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策略大戰 CTR vs RTR(嚴啟明)

geralt圖片
在內容爆炸的年代,受眾每分每秒都接觸着海量資訊。長久以來,不少撰稿員和編輯花盡心思,務求寫出最引人入勝的標題,期望能增加內容項目受關注的機率。
就這個議題,互聯網上最近引起熱論:繼續堅持以醒目標題爭奪眼球;還是集中精力以優質內容,吸引受眾停留在同一頁面,讓他們完整消化全篇文章。到底這兩項策略孰劣孰優?
標題語不驚人誓不休
寫句吸睛的標題,可說是最傳統的營銷策略之一。隨着近年Facebook和微信等社交媒體平台逾趨成熟和內容市場規模擴大,業界對標題策略重視日益增加。衡量標題策略的有效程度,以「點進率」(click-through rate,CTR)為最常見的關鍵表現指標。這個指標包含了2個主要元素,包括:顯示頻率(impression)及點擊次數(click)。顯示頻率的意思為內容項目出現在觀者面前的次數,而點擊次數指讀者在閱讀時有沒有進一步點擊某部分內容或一些連結。點進率則指點擊次數與內容項目顯示次數的比例,若到訪含有內容項目A的頁面有3人,而其中一人不但閱讀,還點擊A連結,其點進率就是33%(3次訪問,有一次點擊)。
在互聯網技術不斷改進下,如今市務人員可以追蹤、分析受眾對標題的反應,致力提高內容項目的點進率。可是,部分內容業者為了達到目的,不惜成為誇張失實、嘩眾取寵的「標題黨」,可說是語不驚人誓不休(有點像香港的娛樂雜誌),不論業界或互聯網受眾都對這種過分浮誇的風氣感到厭倦。
美國內容營銷公司Pixable首席執行長Andy Volanakis於科技網TechCrunch指出,雖然標題對點進率有很大影響,但點進率只是內容與受眾接觸的起點。若標題誇張吸引,內容卻枯燥乏味,再高的點進率也是徒勞。Volanakis認為標題與內容需要不同指標,才能得出整體成效相對客觀的描述。有見及此,他提出了另一關鍵表現指標「通讀率」(read-through rate,RTR)。通讀率是一個針對內容吸引力的指標,指讀者閱讀點擊頁面後,完整閱讀所有內容的比率。
根據網站流量分析公司Chartbeat統計,平均內容的通讀率為22%;換句話說,78%的內容根本無人去讀!對於Pixable的內容通讀率高達60至70%,Volanakis指出要提高內容通讀率,離不開以下3大基本原則:1.暸解受眾口味;2.精湛的說故事技巧(storytelling);3.通過技術和資料將故事與受眾匹配起來。
Facebook改變內容生態
今年6月,Facebook公布了一項研究結果,他們發現按讚或分享次數,與讀者對內容的喜好程度未必成正比,但用戶在瀏覽喜愛的內容時,儘管他們沒有按讚或作分享,其瀏覽的時間卻比一般長得多。建基於此,Facebook決定量度用戶瀏覽時間作為內容喜愛程度的指標,並以此決定該條目的排列次序。
透過停留內容時間推算內容對受眾的價值,正正就是運用通讀率的概念。相信Facebook的改變,將會大大改變內容營銷界的生態,不再為了增加點擊率,而作出誇張失實的標題。
內容價值才是王道
假若市務人員只是盲目追求點擊次數,就會走進捨本逐末的死胡同。回歸內容營銷的基本點,其所講求的並不是硬銷,而是基於內容本身的價值──由選材、審題、撰寫以至編輯,每個工序的細節均與內容質素及價值掛鈎。從點進率到通讀率,關鍵也是內容的核心價值,才是互聯網內容營銷的王道!
內容營銷系列23
參考資料:
.http://techcrunch.com/2015/07/28/the-only-metric-that-matters-for-content-marketing/
.http://newsroom.fb.com/news/2015/06/news-feed-fyi-taking-into-account-time-spent-on-stories/
更多嚴啟明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掌握下指令 釋放AI真潛力(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工具如Deepseek、ChatGPT和Perplexity等迅速普及,愈來愈多人開始嘗試利用AI寫作、整理會議紀錄、翻譯,甚至進行商業分析。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YouTube新政策|生成影片泛濫 YouTube出招嚴打
影片分享平台YouTube最近公布兩項政策變動,將從下周二(15日)起開始生效。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Grok 4|號稱學術能力達博士級
美國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旗下人工智能(AI)初創xAI,昨天發布最新版聊天機械人Grok 4。馬斯克稱,Grok 4是「全球最強AI模型」,處理學術問題的表現達到博士級。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三星新摺機|Z Fold 7僅厚4.2毫米
南韓三星電子周三(9日)發表3款全新智能摺機,分別是像書本折疊的Galaxy Z Fold 7,儲存空間為256GB至1TB,售價15198港元起。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Comet|力撼Chrome霸主地位
據網絡分析公司StatCounter今年6月數據,Google Chrome擁有超過30億用戶,穩佔全球瀏覽器63.35%市場,大幅拋離排名第二、市佔率僅16.25%的蘋果公司Safari。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Comet|Perplexity推AI瀏覽器 當上網秘書 聲控自動執行任務 如「第二大腦」
不少科企自研網絡瀏覽器,透過代理式人工智能(Agentic AI),替用戶自主執行及決策一系列操作,這不但深度整合各項技術,亦有助企業收集用戶行為數據。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AI驅動地質工程轉型(湛家揚博士)
在全球邁向智慧城市與可持續發展的浪潮中,地質工程正悄悄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智慧革命。
- Posted July 10,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