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技動態 News
-
為工人著想 蘋果棄用兩種危險化學物
蘋果在 22 家工廠進行了四個月的調查,雖然並無證據顯示這些化學品對 50 萬名工人已產生危害,但蘋果仍要求供應商在 iPhone、iPad、iPod、Mac 以及其他相關產品的最終組裝環節禁用這兩種物質。
- Posted August 14, 2014
- 0
-
微信活躍用戶數達4.38億 逼近 WhatsApp
騰訊發佈了2014年第2季度盈利報告,當中微信每月的平均用戶由數從第 1 季度的3.96億上升至第 2 季度的4.38億,直逼 WhatsApp 的5億用戶,表現更令人驚嘆。
- Posted August 14, 2014
- 0
-
Google Now計劃與HP合作進軍企業市場
有消息指 Google 正與 HP 惠普洽談合作,雙方將攜手開發企業版的 Google Now,未來用戶可以直接通過 Google Now 查詢企業相關資料,例如財務報告或者具體的銷售額等。
- Posted August 14, 2014
- 0
-
Amazon推出自家刷卡器Local Register
Amazon 的信用卡刷卡器 Local Register終於正式登場,售價為 10 美元,使用方式和 Square 相似,而Amazon 就會從每筆交易中收取 1.75%的手續費。
- Posted August 14, 2014
- 0
-
HealthKit 帶來醫療新世代
蘋果與健康服務提供者及醫療記錄公司展開有關 HealthKit 的商議,帶出蘋果熱切希望為醫療服務商和一般使用者提供一站式健康資料管理服務,無論是血壓、脈搏、體重,還是微量元素指標。
- Posted August 13, 2014
- 0
-
三星虛擬實境Project Moonlight出場了
三星將在 9 月 3 日德國柏林消費電子展發佈一款頭戴式虛擬實境顯示裝置 Project Moonlight,原理類似今年 Google I/O 大會上派發Google Cardboard ,只不過材質換成了塑膠。
- Posted August 13, 2014
- 0
-
無人機憑什麼顛覆未來?
10 年後當無人機,進步千倍以後又會怎樣呢?或者 30 年後進步億倍之後呢?這代表著什麼?那時候的無人機會長什麼樣?以下是只對無人機未來的狂想....
- Posted August 13, 2014
- 0
-
續談BuzzFeed如何成功地顛覆媒體
BuzzFeed 主打的正是輕鬆的娛樂內容,但成績卻讓人不能小看,目前每月的用戶已達 1.5 億,2013 年收入約為 6000 萬美金,今年預計倍翻至 1.2 億美金。到底它是如何成為富有顛覆性的科技媒體呢
- Posted August 12, 2014
- 0
最新文章
-
AI私隱|憂AI損私隱 港府:適時發指引
人工智能(AI)近年發展迅速,為本港帶來私隱風險。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昨天在立法會會議上,回應江玉歡議員動議的「制定個人資料保障制度框架,應對人工智能時代挑戰」議案。
- July 4, 2025
- 0
-
論文亂象|檢測論文AI內容準確度成疑
就學生在課業使用人工智能(AI)工具的情況,去年多間中國高校陸續發表相關規定,其中北京師範大學、成都四川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等校,更加硬性要求作業包含AI內容不得超過一定比率。
- July 4, 2025
- 0
-
Perplexity Max|Perplexity頂級套餐出爐 月費1560
現時主要的人工智能(AI)科企,例如OpenAI、Anthropic及Google,推出每月200美元(約1560港元)起的頂級訂閱計劃,讓訂戶任用其最先進產品及工具。
- July 4, 2025
- 0
-
AI扼殺流量|「零點擊」搜尋重創新聞網流量
數碼市場情報公司Similarweb發表報告,自從搜尋引擎巨頭谷歌(Google)於2024年5月推出AI Overviews以來,零點擊(Zero Clicks)新聞搜尋的佔比穩步上升,由一年前的56%上升至今年5月的69%。
- July 4, 2025
- 0
-
高層靠AI決策|美企高層多靠AI決策升遷裁員 七成相信下判斷公正 首選ChatGPT
2025年全球科技業爆發裁員潮,企業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把重複性任務自動化,例如編程、客服、物流和內容審核等,以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
- July 4, 2025
- 0
-
AI外賣車|武漢試運AI外賣車 送餐更快
中國首批配備「人工智能(AI)大腦」的外賣配送車「智音車」,周一(6月30日)在武漢市漢陽區試運。
- July 3, 2025
- 0
-
電擊提升數學能力|微電刺激大腦 或增數學能力
對不少學生來說,學習數學是一大挑戰。來自英國、美國與加拿大5間大學的聯合團隊進行研究,發現對大腦神經作適當電流刺激,或有助表現較差的學生在數學科成績上取得進步。
- July 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