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技動態 News
-
投資與創業(莫冠業)
香港近兩年出現眾多給新創企業使用的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s )及創業培育中心(Incubators),數家為新創企業融資的眾籌平台(Crowd funding platforms),以及愈來愈多的天使投資人。這個潮流也吸引不少有志創業的人士「下海」一試。
- Posted June 9, 2015
- 0
-
Apple的避稅三文治(岑悅君)
一家企業賺錢愈多,繳稅愈多,本是理所當然;然而,透過複雜而巧妙的離岸財務策略,賺錢最多的企業巨頭,反而能把稅率壓至奇低,甚至幾乎不用交稅。
- Posted June 9, 2015
- 0
-
阿里雲啟動全球夥伴計劃
阿里巴巴旗下阿里雲計算為求在全球範圍尋找一線的合作夥伴,宣布啟動合作夥伴計劃(MAP計劃),讓來自全球的合作夥伴共同建構屬於DT(Data Technology)時代(有別於IT時代)的雲生態系統,為全球範圍的用戶提供一站式雲服務。
- Posted June 9, 2015
- 0
-
憤怒鳥藉樂高積木救亡
手機遊戲憤怒鳥(Angry Birds)的芬蘭開發公司Rovio,昨天與丹麥樂高集團(The Lego Group)達成協議,授權樂高生產以憤怒鳥角色為題材的樂高積木,試圖藉此解救憤怒鳥這個品牌的表現。
- Posted June 9, 2015
- 0
-
將矽谷文化帶到香港 創造本土生態圈
近年香港吹起一片Startup風,但創業圈中普遍認同,香港難以成為亞洲矽谷,原因是香港沒有矽谷的創業生態圈,加上中西文化差異,所以本地Startup注定難成大器。每次聽到這個論調,我都會想,既然沒有,為甚麼不能自己做一個出來?
- Posted June 8, 2015
- 0
-
Jessica Alba創立嬰兒產品品牌 估值高達十億美元
到去年,它的營收已經增長至1.5億美元,行業專家們預計,今年會超過2.5億美元。這家公司關注增長甚於利潤,目前它的估值為10億美元。
- Posted June 8, 2015
- 0
-
國資委擬設央企創投基金
「萬眾創新」被寫入今年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不僅刺激民間爭相創建的創新企業「孵化器」,《經濟觀察報》引述國資委負責人表示,國資委正推動設立若干隻央企創新投資基金,拓寬央企投資渠道,加大科技創新力度。
- Posted June 8, 2015
- 0
-
蘇錦樑網誌:盡早成立創科局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發表以《盡早成立創科局》為題的網誌表示,香港優勢逐漸收窄,為了提升本港的競爭力,亦加緊推動新興產業,令經濟多元化,為香港長遠發展打好基礎,應盡早成立創新及科技局。
- Posted June 8, 2015
- 0
最新文章
-
AI私隱|憂AI損私隱 港府:適時發指引
人工智能(AI)近年發展迅速,為本港帶來私隱風險。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昨天在立法會會議上,回應江玉歡議員動議的「制定個人資料保障制度框架,應對人工智能時代挑戰」議案。
- July 4, 2025
- 0
-
論文亂象|檢測論文AI內容準確度成疑
就學生在課業使用人工智能(AI)工具的情況,去年多間中國高校陸續發表相關規定,其中北京師範大學、成都四川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等校,更加硬性要求作業包含AI內容不得超過一定比率。
- July 4, 2025
- 0
-
Perplexity Max|Perplexity頂級套餐出爐 月費1560
現時主要的人工智能(AI)科企,例如OpenAI、Anthropic及Google,推出每月200美元(約1560港元)起的頂級訂閱計劃,讓訂戶任用其最先進產品及工具。
- July 4, 2025
- 0
-
AI扼殺流量|「零點擊」搜尋重創新聞網流量
數碼市場情報公司Similarweb發表報告,自從搜尋引擎巨頭谷歌(Google)於2024年5月推出AI Overviews以來,零點擊(Zero Clicks)新聞搜尋的佔比穩步上升,由一年前的56%上升至今年5月的69%。
- July 4, 2025
- 0
-
高層靠AI決策|美企高層多靠AI決策升遷裁員 七成相信下判斷公正 首選ChatGPT
2025年全球科技業爆發裁員潮,企業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把重複性任務自動化,例如編程、客服、物流和內容審核等,以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
- July 4, 2025
- 0
-
AI外賣車|武漢試運AI外賣車 送餐更快
中國首批配備「人工智能(AI)大腦」的外賣配送車「智音車」,周一(6月30日)在武漢市漢陽區試運。
- July 3, 2025
- 0
-
電擊提升數學能力|微電刺激大腦 或增數學能力
對不少學生來說,學習數學是一大挑戰。來自英國、美國與加拿大5間大學的聯合團隊進行研究,發現對大腦神經作適當電流刺激,或有助表現較差的學生在數學科成績上取得進步。
- July 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