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創新生態圈 News
-
促進競爭就是政府應盡之責
今次港府在Uber一事的處理手法,似會成為將來的「案例」,相信廣大市民,包括眾多Startup,此刻都在注視著政府能否為這城的持續創新及整體利益作出正確的抉擇。
- Posted July 16, 2015
- 0
-
共享經濟是否無敵?(方保僑)
共享經濟之所以發展得這麼快,很大程度要歸功於科技發展,筆者希望大家都利用科技改善生活,促進社會繁榮,而不是用來作奸犯科,令科技界蒙上污點。
- Posted July 14, 2015
- 0
-
科技兩面刃 - 欲退無從,不進則退
喬布斯在2007年推出iPhone的時候,其實等於已經間接取替了iPod 。為什麼要自己顛覆自己?因為自己不推陳出新的話,主動權只會落於其他人身上,就如柯達菲林沒落的教訓一樣。香港,一不留神,又會否淪落為一個只是曾經風光的城市?
- Posted June 29, 2015
- 0
-
從選女朋友到尋找投資者
貌美氣質佳是幾乎所有階段創始人共同的選擇,並且優先順序不斷提高。即便是金字塔上層的成功創始人也不免俗,外貌和氣質逐漸成為前提,而性格特點因大時代背景的不同而不同。
- Posted June 23, 2015
- 0
-
港須加快發展創新科技
他說,近期值得留意的科技,包括雲端、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及物聯網等,現時有不少企業利用科技改善產品及服務,還替企業作風險管理。此外,美國、南韓及中國已研究發展5G網絡,並且有國家研發人工智能及機械人。
- Posted June 22, 2015
- 0
-
馬化騰沒說的話(鄧淑明)
騰訊(00700)主席馬化騰最近在港大的論壇上說,年輕人應該為解決他人的問題而創業,而不是為創業而創業。這我深表認同,不過,我想馬先生只是說了故事的上半部。
- Posted June 10, 2015
- 0
-
將矽谷文化帶到香港 創造本土生態圈
近年香港吹起一片Startup風,但創業圈中普遍認同,香港難以成為亞洲矽谷,原因是香港沒有矽谷的創業生態圈,加上中西文化差異,所以本地Startup注定難成大器。每次聽到這個論調,我都會想,既然沒有,為甚麼不能自己做一個出來?
- Posted June 8, 2015
- 0
最新文章
-
本地創科動態|光催化微型機械人治鼻竇炎
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張立教授,聯同深圳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王奔副教授及廣西大學張亞斌教授,成功研發創新治療平台「光催化微型機械人」(CBMR),特別適用於鼻竇炎等深層生物膜感染。
- June 27, 2025
- 0
-
科大新晶片|助數據中心慳電提效 採異質封裝技術 MicroLED作通訊光源
為滿足新數據中心和未來6G流動網絡的發展,香港科技大學科研團隊研發了一款突破性半導體晶片,結合矽基「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及氮化鎵(GaN)芯粒,適用於下一代通訊系統。
- June 27,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德勤夥港大開設AI實驗室
本港人工智能(AI)生態圈日益壯大,推動AI研究與實際商業應用接軌,有助加速企業創新與轉型。
- June 26, 2025
- 0
-
城大啟動HK Tech 300國際創新創業千萬大賽 促進創新與國際化協同發展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於上月23日宣布啟動「HK Tech 300國際創新創業千萬大賽」(HK Tech 300國際大賽),進一步將HK Tech 300計劃的影響力擴展至世界各地。今次大賽將與來自九個國家及城市的11間大學、五間當地商會和初創培育機構合作,多國大學校長及代表當日應邀來港出席典禮,並希望可通過城大的科研及初創生態圈,協助當地初創落地香港,甚至拓展至內地及整個亞洲市場。
- June 20,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中大研TenoGel加快肌腱癒合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王丹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聯同香港理工大學、廣州中山大學及澳洲蒙納士大學,研發加速肌腱癒合的仿生肌腱水凝膠TenoGel。
- June 19,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港大研象鼻無人機靈活取物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魯鵬教授及團隊,近日研發新型空中象鼻機械人(AET),並首次實現連續體機械臂,完成各種複雜空中操控任務。
- June 17,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理大AI模型仿人類解讀長片
不少人工智能(AI)大模型,在理解15分鐘以上的長影片時,由於內容包含事件的發生時序、前因後果、連貫性及場景轉換等,推理時消耗龐大算力與記憶體。
- June 11,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