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人物專訪 News
-
尋寶App撐小店 打卡優惠谷消費
本地初創Caravan成立短短兩年多,早前推出首款應用程式Scannow,搜羅本地特色小店、美食及展覽,並以獎品作招徠;惟先後遇上反修例風波,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原定宣傳部署一再打亂。
- Posted June 26, 2020
- 0
-
智能眼鏡AirGo以人為本 通話聽歌功能多 可監察坐姿不當
今時今日,眼鏡成為不少潮人的穿搭恩物,甚至有所謂「智能眼鏡」的出現。記者早前在眾籌網站Kickstarter發現一款智能眼鏡AirGo集資成功,其產品設計團隊更來自香港。
- Posted June 25, 2020
- 0
-
海洋機械清道伕掃垃圾救生態 港大生組初創研發 印尼政府賞識重用
不少泳客跑到海灘消暑,若然有垃圾漂浮水面,肯定大煞風景。去年香港大學畢業的印度青年Sidhant Gupta,就研發一款ClearBot機械人,專門自動清理水上垃圾,讓海洋生態重現生機。
- Posted June 22, 2020
- 0
-
屯門垂直農場 培植羽衣甘藍 Sustenir星洲來港種靚菜
新加坡垂直農場Sustenir Agriculture,去年進軍香港,於屯門建立農場,公司總經理梅丁捷(Jack Moy)受訪時表示,運用自家研發的科技系統,種出香港原本無法種植的品種。
- Posted June 16, 2020
- 0
-
「恒生新抱」慣發問解難 何倍倩源頭控品質 創區塊鏈認證平台
有「恒生新抱」之稱的何倍倩(Anina)在2018年,創辦內置區塊鏈技術系統的網上認證平台,應用於飲食及護膚品業,從產品源頭開始追蹤品質安全,讓企業通過第三方監察及營運控制。
- Posted June 15, 2020
- 0
-
換物App行善賺心頭好 黃思遠棄高職創辦 做義工領點數
曾任職亞洲萬里通行政總裁黃思遠,人到中年走上創業路,透過一個Me2You的手機應用程式,讓人們捐出家中閒置物品,減少浪費資源,更鼓勵參與義工活動。
- Posted June 11, 2020
- 0
-
港設全新5G測試平台 主攻自駕車 專利資助一條龍
生產力局轄下汽車科技研發中心近日推出全新5G測試平台,場地佔地約1300方米,包括室內及室外環境,並提供穩定5G網絡,現已開放予業界及公眾使用。
- Posted June 9, 2020
- 0
-
信山空氣淨化機 生產線9月回流
本地環保技術公司信山實業主力研發氧聚解空氣處理技術(NCCO Air)。該公司董事陳志強受訪時稱,自從疫症爆發,公司生產的家用空氣淨化機銷情理想,今年2月的整體銷售額更激增約250%。
- Posted June 8, 2020
- 0
-
港產智能沖茶機 科技養生 搭配手機App 按體質推介飲品
九十後女生李港慧活用工業設計專長,研發智能茶品沖泡機Lify,除了可利用手機App控制沖泡過程外,只要輸入個人身體狀況,系統更會推薦符合體質的茶品。
- Posted June 8, 2020
- 0
-
職場資訊App睇片助搵工 主攻大學畢業生 專家教路講心得
每年6月都是傳統求職旺季,然而,畢業生對心儀行業未必了解。有港企研發職場資訊平台AQ-A Question,由行業專家或僱主現身說法,透過拍片分享心得。
- Posted May 28, 2020
- 0
最新文章
-
百望專訪|藉港作支點走向全球
內地「電子發票第一股」百望股份(06657)近期致力向數據智能(Data Intelligence, DI)方向實現人工智能(AI)轉型。
- July 7, 2025
- 0
-
Sumsub專訪|科技助偵測洗錢 省時提效
近來不同領域的企業或機構引進人工智能(AI)系統時,往往關注能否或多久以後才能獲得經濟回報,而反洗錢(Anti-Money Laundering, AML)監控與合規,正好是已出現成功案例的領域之一。
- July 7, 2025
- 0
-
Sumsub專訪|AI辨深偽欺詐 堵KYC驗證漏洞 Sumsub自研技術 識破假冒生成影片
全球一體化驗證平台Sumsub亞太區副總裁Penny Chai接受本報專訪,剖析當前身份驗證產業變局,以及如何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對抗「深偽」(Deepfake)與詐騙,協助企業有效管控風險。
- July 7, 2025
- 0
-
盛博香港|拉攏歐日建產鏈 勝過自給自足
林清源承認,中國製半導體產品單件效能較低、價格較高,在國際市場上較欠缺競爭力,主要限於國內市場使用。但縱使在半導體製造相對落後,也能在其他技術追求創新,逐步縮小與海外大廠的差距,例如華為最近透過堆疊多晶片與優化架構設計,推出理論上綜合算力超出輝達(Nvidia)方案的CloudMatrix CM384超節點。
- June 30, 2025
- 0
-
國產EUV光刻將面世 封鎖倒逼自主創新
為降低對海外技術的依賴,中國須分散供應鏈風險,提升自主研發的能力,為交付國產光刻機鋪路。本報專訪盛博香港(Bernstein)董事經理、高級分析師林清源,拆解國產替代的技術路線,分析半導體產業的未來動向。
- June 30, 2025
- 0
-
香港教育城|冀當超級貨架 推動AI學習 加強基建支援 融入日常教學
本報專訪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林峯,探討香港推動AI教育的現況、挑戰與前景。他認為AI教育在香港已全面起步,大部分學校都引入相關課程及工具,未來則需要加強基建資源支援,推動AI全面融入日常教學。
- June 23, 2025
- 0
-
AI智能交通|推進智能交通 不離數碼基建
國際汽車及航空工程師學會香港分會前任主席潘志健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AI可支援城市規劃、交通流量預測與模擬,例如模擬隧道封閉對人流與車流的影響,提前調動巴士等資源,讓政府更有前瞻地部署危機應變策略。
- June 16,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