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技動態 News
-
IBM收入連跌13季 轉型多時未見效 股價應聲下挫
國際商業機器(IBM)業績再次令人失望,營業額連續第13個季度下滑,不如市場預期,所有部門收入全線下跌。美元強勢固然打擊業績, 而更根本的是,有逾百年歷史的IBM已轉型多時,但其新領域亦未能彌補舊業務的跌勢。
- Posted July 22, 2015
- 0
-
創業 CEO--優秀領導者如何激發改變,以變應萬變
針對每個職缺,我們心中通常都有個理想人選。可惜的是,理想人選往往不存在。因為時效、因為預算,實務上,我們往往會聘用眼前的最佳選擇,進到公司後再訓練、適應。
- Posted July 21, 2015
- 0
-
政府須制訂數據共用政策(程綺瑾、葉兆輝 )
根據筆者近期在美國訪學時的了解,目前電腦科學界已提供幾種保護大數據的安全方案,較常用的一種是大數據持有者(例如持有大量居民醫療紀錄的醫療部門)可對數據隨機加密,令使用者(例如科研機構)難以識別其中的個別受訪者。
- Posted July 21, 2015
- 0
-
旅遊達人不易做(方保僑)
上星期,香港互動市務商會主辦了一場非常精采的社交媒體講座,主題圍繞旅遊業如何善用社交媒體,主講嘉賓包括「大埔Lulu」董嘉儀、新傳媒、雅虎香港、HutchGo、新浪香港、海港城、WeShare及又飛啦等。
- Posted July 21, 2015
- 0
-
Homejoy結業對共享經濟模式的啟示(容志偉)
Uber(司機有空便接載乘客,共享司機停下來的車輛)和Airbnb(屋主房間有空便出租給旅客,共享有空的房間)等以共享經濟模式為基本的新創企業的成功,使大眾相信共享經濟模式將成為主流,取代很多舊經濟行業的企業。
- Posted July 21, 2015
- 0
-
阿里貼錢鼓勵「捐精」
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團購網站「聚划算」再創新猷,近日推出一個名為「聚精會神」的計劃,其實是為了募集內地市民捐贈精子。只要捐精者在網上登記資料,選擇其中一間合作的精子庫,完成捐精即可獲3000至5000元人民幣補貼。
- Posted July 21, 2015
- 0
-
「二房東」漂樂居分租學生床位
暑假為租務旺季,全城搶租盤,不少租客被迫租貴樓。這個每年都出現的困局,卻為一班年輕人創造新商機,3名香港科技大學學生透過互聯網設立漂樂居網上平台,租入單位後再以床位形式分租予大學生,實行做其「二房東」,預料淨回報達一成。
- Posted July 21, 2015
- 0
-
Startup的二號殺手
Y-Combinator說他們內部有的是點子,他們要投資的是人--是一小群能夠1+1>2的人,找到能夠互相扶持的伙伴、組成堅實的團隊甚至比找到適合市場來得更為重要,好的團隊幾乎肯定能夠摸出一個市場。
- Posted July 20, 2015
- 0
最新文章
-
AI私隱|憂AI損私隱 港府:適時發指引
人工智能(AI)近年發展迅速,為本港帶來私隱風險。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昨天在立法會會議上,回應江玉歡議員動議的「制定個人資料保障制度框架,應對人工智能時代挑戰」議案。
- July 4, 2025
- 0
-
論文亂象|檢測論文AI內容準確度成疑
就學生在課業使用人工智能(AI)工具的情況,去年多間中國高校陸續發表相關規定,其中北京師範大學、成都四川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等校,更加硬性要求作業包含AI內容不得超過一定比率。
- July 4, 2025
- 0
-
Perplexity Max|Perplexity頂級套餐出爐 月費1560
現時主要的人工智能(AI)科企,例如OpenAI、Anthropic及Google,推出每月200美元(約1560港元)起的頂級訂閱計劃,讓訂戶任用其最先進產品及工具。
- July 4, 2025
- 0
-
AI扼殺流量|「零點擊」搜尋重創新聞網流量
數碼市場情報公司Similarweb發表報告,自從搜尋引擎巨頭谷歌(Google)於2024年5月推出AI Overviews以來,零點擊(Zero Clicks)新聞搜尋的佔比穩步上升,由一年前的56%上升至今年5月的69%。
- July 4, 2025
- 0
-
高層靠AI決策|美企高層多靠AI決策升遷裁員 七成相信下判斷公正 首選ChatGPT
2025年全球科技業爆發裁員潮,企業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把重複性任務自動化,例如編程、客服、物流和內容審核等,以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
- July 4, 2025
- 0
-
AI外賣車|武漢試運AI外賣車 送餐更快
中國首批配備「人工智能(AI)大腦」的外賣配送車「智音車」,周一(6月30日)在武漢市漢陽區試運。
- July 3, 2025
- 0
-
電擊提升數學能力|微電刺激大腦 或增數學能力
對不少學生來說,學習數學是一大挑戰。來自英國、美國與加拿大5間大學的聯合團隊進行研究,發現對大腦神經作適當電流刺激,或有助表現較差的學生在數學科成績上取得進步。
- July 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