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自殺風險高常人兩倍 過分投入易感挫敗 壓力爆煲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創辦人及早疏導減壓,對改善公司營運有正面作用。(Freepik網上圖片)
創業者為確保公司營運順利,承受不為人知的壓力,抑鬱、焦慮及情緒障礙等心理病都會影響日常表現。科技媒體TechCrunch引述一項研究指出,初創高層患上躁鬱症的機會比正常人起碼高10倍;過度活躍症(ADHD)的發病率亦比一般情況高約6倍,須及早接受精神治療。
初創高層易患躁鬱症
部分創業者除了濫用藥物,更會浮現自殺念頭,機會比正常人高兩倍。較近期的例子是超短片平台Vine及手機遊戲HQ創業者克羅爾(Colin Kroll),他於上月16日被發現倒斃於美國紐約住所,終年34歲,死因疑跟濫藥有關。
創業難守業更難,有時初創能否存活,管治團隊的心理質素往往是成敗關鍵。美國哈佛商學院教授Noam Wasserman指出,約65%初創的失敗原因主要跟人事有關,例如創業者之間不和,這些問題其實都可以避免。

有時初創能否存活,管治團隊的心理質素往往是成敗關鍵。( Freepik網上圖片)
TechCrunch報道分析創業者易患心理病的原因,公司成立時尚未有完整團隊,凡事只好「一腳踢」,被迫做不擅長的事。他們大多聰明能幹,不難找到高薪厚職,卻選擇走上創業路,既要面對集資壓力,又因工作繁忙而「斷六親」,欠缺傾訴對象,難找人分擔苦楚。
創業者通常認為,公司的失敗等於自己的失敗,萬一失去客戶合同或遭投資者拒絕,他們便無比沮喪。每次的小勝利接着都會迎來更大挑戰。即使生意漸上軌道,他們都仍有強烈的不安感,認為成功只是運氣好,結果心理上承受巨大壓力,亦易有挫敗感。
多與同路人交流紓壓
投資者重視回報屬理所當然,同時亦應該多關心創業者,時刻警惕其負面情緒,讓對方坦白心理狀況。投資者或可善用人脈網絡,為創業者介紹認識更多同道中人,透過社交活動分享營商壓力。
同時,公司可投放部分資源在團隊身心健康上,例如改善作息及飲食,多做瑜伽、冥想等活動,以提升情緒及注意力。此舉長遠對生意有利,加強市場的競爭力。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掌握下指令 釋放AI真潛力(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工具如Deepseek、ChatGPT和Perplexity等迅速普及,愈來愈多人開始嘗試利用AI寫作、整理會議紀錄、翻譯,甚至進行商業分析。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YouTube新政策|生成影片泛濫 YouTube出招嚴打
影片分享平台YouTube最近公布兩項政策變動,將從下周二(15日)起開始生效。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Grok 4|號稱學術能力達博士級
美國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旗下人工智能(AI)初創xAI,昨天發布最新版聊天機械人Grok 4。馬斯克稱,Grok 4是「全球最強AI模型」,處理學術問題的表現達到博士級。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三星新摺機|Z Fold 7僅厚4.2毫米
南韓三星電子周三(9日)發表3款全新智能摺機,分別是像書本折疊的Galaxy Z Fold 7,儲存空間為256GB至1TB,售價15198港元起。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Comet|力撼Chrome霸主地位
據網絡分析公司StatCounter今年6月數據,Google Chrome擁有超過30億用戶,穩佔全球瀏覽器63.35%市場,大幅拋離排名第二、市佔率僅16.25%的蘋果公司Safari。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Comet|Perplexity推AI瀏覽器 當上網秘書 聲控自動執行任務 如「第二大腦」
不少科企自研網絡瀏覽器,透過代理式人工智能(Agentic AI),替用戶自主執行及決策一系列操作,這不但深度整合各項技術,亦有助企業收集用戶行為數據。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AI驅動地質工程轉型(湛家揚博士)
在全球邁向智慧城市與可持續發展的浪潮中,地質工程正悄悄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智慧革命。
- Posted July 10,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