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自殺風險高常人兩倍 過分投入易感挫敗 壓力爆煲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創辦人及早疏導減壓,對改善公司營運有正面作用。(Freepik網上圖片)
創業者為確保公司營運順利,承受不為人知的壓力,抑鬱、焦慮及情緒障礙等心理病都會影響日常表現。科技媒體TechCrunch引述一項研究指出,初創高層患上躁鬱症的機會比正常人起碼高10倍;過度活躍症(ADHD)的發病率亦比一般情況高約6倍,須及早接受精神治療。
初創高層易患躁鬱症
部分創業者除了濫用藥物,更會浮現自殺念頭,機會比正常人高兩倍。較近期的例子是超短片平台Vine及手機遊戲HQ創業者克羅爾(Colin Kroll),他於上月16日被發現倒斃於美國紐約住所,終年34歲,死因疑跟濫藥有關。
創業難守業更難,有時初創能否存活,管治團隊的心理質素往往是成敗關鍵。美國哈佛商學院教授Noam Wasserman指出,約65%初創的失敗原因主要跟人事有關,例如創業者之間不和,這些問題其實都可以避免。

有時初創能否存活,管治團隊的心理質素往往是成敗關鍵。( Freepik網上圖片)
TechCrunch報道分析創業者易患心理病的原因,公司成立時尚未有完整團隊,凡事只好「一腳踢」,被迫做不擅長的事。他們大多聰明能幹,不難找到高薪厚職,卻選擇走上創業路,既要面對集資壓力,又因工作繁忙而「斷六親」,欠缺傾訴對象,難找人分擔苦楚。
創業者通常認為,公司的失敗等於自己的失敗,萬一失去客戶合同或遭投資者拒絕,他們便無比沮喪。每次的小勝利接着都會迎來更大挑戰。即使生意漸上軌道,他們都仍有強烈的不安感,認為成功只是運氣好,結果心理上承受巨大壓力,亦易有挫敗感。
多與同路人交流紓壓
投資者重視回報屬理所當然,同時亦應該多關心創業者,時刻警惕其負面情緒,讓對方坦白心理狀況。投資者或可善用人脈網絡,為創業者介紹認識更多同道中人,透過社交活動分享營商壓力。
同時,公司可投放部分資源在團隊身心健康上,例如改善作息及飲食,多做瑜伽、冥想等活動,以提升情緒及注意力。此舉長遠對生意有利,加強市場的競爭力。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輸入好數據 為AI把關(湛家揚博士)
最近我遇見了一位來自美國矽谷的數據管理專家,了解他們的高級數據管理技術,讓我想起自己第一堂關於計算機科學的課。
- Posted July 3, 2025
- 0
-
AI外賣車|武漢試運AI外賣車 送餐更快
中國首批配備「人工智能(AI)大腦」的外賣配送車「智音車」,周一(6月30日)在武漢市漢陽區試運。
- Posted July 3, 2025
- 0
-
電擊提升數學能力|微電刺激大腦 或增數學能力
對不少學生來說,學習數學是一大挑戰。來自英國、美國與加拿大5間大學的聯合團隊進行研究,發現對大腦神經作適當電流刺激,或有助表現較差的學生在數學科成績上取得進步。
- Posted July 3, 2025
- 0
-
AI釣魚網站|黑客半分鐘生成釣魚網站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開發工具,建立模仿登入頁面的網絡釣魚網站,到底需要多少時間完成?答案是最快30秒就搞定。
- Posted July 3, 2025
- 0
-
Meta挖角事件|阿爾特曼斥Meta挖角可惡
美國科技巨擘Meta為成立超級智能實驗室(Meta MSL),不惜以「銀彈攻勢」搶奪人工智能(AI)人才,近日至少從OpenAI挖走7位研究人員。
- Posted July 3, 2025
- 0
-
防AI盜內容|Cloudflare防AI爬蟲盜內容 助網站落閘報價 付款始可抓取資訊
美國網絡安全公司Cloudflare宣布把7月1日定為「內容獨立日」,並提出一系列措施協助網站阻止AI公司任意抓取資訊,讓網絡出版商或創作人能為自家內容爭取合理報酬。
- Posted July 3, 2025
- 0
-
科技重塑急診的未來(鄧淑明博士)
有研究指出,2024年全球急診科數據市場規模約為10.3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增至20.1億美元(約156.78億港元),反映急症服務的需求有明顯上升。為緩解急症室的負荷,科技成為關鍵突破口。
- Posted July 2,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