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香港 News
-
小米12系列發布 向蘋果發出戰書
小米(01810)昨晚發布新手機小米12系列,小米董事長雷軍宣布未來5年,研發投入由500億元(人民幣.下同)提高至1000億元,並向蘋果公司下戰書,揚言將不斷以蘋果為學習目標,並一步一步超越對方。
- Posted December 29, 2021
- 0
-
氫經濟的迷思 (鄧淑明博士)
近年全球在減碳排放浪潮下,「氫經濟」成為熱門話題。氫是宇宙最豐富的元素,例如水(H2O)便蘊含氫。理論上,氫氣比汽油產生的能量高3倍,而且可能是實現零碳排放的潔淨能源。
- Posted December 28, 2021
- 0
-
【2021創科大事回顧】長蝕捱打 外賣平台退出香港
網購、外賣及物流平台的前景,在疫市下繼續被看好。可是,三大外賣平台中,先有foodpanda旗下送遞員於今年11月因服務費被削減而罷工;同月另一平台Uber Eats更宣布除夕夜結束在港的5年營運。
- Posted December 28, 2021
- 0
-
【2021創科大事回顧】SPAC合併上市新途 商湯掛牌遇波折
踏入年底,本港科創企業的上市大計卻一波三折。商湯集團(00020)原定12月17日掛牌,惟上市前一星期,被美國列入投資黑名單。受制裁措施影響,商湯一度推遲上市,至上周一(20日)重新招股,周四(30日)掛牌。
- Posted December 28, 2021
- 0
-
【2021創科大事回顧】去中心化受捧 資金湧區塊鏈
由「薯條哥」Sam Bankman-Fried創立的加密貨幣衍生產品交易平台FTX,9月決定把總部從香港遷往巴哈馬。他揚言,巴哈馬是少數為加密貨幣建立全方位合規框架的地方,對加密貨幣的監管較為友好。
- Posted December 28, 2021
- 0
-
【2021創科大事回顧】NFT熱炒一年未冷 價量續看漲 港藝術品搶先機 迎元宇宙大爆發
回顧2021年,要數熱爆全球的科技熱話,NFT必然上榜,它令數碼藝術品,甚至一個「起晒格仔」的低像素圖檔,成為致富途徑。
- Posted December 28, 2021
- 0
-
年度Gadget之選—摺機 (黃岳永)
今年為了測試摺機(摺疊式屏幕手機)的功能,我破天荒連續3個月使用三星(Samsung)的Z Fold3 5G手機,還暫時放棄了往日從不離身的iPhone。3個月下來,我可以肯定的說,摺機會是我今年的年度Gadget之選。
- Posted December 24, 2021
- 0
-
東芝製雙層太陽能板 電動車可日行35公里
東芝以氧化亞銅開發出高效雙層太陽能電池板,吸收不同光線波長,其功率轉換效率(PCE)高達8.4%,整體發電效率接近30%,遠高於傳統的晶體矽電池,可安裝在座駕的車頂、車頭蓋上。
- Posted December 24, 2021
- 0
-
中大微創重建尿路治膀胱癌
膀胱癌治療一般以手術機械人,切除患者整個膀胱,事後要重建尿路,傳統以體外尿路重建(ECUD)施行,會造成15至20厘米傷口。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領導亞洲9間研究中心,發現體內尿路重建(ICUD)方式治療,病人失血量及住院時間分別較ECUD減少22%及12%。
- Posted December 24, 2021
- 0
-
手機語音導賞本土深度遊 (Storius 羅偉鴻)
適逢明天聖誕佳節,不妨趁假期來一趟本地遊。Storius為一個聲音導航應用,透過手機程式為用戶介紹本地特色景點。今次請來其聯合創辦人羅偉鴻,講解如何跟學界合作,進一步改善功能設計。
- Posted December 24, 2021
- 0
最新文章
-
紅帽|新系統助企業擁專屬AI
為回應市場相關需求,美國軟件供應商紅帽(Red Hat)提出一套完整的AI解決方案組合,強調以開源為基礎,協助企業可控、安全且高效地採用AI。
- June 30, 2025
- 0
-
盛博香港|拉攏歐日建產鏈 勝過自給自足
林清源承認,中國製半導體產品單件效能較低、價格較高,在國際市場上較欠缺競爭力,主要限於國內市場使用。但縱使在半導體製造相對落後,也能在其他技術追求創新,逐步縮小與海外大廠的差距,例如華為最近透過堆疊多晶片與優化架構設計,推出理論上綜合算力超出輝達(Nvidia)方案的CloudMatrix CM384超節點。
- June 30, 2025
- 0
-
國產EUV光刻將面世 封鎖倒逼自主創新
為降低對海外技術的依賴,中國須分散供應鏈風險,提升自主研發的能力,為交付國產光刻機鋪路。本報專訪盛博香港(Bernstein)董事經理、高級分析師林清源,拆解國產替代的技術路線,分析半導體產業的未來動向。
- June 30,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港大AI預測兒童蛀牙九成準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與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青島市口腔醫院及青島婦女兒童醫院的研究團隊,開發一款人工智能(AI)系統Spatial-MiC,為全球首個以複雜微生物群落預測單顆蛀牙風險的AI系統,聲稱其準確率突破90%,有望徹底改變兒童蛀牙的預防方式。
- June 24, 2025
- 0
-
城大啟動HK Tech 300國際創新創業千萬大賽 促進創新與國際化協同發展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於上月23日宣布啟動「HK Tech 300國際創新創業千萬大賽」(HK Tech 300國際大賽),進一步將HK Tech 300計劃的影響力擴展至世界各地。今次大賽將與來自九個國家及城市的11間大學、五間當地商會和初創培育機構合作,多國大學校長及代表當日應邀來港出席典禮,並希望可通過城大的科研及初創生態圈,協助當地初創落地香港,甚至拓展至內地及整個亞洲市場。
- June 20, 2025
- 0
-
中大研無電線產品 日內瓦發明展奪獎
坊間的無線產品雖然容易攜帶,其內置電池卻需要經常充電或更換,造成不便。香港中文大學卓敏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廖維新教授,以及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李鑫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動能──電能」轉換技術,分別研發了無電池無線鍵盤和具備步態監測功能的無電池智能鞋墊。
- June 5, 2025
- 0
-
發展本地創科|容海恩籲港律師 善用AI拓大灣區
立法會議員、新民黨副主席容海恩昨天出席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演講,探討人工智能(AI)技術能如何推動香港法律服務現代化,以及協助本地法律界掌握粵港澳大灣區機遇。
- June 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