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 香港輸蝕大陸!
以傳統金融體系來比較,香港比內地有更完善的制度和更開放的市場,然而正由於金融監管制度的嚴格,加之市場規模的限制,近兩年在互聯網金融發展速度和廣度上,香港反而遠遠不及內地。2014年內地運用互聯網思維、依托互聯網開展的金融服務勢不可擋:第三方支付、P2P網貸、眾籌、互聯網理財平台等眾多互聯網金融新生業態不斷湧現、日益活躍,並逐步形成規模。
作者羅仲偉、林屏
節錄一月號《信報財經月刊》
iPad,iPhone版:http://bit.ly/hkejmonthlyapp
E-mail:[email protected]
內地的金融市場還沒有完全開放,但監管卻相對寬鬆,新生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反而可先行開拓傳統金融照顧不到的潛在市場,進而打破金融資源壟斷、衝擊傳統金融市場、助推改革不合理的金融制度。
由於內地智能手機迅速普及,有超過8.5億用戶通過手機上網1,大部分民眾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智能手機創造、獲取和傳播信息,有利於減少以往由於信息不對稱而多支付的金融服務成本。
民眾通過互聯網金融信息多維採集與深度應用,一來可客觀地決定投融資策略,二來可速成配對貸款融資需求,三來可利用互聯網第三方支付,省掉傳統銀行與客戶間的中介關係。互聯網金融平台使金融交易和服務更市場化、更民主化。
中國的金融體系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雖然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改革與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深層次問題,如需求與供給的不匹配等。根據Boston Consulting Group(BCG)全球財富管理數據庫的統計,中國財富水平較低(金融資產少於10萬美元)的家庭佔中國家庭總數的94%。這一比例美國僅為49%,香港僅為42%,日本甚至不到15%。這說明中國市場的主體仍是財富水平較低的普通家庭客戶,大部分金融需求應當來自於他們,但他們往往最缺乏傳統銀行願意提供的低額投資和借貸金融服務。
中國客戶的龐大需求沒能在傳統金融行業中得到充分滿足,從而形成金融壓抑,這種需求和供給間的不平衡也就成為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原動力。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騙徒手法層出不窮(方保僑)
近年警方屢揭以人工智能深偽(Deepfake)換臉及聲音合成行騙的案件,利用高科技假冒上司指示滙款、網戀詐騙及冒充官員開視像會議。騙徒已非單純冒充個人,而是利用AI在系統上奪取「合法身份」。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未來數據中心|外太空建數據中心省成本
太空毋須擔心土地使用問題,可容納大型太陽能板陣列,更可利用真空加快散熱,相比地球上的數據中心,其能源成本將低九成。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微軟Edge|進化人工智能瀏覽器
微軟(Microsoft)早於今年7月已為旗下網頁瀏覽器Edge新增Copilot模式,惟當時只提供一些基本功能,例如自然語音導覽等。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Gemini易出錯?|澳媒ACM 揭用Gemini寫稿易出錯
澳洲社區媒體(ACM)旗下多個地區編輯部員工,對公司推行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以協助新聞製作的做法感到擔心。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紅帽|AI增強生產力絕非泡沫
開源軟件供應商紅帽(Red Hat)早前舉辦Summit Connect本地峰會,香港、台灣及澳門區總經理文志鋒接受本報專訪,討論開源技術如何助力香港企業應用人工智能(AI)。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科律律師樓|企業宜勤演練 提升網攻存活率 各國AI法規差異大 擴版圖前要認清
本報早前跟科律(Cooley)律師樓3位網絡安全、數據、私隱業務專家深度對談,探討當下企業在這種複雜環境下,如何應對相關法律風險。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當語音通話變防騙戰場(林國誠)
語音電話本應是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如今卻淪為考驗人性的信任陷阱。現今騙徒已非昔日單靠陌生號碼與生硬話術的「吳下阿蒙」,他們懂得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偽冒號碼及模擬語音,精準地在不同時段鎖定特定人群發動攻擊。
- Posted October 24,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