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創新生態圈 News
-
金融科技師課程最快3月推
由東驥基金董事總經理龐寶林牽頭創辦的亞洲金融科技師學會,引入由英、美認可的「金融及科技證書」課程(Certificate in Finance and Technology),目標於明年3月正式推出金融科技師課程,為金融科技範疇作認證。
- Posted December 7, 2017
- 0
-
未來3年開支增18% 港企揼本研發 嘆缺乏人才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強調本港必須發展創新科技,更計劃把未來5年的本地研發總開支調高,達至本地生產總值的1.5%,即每年450億元。近日有調查顯示,八成受訪港企打算在未來數年增加研發開支;三成企業抱怨科研人才長期不足。
- Posted December 6, 2017
- 0
-
台北市政府積極採用創企產品
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局長林崇傑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新經濟興起, 人才在全球流動,城市要充滿機會和可能性,始能吸引和留住專才,因此滙聚最多台灣科技人才的台北,經濟發展重心放在經營新創氛圍上,「讓台北成為開放、自由、最適宜落腳發展的創業之都。」
- Posted November 27, 2017
- 0
-
港台中創科圈概念: 集資 研發 市場 互補不足
剛在寶島Meet Neo Star創業之星比賽奪冠的台灣新創公司TG3D Studio,共同創辦人尤紀凱(Rick)在2015年成立公司時,已決定把公司總部設在香港,台北是產品研發中心,借香港做跳板邁向國際。
- Posted November 27, 2017
- 0
-
阿里初創賽誕三強 最多獲注780萬
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香港創業者基金,今年就聯同香港科技園及數碼港舉辦「JUMPSTARTER 2017」。經8場分組賽遴選後,本周二(21日)舉辦總決賽,選出最後三強:En-trak Hong Kong、綠芝園,以及鋒沿醫療科技,他們分別最高可獲約780萬港元的資助額。
- Posted November 23, 2017
- 0
-
開放才可致勝 豈能脫離內地
好景不常,香港在長達幾十年經濟蓬勃期建立的「生產線」,面對經濟轉型,以及擺脫不了「掙快錢」營商習慣,逐漸變成雞肋。由於企業營商手法守舊,安於現狀不願意踏出安全圈,經濟發展在回歸後的幾年開始放緩。
- Posted November 16, 2017
- 0
-
培育逾500間初創 科技園成國家級孵化器
香港科技園至今,已培育500多間初創企業,合共集資逾20億元。該公司上周五獲國家科技部授牌,成為首家晉身「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香港機構。
- Posted November 8, 2017
- 0
-
藉豐富人力科技資源發圍 港初創大灣區展鴻圖
港府在今年《施政報告》,表明將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數碼港行政總裁林向陽認為,大灣區有助香港初創聚焦內地市場﹔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建議,港初創可利用大灣區資源走向世界。
- Posted November 7, 2017
- 0
-
港官僚主義礙科研產品化 公務員怕冒險 本地發明坐冷板
作為一位電力效率專家,許樹源擁有數十項專利,就連新一代的iPhone,亦加入Qi無線充電功能。他慨嘆不少技術十多年來已想研發,奈何申請不到經費,「到潮流來了,港府才發覺有價值,後知後覺,失了先機。」
- Posted November 6, 2017
- 0
-
星年創1000金融科技職位 迎戰AI 冀推動行業轉型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決定推行金融業轉型計劃,以提升新加坡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希望業界的產值每年能增長4.3%,並創造4000個職位,包括1000個金融科技空缺。
- Posted October 31, 2017
- 0
最新文章
-
本地創科動態|理大非入侵檢測「糖尿上眼」
香港理工大學致力推動「醫工結合」,以及人工智能(AI)賦能醫學科研創新和成果轉化,最近把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應用於眼科診斷上,完全避免傳統注射顯影劑的風險。
- April 29, 2025
- 0
-
LLM人格評估|理大新系統評估大模型人格
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李力恒領導的團隊,近日研發一套名為「語言模型人格評估」的AI驅動系統,能透過語言分析對LLM人格特徵進行量化評估。
- April 25, 2025
- 0
-
法律AI|商湯夥中大研法律資訊AI
本地人工智能(AI)軟件公司商湯(00020)與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基於商湯粵語大模型Sensechat共同開發法律資訊AI模型,並計劃開放予香港公眾使用。
- April 25,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日內瓦發明展 科大奪38獎
第50屆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周日(13日)閉幕,今年共吸引來自約35個國家及地區的發明家、大學、機構及公司,提交近1050項發明,當中299項來自香港。
- April 15,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科大微型手術機械人 助取樣送藥 AI感應裝置PhyTac 加快中風者復康
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副教授申亞京領導的團隊,近日結合人工智能(AI)及機械人技術,研發三款突破性的智能醫療器械,分別是全球最小多功能手術機械人、AI手部觸覺交互系統PhyTac,以及居家肺部功能檢測儀。
- April 11,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科大交流展介紹創新醫療
在人工智能(AI)浪潮下,醫療行業亦要不斷革新,以趕上急速的發展步伐。香港科技大學昨天舉辦「業界交流日」,以AI、生物科技及醫療科研為主題。
- April 3, 2025
- 0
-
理大初創積極貢獻世界 科技與創意締造智慧美好未來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秉承校訓「開物成務 勵學利民」的精神,透過其PolyVentures初創生態系統協助理大社群實現創業夢想。理大提供全面的創業支持和資源,至今培育了五百多家初創,包括四家獨角獸企業。
- March 2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