
生產力局首辦挑戰賽 助港青掌握網絡保安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聯同轄下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首辦「香港網絡保安新生代奪旗挑戰賽2020」。10月30日截止報名,並於11月6日至8日在網上舉行。
- Posted October 20, 2020
- 0
-
美太陽能設備 空氣取食水大躍進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成功開發一款設備,利用太陽或其他來源的熱量,即使在沙漠地區,亦可直接從空氣提取飲用水,該技術近日有新進展,其每日集水量提升至約0.77升。
- Posted October 20, 2020
- 0
-
谷歌新功能 哼旋律搵歌曲 AI升級搜尋引擎 極速有結果
谷歌近日利用AI及機器學習技術,為其搜尋引擎新增多項功能,包括hum to search(哼歌搜尋)功能,讓用戶以哼唱搜尋對應歌曲。
- Posted October 20, 2020
- 0
-
煤氣超前部署ESG 回收廚餘地溝油變盈利
環境、社會及管治(ESG)近年備受重視,煤氣(00003)早着先鞭,已發展多個「轉廢為能」項目,包括第二代生物柴油、廚餘處理及應用等。
- Posted October 19, 2020
- 0
-
難為了螞蟻 (高天佑)
人怕出名豬怕肥,食得鹹魚抵得渴。阿里系壯大至目前規模,螞蟻再怎「扮細粒」也難逃針對,若想進化完成「全球史上最大IPO」,要繼續披荊斬棘,抵受明槍暗箭向前衝。
- Posted October 19, 2020
- 0
-
積極推進深港流程通 (車品覺)
實際上,中央給了深圳更多的授權,估計這個很重要,因為有了授權,深圳就可以加快速度作出行動了。講話中也強調了大灣區一體化的重要。
- Posted October 19, 2020
- 0
-
智能運動服刺激肌肉減受傷
以運動健身為例,開始訓練後,扣在上衣的模組開始刺激肌肉,感覺有如肌肉被擊打,此舉旨在促進肌肉纖維生長,亦有助運動前後熱身及放鬆身體,減低受傷機會及肌肉疲勞。
- Posted October 19, 2020
- 0
最新文章
-
本地創科動態|港大AI演算法 手機監測光污染
香港大學物理學系團隊最新研究發現,本地光污染量分布嚴重不均,僅僅是維港兩岸建築裝飾照明,已佔夜空亮度一半。
- July 29, 2025
- 0
-
AI趨勢|穩定幣催生「智能合約」應用
隨着全球穩定幣立法框架愈趨完善,於美國納斯特上市、機構級加密金融服務與解決方案提供商Amber Premium,其首席執行官兼董事Wayne Huo接受《信報》訪問時稱,不少金融機構、家族辦公室入場配置數碼資產,催生「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應用。
- July 29,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阿里校際生成式AI比賽啟動
第二屆「雲遊通義–阿里雲校際生成式AI比賽–香港站」昨正式啟動,活動由阿里巴巴(09988)的數字技術與智能骨幹業務阿里雲主辦,香港教育城(EdCity)等機構協辦。所有合資格的參賽者,均可獲得由阿里雲頒發的參賽證書,勝出隊伍將有機會參觀阿里杭州總部。
- July 9,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港企推全球首個賽馬問答模型
本地初創維納智能(Wiener Intelligence)昨舉辦產品發布活動,展示多項針對本地需求研發的人工智能(AI)技術,並宣布跟多間機構成立「維納智能生態聯盟」,共同推動更多AI在地落地與跨域應用。
- July 9, 2025
- 0
-
紅帽|新系統助企業擁專屬AI
為回應市場相關需求,美國軟件供應商紅帽(Red Hat)提出一套完整的AI解決方案組合,強調以開源為基礎,協助企業可控、安全且高效地採用AI。
- June 30, 2025
- 0
-
盛博香港|拉攏歐日建產鏈 勝過自給自足
林清源承認,中國製半導體產品單件效能較低、價格較高,在國際市場上較欠缺競爭力,主要限於國內市場使用。但縱使在半導體製造相對落後,也能在其他技術追求創新,逐步縮小與海外大廠的差距,例如華為最近透過堆疊多晶片與優化架構設計,推出理論上綜合算力超出輝達(Nvidia)方案的CloudMatrix CM384超節點。
- June 30, 2025
- 0
-
國產EUV光刻將面世 封鎖倒逼自主創新
為降低對海外技術的依賴,中國須分散供應鏈風險,提升自主研發的能力,為交付國產光刻機鋪路。本報專訪盛博香港(Bernstein)董事經理、高級分析師林清源,拆解國產替代的技術路線,分析半導體產業的未來動向。
- June 30,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