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空間助初創攻台 (ZEROZONE羅國明 / 域思集團朱偉標)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本港初創ZEROZONE在台灣新北市設立共享辦公室,讓兩岸人才互相交流。(ZEROZONE圖片)
本港不少初創都想衝出外地,拓大業務版圖,台灣是熱門地點。《信報》StartupBeat請來共享辦公室ZEROZONE創辦人兼CEO羅國明,以及域思集團執行董事及聯合創辦人朱偉標,分享當地經營心得,還有如何發掘人才,發揮協同效應。
主持:(朱)朱美俞《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羅)羅國明 ZEROZONE創辦人兼CEO
(標)朱偉標 域思集團執行董事及聯合創辦人
朱:ZEROZONE最近在台灣建據點,為何有此舉措?港台初創生態圈,兩者有什麼差異?
羅:大約在去年10月,我代表香港無線科技商會(WTIA),透過台灣經濟部,參觀當地企業孵化器(Incubator)、創業加速器(Accelerator),以至共享空間。有感台灣政府在創科投放不少資源,致力支援當地初創生態系統,我們亦因此有進軍台灣市場的構想。
作為初創「過來人」,理解與其花大量時間於行政工作,倒不如讓我充當初創「盲公竹」,讓客戶聚焦產品研發,更具商業效益。後來,我們選址台灣的新北市,作為ZEROZONE首個海外據點,旗下客戶以資訊科技(IT)相關行業為主。現時台灣分部的角色,為引領港企在當地「落地」,例如請人、開公司、申請政府資助等,另為台企進軍中港市場出謀獻策。
比較港台兩地的生態圈,台灣硬件技術成熟,最廣為人知有台積電、富士康等企業。軟件方面,台灣亦急起直追,講求「軟件與硬件結合」,以配合物聯網(IoT)技術發展,此為龐大商機。本港於軟件方面佔優,例如端到端解決方案、應用程式(App)開發等。若把兩地強項完美配合,提供完備的解決方案,就能發揮更大協同效應。

羅國明指出,台灣人才足夠,硬件亦非常成熟,值得香港借鏡。(黃勁璋攝)
域思加盟 研發移師寶島
朱:想問一問域思集團的朱偉標,你們作為數碼營銷初創,在加盟ZEROZONE後,獲得什麼支援及服務?
標:公司專注為不同企業,藉數碼科技、社交平台、搜索引擎等媒介,以數碼營銷策略,協助推廣其業務。例如有傳統客戶經營線下業務,惟缺乏線上營銷經驗,團隊就協助將其產品及服務推廣至線上,甚至吸納新客戶、開拓新市場。域思集團旗下子公司廣域度(Madcradle)創辦至今有10年;台灣分公司成立3年,亦有不少合作夥伴,惟海外志同道合之士不多。ZEROZONE提供很好合作機會,公司亦認同其Co-Sharing Space概念,有助吸引數碼營銷專才,亦能夥拍企業合辦活動,產生更大火花。
若比較兩地文化,港人處事較有效率,「目標為本」(Result Oriented);台灣人對工作充滿熱忱,有同事即使夜深,仍願意在家工作,而且離職率(Turn Over)較低,可重點培養技術,作長線投資。
資源方面,以土地供應為例,台灣較本港輕鬆,企業選址有較多選擇。市場營銷方面,我們亦汲取業內人士經驗,以本港作為品牌據點;研發基地則移師台灣,透過兩地優勢互補,業務發展就事半功倍。

朱偉標(左一)欣賞台灣人,對工作富有熱誠,離職率比較低,適合企業長遠發展;旁為朱美俞。(影片擷圖)
朱:透過台灣的新據點,初創得以聚首一堂,甚至分享手上資源,他們主要有何考慮?
標:通過ZEROZONE,初創可以交流資訊,互通市場消息。團隊發現,不少初創業務的痛點在於缺乏市場推廣。即使產品不俗,因欠缺曝光率而錯失良機。我們期望ZEROZONE為他們提供營銷策略,例如媒體訪問等機會。
羅:個人認為,第一,台灣初創最關注落地,以及如何尋找合作夥伴,其後才到尋求融資,我們亦提供相應服務。以融資為例,團隊會先約見初創,探討有否合適投資配對,或協助他們到港參與初創活動。事實上,台灣初創很留意本港初創動態,例如知道在港成立公司,就能獲港府、科技園、數碼港等創科支援。
據我所知,不少台灣初創有意進軍內地,以至亞洲市場。事實上,當內需市場擴大,亦為台灣帶來更大商機。國際局勢變動,例如中美貿易戰等,往往有危亦有機,最重要的是找到機遇何在。

ZEROZONE選址台灣新北市為首個海外據點。(ZEROZONE圖片)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 English Version ]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ing HK startups in Taiwan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施政報告2025懶人包|有關創科重點內容總覽
香港2025年施政報告經已公布!如果你不想錯過創科重點,EJ Tech為你整理了一份懶人包,讓你迅速掌握施政報告關於創科發展的主要內容,能幫助你輕鬆了解最新的政策動向。
- Posted September 17, 2025
- 0
-
慎用AI 免墮「偽學習」陷阱(車品覺)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還在上中學時,每個暑假最頭疼的就是要寫讀後感,總是拖到開學前才拚命趕工,過程雖然痛苦,卻實實在在地鍛煉腦子。
- Posted September 17, 2025
- 0
-
iOS 26|設來電篩選 AI支援粵語
蘋果公司(Apple)昨天推出新一代作業系統iOS 26,除了換上Liquid Glass(液態玻璃)介面設計,多項智能功能新增廣東話支援,包括「篩選未知的來電者」功能。
- Posted September 17, 2025
- 0
-
Anthropic使用報告|Claude用家最常執行編程功能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Anthropic,日前發表最新一份經濟指數系列研究報告,主要探討該企旗下Claude模型在不同國家與美國各州的使用情況。
- Posted September 17, 2025
- 0
-
互聯網檔案館侵權案|唱片商與互聯網檔案館和解
互聯網檔案館(Internet Archive, IA)日前與環球音樂(UMG)、索尼(Sony)等唱片公司巨頭,就一宗擾攘兩年多的版權訴訟達成和解協議。
- Posted September 17, 2025
- 0
-
ChatGPT使用報告|7億人用ChatGPT多不涉公事
ChatGPT開發商OpenAI,早前跟美國哈佛大學及杜克大學發表一份研究報告,探討ChatGPT用戶的行為與影響。
- Posted September 17, 2025
- 0
-
新時代商業模式|AI時代催生「一人公司」
香港無線科技商會(WTIA)主席李勁華在發布會上指出,「人工智能(AI)時代會衍生較多細型公司,未必是一班固定員工或班底,彼此之間會互相合作。」
- Posted September 1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