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AI重新定義學習|大學非唯一出路 DSE狀元善用ChatGPT 做筆記習新知

By on July 17, 2025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智情筆報

昨天是中學文憑考試(DSE)放榜日,數以萬計的應屆考生手握成績單,站上人生分岔口。輿論依舊關注狀元與升學率,社會焦點始終落在能否升讀大學這條老問題上。然而,在人工智能(AI)急速發展下,學習工具唾手可得,知識門檻急劇下降,本地大學生人數有增無減,學位是否唯一可行選擇,實在值得重新審視。

數以萬計的文憑試應屆考生,在放榜日手握成績單,站上人生分岔口。(中通社資料圖片)

曾幾何時,大學學位象徵着高等知識與穩定收入,又是促進階級流動的敲門磚。無奈過去數十年來,持有學位人數持續上升,中層職位數量、待遇卻未同步增長,導致社會出現學歷通脹。不少大學生畢業後,最終從事低薪或重複性工作,使得學位淪為裝飾而非保障。另一方面,隨着各類網課平台與AI工具的興起,知識壟斷已逐漸被打破,不一定要進入專上學府才能學習新知識。

香港青年協會早前公布的《DSE升學規劃調查》顯示,逾九成受訪考生留意AI相關課程,並認同AI對未來學習和就職的重要性。今年新出爐的幾位狀元,亦已開始借助AI工具。皇仁書院「超級狀元」濮愷俊利用ChatGPT、DeepSeek等製作筆記,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終極狀元」王海博也表示曾用AI工具整理學習資料,正好說明最頂尖的學生,都會依靠AI提升讀書效率。

人工智能急速發展,就算取得學位,也難逃未來職場的結構轉變。(信報資料圖片)

初級職位被人工智能取代

由此可見,AI教育需求上升是不爭的事實,而最好的答案可能正是AI本身。因為我們只要上網開設一個AI工具賬號,便可免費問答、學習各種相關知識,如AI基礎概念、編程語言、數據分析等。只要有自學和求證的意欲,即使沒有入讀大學,單靠運用AI工具,依然能夠掌握AI知識和建立競爭力。這種知識獲取方式所需的成本與門檻,遠低於傳統的學位。

換一角度,就算取得學位,也難逃未來職場的結構轉變。目前各行各業初級崗位,正迅速被AI系統取代。僱主與市場愈來愈看重實作經驗、技能,而非文憑上的英文字母,尤其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都傾向招聘具實務能力與項目經驗的人才,而不是僅持學歷的新人。入門就職機會減少,直接動搖了學位作為安全起點的前提。

相反,近年愈來愈多年輕人選擇創業,AI也是他們的最佳拍檔。一兩個人毋須龐大團隊支援,便可用AI協助開發網頁平台、建立電商網店或經營網紅頻道。其角色宛如一位全天候合夥人,隨時幫你撰寫行銷文案、分析市場、設計產品方案,而且願意無怨無悔共同進退,價值比起任何學位來得具體實在。

科技好拍檔 創業門檻降

當然,傳統學位並未完全失去意義。像名門大學提供的人脈資源,或者醫療、法律、工程等行業門檻暫時都不是AI能取代的,可是它們往往不是來自課堂知識,而是來自外延的社交網絡與專業認證。況且獲得學位要投入大量時間、心力與金錢,但實際回報與投入比例顯然下降。隨着AI時代重新定義知識、技術與價值,學位恐怕已非必經之路,充其量是選項之一而已。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