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香港 News
-
可口可樂擬推100%植物性膠樽
近日可口可樂集團夥拍美國植物性塑料公司Virent Inc.,從粟米糖份提煉出碳氫化合物「植物基對二甲苯」(bPX),推出首款100%植物基塑料(bPET)原型膠樽,並明言已準備好大規模生產。
- Posted October 27, 2021
- 0
-
維港投資盼海藻膠囊3年取代塑料
維港投資自2013年起投資合成生物科技,其中可取代小型塑膠包裝的海藻製軟包裝Notpla,不單可全天然分解及家居堆肥,更可讓人直接食用,並已於2019年倫敦馬拉松嶄露頭角,以口服「膠」囊代替塑膠杯裝載能量飲品,發放予逾4萬名跑手。
- Posted October 27, 2021
- 0
-
晚期癌症研新藥變慢性病 港大9實驗室進駐InnoHK
香港大學有9所研發實驗室獲選進駐InnoHK,其中由理學院化學系系主任支志明教授領導的「合成化學與化學生物學實驗室」,主力開發新一代抗癌化合物,令晚期癌症變成可治療的慢性病。
- Posted October 27, 2021
- 0
-
換臉駭人聽聞 P圖可能犯法 (高天佑)
挪威早前已立法,任何人在社交平台上載P圖而未說明,即屬犯法。台灣也發生駭人聽聞「換臉案」,有人用AI把大量色情視頻女主角換為女明星樣貌,被警方拘捕。這些事件顯示數碼技術日益以假亂真,P圖打假將成一大挑戰。
- Posted October 27, 2021
- 0
-
馬雲傳訪荷蘭考察農業技術
阿里巴巴(09988)創辦人馬雲低調行事近一年,最近有傳他相繼在香港及歐洲現身。《南華早報》昨天報道,馬雲目前正在荷蘭訪問多家科研機構,考察溫室種植設備等相關農業技術。
- Posted October 27, 2021
- 0
-
促進與大灣區科研融合 (鄧淑明博士)
大灣區是全國最繁盛的初創生態系統,「獨角獸」數量達43家,佔全國四分之一,總值1.1萬億美元(約8.5萬億港元)。而香港的創業社區則一直高度國際化,在大灣區與「一帶一路」等倡議下,香港全球樞紐的優越地位更加顯著。
- Posted October 26, 2021
- 0
-
初代iPod原型機曝光
蘋果公司音樂播放機iPod面世20周年,與蘋果合作多年的軟件開發商Panic近日分享了第一代iPod原型機設計。從照片可見,原型機相當笨重,體積較最終產品大近9倍,採用黃色塑膠外殼,只有液晶屏幕尺寸相同。
- Posted October 26, 2021
- 0
-
火機變注射器 疫苗增效10倍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研究團隊從打火機得到靈感,改裝其內部結構,結合微針,開發出一款便攜式電穿孔(Electroporation)工具ePatch。除了可減輕注射疫苗的痛感,更聲稱可誘導多達10倍的免疫反應。
- Posted October 26, 2021
- 0
-
曾俊華倡STEM融入不同學科
全球教育科技峰會將於11月3日舉行,主辦單位之一「薯片叔叔合作社」創辦人、前財爺曾俊華認同,STEM教育相當重要,政府需要制定清晰政策,最理想是把STEM元素融入不同學科之中,而非將之視作教授學生科技知識的課外活動。
- Posted October 26, 2021
- 0
-
金融科創XanPool A輪籌2.1億
香港金融科技初創XanPool日前宣布,完成2700萬美元(約2.1億港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Valar Ventures領投,CMT Digital、Wise創辦人兼天使投資資Taavet Hinrikus跟投,現有投資者包括Gumi Cryptos、Antler均有參與。
- Posted October 26, 2021
- 0
最新文章
-
紅帽|新系統助企業擁專屬AI
為回應市場相關需求,美國軟件供應商紅帽(Red Hat)提出一套完整的AI解決方案組合,強調以開源為基礎,協助企業可控、安全且高效地採用AI。
- June 30, 2025
- 0
-
盛博香港|拉攏歐日建產鏈 勝過自給自足
林清源承認,中國製半導體產品單件效能較低、價格較高,在國際市場上較欠缺競爭力,主要限於國內市場使用。但縱使在半導體製造相對落後,也能在其他技術追求創新,逐步縮小與海外大廠的差距,例如華為最近透過堆疊多晶片與優化架構設計,推出理論上綜合算力超出輝達(Nvidia)方案的CloudMatrix CM384超節點。
- June 30, 2025
- 0
-
國產EUV光刻將面世 封鎖倒逼自主創新
為降低對海外技術的依賴,中國須分散供應鏈風險,提升自主研發的能力,為交付國產光刻機鋪路。本報專訪盛博香港(Bernstein)董事經理、高級分析師林清源,拆解國產替代的技術路線,分析半導體產業的未來動向。
- June 30,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港大AI預測兒童蛀牙九成準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與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青島市口腔醫院及青島婦女兒童醫院的研究團隊,開發一款人工智能(AI)系統Spatial-MiC,為全球首個以複雜微生物群落預測單顆蛀牙風險的AI系統,聲稱其準確率突破90%,有望徹底改變兒童蛀牙的預防方式。
- June 24, 2025
- 0
-
城大啟動HK Tech 300國際創新創業千萬大賽 促進創新與國際化協同發展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於上月23日宣布啟動「HK Tech 300國際創新創業千萬大賽」(HK Tech 300國際大賽),進一步將HK Tech 300計劃的影響力擴展至世界各地。今次大賽將與來自九個國家及城市的11間大學、五間當地商會和初創培育機構合作,多國大學校長及代表當日應邀來港出席典禮,並希望可通過城大的科研及初創生態圈,協助當地初創落地香港,甚至拓展至內地及整個亞洲市場。
- June 20, 2025
- 0
-
中大研無電線產品 日內瓦發明展奪獎
坊間的無線產品雖然容易攜帶,其內置電池卻需要經常充電或更換,造成不便。香港中文大學卓敏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廖維新教授,以及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李鑫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動能──電能」轉換技術,分別研發了無電池無線鍵盤和具備步態監測功能的無電池智能鞋墊。
- June 5, 2025
- 0
-
發展本地創科|容海恩籲港律師 善用AI拓大灣區
立法會議員、新民黨副主席容海恩昨天出席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演講,探討人工智能(AI)技術能如何推動香港法律服務現代化,以及協助本地法律界掌握粵港澳大灣區機遇。
- June 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