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香港 News
-
小馬智行夥豐田路試自駕車 9月起北京上海先行
內地自駕初創小馬智行(Pony.ai)跟豐田汽車達成合作協議,將於今年9月起在公路測試。截至今年4月,公司估值為17億美元,已成為業內的「獨角獸」。
- Posted August 28, 2019
- 0
-
評估創業階段 部署下步行動 (陳纘忱)
要自行在創業之路上縱橫馳騁絕不容易,創業者在思考創業計劃時,可自先評估目前處於創業的哪個階段,並將自己與競爭對手進行比較,以利於對下一步行動有清晰的概念,從而邁向成功的創業之路。
- Posted August 28, 2019
- 0
-
建平台先祭亡魂 無大台科網常態 (林行止)
新一代的群眾運動,與新興的「分享經濟」同調,走的是分散模式。循此思路,便會覺得當前這場轟轟烈烈的示威運動,「無大台」、「無領袖」以至「去中心化」,是「分享經濟」時代的常態。
- Posted August 27, 2019
- 0
-
善用科技 重建信任 (莫乃光)
一件事物的用途是好是壞要看如何運用。一把雨傘,對市民而言是僅有的自保工具,但警方卻視之為武器;一張警員委任證,本應是保護市民的證明,但現在已成為向市民施暴的濫權象徵。
- Posted August 27, 2019
- 0
-
《美國工廠》折射中國前路 (高天佑)
由Netflix出品、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投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講述福耀玻璃(03606)4年前開始在美國設廠的經歷。結局憂喜參半,恰可解讀本港「反送中」事件。
- Posted August 27, 2019
- 0
-
社交媒體正本清源 (方保僑)
社交媒體的發展一日千里,現在大部分網民所吸收的新聞內容,大多數來自社交媒體不同網民的分享,然而網民一般不會自行查核訊息內容的真偽,所以無從得知訊息是否真實。
- Posted August 27, 2019
- 0
-
物聯網成熟度指數助評績效
香港科技園公司昨舉行「智慧城市傳感器及物聯網(SIoT)標準會議」,邀請全球逾200位行業專家,探討新技術應用及市場趨勢。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同場首度公布國際IEEE P2668標準「物聯網成熟度指數」。
- Posted August 27, 2019
- 0
-
港大創虛擬信用卡奪冠
香港青年協會獲滙豐贊助,推出「滙豐未來技能培訓計劃」。日前舉辦「財經創新專題研習」,其中香港大學商學院的隊伍Sequoia,以一張無固定卡號的虛擬信用卡Sequoia Card奪冠。
- Posted August 27, 2019
- 0
-
Bridgefy離線通訊App抗爭揚名 藍牙連接對話 毋懼網絡中斷
手機通訊軟件Bridgefy,意外因反香港修例風波揚名。該公司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Jorge Rios表示,Bridgefy利用藍牙實現離線通訊,毋須經電訊網絡,在有需要時仍可保持聯繫。
- Posted August 26, 2019
- 0
-
沈暉甘棄優薪賣樓 創威馬電能車追夢 「高齡」馳騁新跑道
全球空氣污染嚴重,汽車業邁進電能大時代,各路英雄逐鹿中原,職業經理人出身的沈暉,2015年以45歲「高齡」成立威馬汽車,做電動車生意,終圓創業夢。
- Posted August 26, 2019
- 0
最新文章
-
本地創科動態|港大AI演算法 手機監測光污染
香港大學物理學系團隊最新研究發現,本地光污染量分布嚴重不均,僅僅是維港兩岸建築裝飾照明,已佔夜空亮度一半。
- July 29, 2025
- 0
-
AI趨勢|穩定幣催生「智能合約」應用
隨着全球穩定幣立法框架愈趨完善,於美國納斯特上市、機構級加密金融服務與解決方案提供商Amber Premium,其首席執行官兼董事Wayne Huo接受《信報》訪問時稱,不少金融機構、家族辦公室入場配置數碼資產,催生「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應用。
- July 29,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阿里校際生成式AI比賽啟動
第二屆「雲遊通義–阿里雲校際生成式AI比賽–香港站」昨正式啟動,活動由阿里巴巴(09988)的數字技術與智能骨幹業務阿里雲主辦,香港教育城(EdCity)等機構協辦。所有合資格的參賽者,均可獲得由阿里雲頒發的參賽證書,勝出隊伍將有機會參觀阿里杭州總部。
- July 9,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港企推全球首個賽馬問答模型
本地初創維納智能(Wiener Intelligence)昨舉辦產品發布活動,展示多項針對本地需求研發的人工智能(AI)技術,並宣布跟多間機構成立「維納智能生態聯盟」,共同推動更多AI在地落地與跨域應用。
- July 9, 2025
- 0
-
紅帽|新系統助企業擁專屬AI
為回應市場相關需求,美國軟件供應商紅帽(Red Hat)提出一套完整的AI解決方案組合,強調以開源為基礎,協助企業可控、安全且高效地採用AI。
- June 30, 2025
- 0
-
盛博香港|拉攏歐日建產鏈 勝過自給自足
林清源承認,中國製半導體產品單件效能較低、價格較高,在國際市場上較欠缺競爭力,主要限於國內市場使用。但縱使在半導體製造相對落後,也能在其他技術追求創新,逐步縮小與海外大廠的差距,例如華為最近透過堆疊多晶片與優化架構設計,推出理論上綜合算力超出輝達(Nvidia)方案的CloudMatrix CM384超節點。
- June 30, 2025
- 0
-
國產EUV光刻將面世 封鎖倒逼自主創新
為降低對海外技術的依賴,中國須分散供應鏈風險,提升自主研發的能力,為交付國產光刻機鋪路。本報專訪盛博香港(Bernstein)董事經理、高級分析師林清源,拆解國產替代的技術路線,分析半導體產業的未來動向。
- June 30,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