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市場消息 News
-
亞馬遜無人機送貨暫難圓夢 美航空局引多項規管方案
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周日提出的守則建議,操作人員必須時刻身處無人機附近。亞馬遜直言,其積極發展的無人機送貨計劃Prime Air無從在美國實行,呼籲當局在政策上回應他們和客戶的需要,又稱已準備好在有政策支援的地方提供相關服務。
- Posted February 17, 2015
- 0
-
易到棒打鴛鴦舉報滴滴快的 指摘合併未申報 要求反壟斷調查
「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這對歡喜冤家,由否認合併發展至在情人節宣布「聯婚」,卻惹來同行「易到用車」不滿,竟然棒打鴛鴦向有關部門舉報。「易到用車」宣布已向中國商務部反壟斷局及發改委,舉報今次合併未有申報,嚴重違反壟斷法,要求立案調查及禁止合併。滴滴快的隨即反駁,合併後營業額未達到相關規定,毋須主動申報;快的高層更直斥易到「用心險惡」。
- Posted February 17, 2015
- 0
-
騰訊阿里以和為貴(高天佑)
騰訊與阿里作為幾乎壟斷內地網絡市場的兩大巨擘,與其互鬥拚生死,其實在很多領域應該互相合作及走位,反而可更舒服地賺錢,反正內地的《反壟斷法》目前只針對外國企業。
- Posted February 16, 2015
- 0
-
蘋果索尼加入汽車研發
索尼(Sony)和蘋果都加入Google的行列,進軍科技界最新熱門戰場──汽車業,顯示科技正在改變汽車業的面貌,很多科技公司都對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有興趣。
- Posted February 16, 2015
- 0
-
港IT人公開信控訴阿里抄橋(凌通)
阿里巴巴在港設立10億元創業基金,不少人躍躍欲試,但本港一位資深IT人、Innopage創辦人李勁華(Keith,圖)卻提醒大家小心,因他有慘痛經歷,懷疑曾經被阿里「抄橋」。
- Posted February 16, 2015
- 0
-
滴滴快的「聯姻」 謀半年內掛牌
兩大電召的士軟件「冤家」,騰訊(00700)旗下「滴滴打車」與阿里巴巴的「快的打車」在情人節(14日)宣布合併,將成為內地最大「打的」軟件公司,市佔率逾90%。雙方行政總裁在內部電郵中暗示,新公司或有望在未來6個月內上市。
- Posted February 16, 2015
- 0
最新文章
-
新發明|世界幣在美國加快支付應用
由美企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共同創立的科技公司Tools for Humanity,周五於美國三藩市舉行At Last發布會,首次介紹流動掃描裝置Orb Mini,其外形恍如一部智能手機,正面有兩個大型傳感器,用於讀取用戶眼球數據,旨在區分人類及人工智能(AI)代理。
- May 2, 2025
- 0
-
打牌機械人|內地機械人懂思考識打麻將
內地靈初智能科技公司(PsiBot)展示一款機械人,利用自主研發的分層端對端VLA+強化學習演算法模型Psi-R1,結合類人推理方式與強化學習框架,實現超過30分鐘的CoAT(Chain of Action Thought)思維系統,驗證三重複合交互能力,即人機交互、機機交互、機環境交互,能夠即場自主思考,出牌、碰牌及自摸食糊。
- May 2, 2025
- 0
-
朱克伯格料AGI願景 智能爆發將降臨
Meta行政總裁朱克伯格在一小時的訪問提到,所有在行業領先的人工智能(AI)實驗室,包括 Meta、Anthropic及OpenAI等,都在追求AGI或超級智能(Superintelligence),從而讓每人都能擁有超人能力的工具,帶來巨大的經濟及社會效益。
- May 2, 2025
- 0
-
語言學習平台AI化 五大方針融入流程
繼加拿大電商平台Shopify要求要盡用人工智能(AI)改善營運後,美國網上語言學習平台多鄰國(Duolingo)亦有類似安排,該企在職場社交平台領英(LinkedIn)貼出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Luis von Ahn一張員工備忘錄,介紹他所提倡的「AI優先」(AI-first)計劃。
- May 2, 2025
- 0
-
無人駕駛|Tesla擴大測試 力爭6月推Robotaxi
美國電動車生產商Tesla已將自動駕駛網約車測試擴大到位於得州奧斯汀的員工,為6月推出無人駕駛的士(Robotaxi)服務做準備。
- April 24, 2025
- 0
-
晶片大戰|輝達疑未向中方客戶披露美新禁令
中美關係陰霾重重,美國要求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對華出口H20晶片前須獲得許可證,路透引述消息人士透露,輝達在一周前已被告知新出口規定,但該公司沒有提前向一些主要客戶發出警告。
- April 16, 2025
- 0
-
PS5|消息指部份地區加價
Sony 家用遊戲主機PlayStation 5(PS5),自2020年11月上市至今4年多,由於目前市場充滿挑戰的經濟環境下,考慮到高通脹和滙率波動等因素,決定調高歐洲、中東和非洲(EMEA)特定市場,以及澳洲和紐西蘭建議零售價,並於今日(4月14日)生效。
- April 14,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