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搞風投 終歸靠實力(松仁)
過去一周,一則關於藝人Angelababy(楊穎)成立創投基金的新聞,佔據了媒體不少版面。明星搖身成為投資者,利用自身名氣進軍風險投資行業的例子近年屢見不鮮,於此不贅。無論是作為LP(Limited Partner)給基金投錢,或是自組GP(General Partner)團隊,在管理基金上有更高的參與程度;明星的投資行為,已然從以往開餐廳開髮廊一嘗當老闆滋味,和買樓買舖使財富增值,進化至股權投資的層面,專業性更強。
這股「明星創投潮」對初創企業所帶來的實際意義及效益,也愈發惹人深思,筆者希望在今期「私募廣角鏡」,從專業投資者的角度,分享對於行業迎來明星生力軍的一些看法。
宣傳佔優 項目找上門
提到明星投資者,外界很自然地會馬上聯想到明星光環所產生的強大宣傳作用和品牌效應,這一點筆者絕對認同。品牌效應除了體現在被投項目的知名度及品牌魅力會迅速提升外,更重要在於明星選擇投資項目上的優勢,這是大部分專業投資者都無可比擬。
內地風險投資及私募基金行業於過去數年並不乏資金,欠缺的是優質投資項目。基金經理為物色項目可謂費煞思量,不但積極透過中間人搭橋鋪路,還要四出奔走出席各項路演,參加各種行業會議認識不同的項目方,又或打銀彈攻勢給很高(超過3%)的介紹費。
明星投資者卻不一樣,他們長期處於媒體及大眾的關注焦點中,也因而較易吸引到投資項目找上門來。由內地著名影星黃曉明、李冰冰和任泉3人共同成立的風投基金Star VC,據報自去年7月成立的短短數月內,已收到來自各行各業共約3000份商業計劃書,有時候一個數億美元的基金一年可能只能看到幾百份計劃書,當然項目的質量則很難說。
人脈關係 成堅強後盾
再者,明星本身擁有豐富人脈資源的先天優勢,不少與商界或互聯網巨頭都建立了「朋友圈」,明星加專業人士的「強強聯手」,對於共同投資項目的發展形成堅強後盾。以Angelababy新成立的AB Capital為例,其首批投資合作項目之一的健康飲品公司HeyJuice,投資者陣容強勁——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分眾傳媒創始人江南春、聯創策源及紅杉資本等均是股東。
有朋友問筆者,作為專業投資者,面對已有或將會引入明星VC的投資項目,衡量價值時所持態度如何?
筆者認為,明星帶來的品牌和人脈資源固然為所投資的項目生色不少,然而,這並非風投資本決心「扑槌」的必然依據。雖然明星作風險投資追求回報無可厚非,不過,VC/PE多多少少也會衡量一下明星投資的動機是否純粹為將名氣變現,務求令財務回報最大化;還是因為認同投資項目的經營理念而投放資金,擔當dream enabler成人之美,後者對初創企業的發展,以至環境、社會、企業管治(ESG)的commitment會產生更大效益。
Alba創業 外界曾質疑
筆者上周於本欄中曾提過,目前不少LP比較傾向於將資金投放到一些注重ESG的GP,基金經理在審視明星風投項目時自然也會以此作為其中重要指標。
荷里活女星Jessica Alba與朋友於2011年創辦的天然嬰兒用品公司The Honest Company,成立初衷源於已為兩女之母的Alba自身經驗,本身患有嚴重過敏症的她,數年前發覺市面上的日常家用產品中,滲雜了各式各樣的化學成分,但許多在標示上卻以巧立名目的芳香劑掩蓋,她遂決心研製天然無化學品的嬰兒用品。
不過,Alba曾透露,創業之初並非順風順水,明星光環令她的創業決心備受外界質疑。其後隨着品牌一路發展,產品種類逐步多元化,該公司的品牌意念也漸漸受到消費者及投資者認同。截至去年,該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至1.5億美元,目前估值已達10億美元(折合78億港元)的天價水平。Alba的身份雖是創業者,而非LP或GP,但她的創業故事,正正反映明星效應須與企業品牌DNA,以及產品創意和技術含量相配合,才能相得益彰。
在美國,其他巨星在創投業長袖擅舞的例子不少,但失敗的案例也時有所聞,像是Lady Gaga和Kanye West於2011年共同投資的音樂社交網站Turntable.fm,火紅了一段時間後,最終因為版權問題無奈於2013年關閉。
國家政策鼓勵下,內地近年掀起「全民創業潮」,明星涉足創投業,所投資的項目先聲奪人是做到了,惟對公司長遠價值創造方面,成效仍待驗證。套用內地網絡潮語,明星「高顏值」,但要使投資企業的估值也同樣超班,實力始終是致勝關鍵。
更多松仁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騙徒手法層出不窮(方保僑)
近年警方屢揭以人工智能深偽(Deepfake)換臉及聲音合成行騙的案件,利用高科技假冒上司指示滙款、網戀詐騙及冒充官員開視像會議。騙徒已非單純冒充個人,而是利用AI在系統上奪取「合法身份」。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未來數據中心|外太空建數據中心省成本
太空毋須擔心土地使用問題,可容納大型太陽能板陣列,更可利用真空加快散熱,相比地球上的數據中心,其能源成本將低九成。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微軟Edge|進化人工智能瀏覽器
微軟(Microsoft)早於今年7月已為旗下網頁瀏覽器Edge新增Copilot模式,惟當時只提供一些基本功能,例如自然語音導覽等。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Gemini易出錯?|澳媒ACM 揭用Gemini寫稿易出錯
澳洲社區媒體(ACM)旗下多個地區編輯部員工,對公司推行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以協助新聞製作的做法感到擔心。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紅帽|AI增強生產力絕非泡沫
開源軟件供應商紅帽(Red Hat)早前舉辦Summit Connect本地峰會,香港、台灣及澳門區總經理文志鋒接受本報專訪,討論開源技術如何助力香港企業應用人工智能(AI)。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科律律師樓|企業宜勤演練 提升網攻存活率 各國AI法規差異大 擴版圖前要認清
本報早前跟科律(Cooley)律師樓3位網絡安全、數據、私隱業務專家深度對談,探討當下企業在這種複雜環境下,如何應對相關法律風險。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當語音通話變防騙戰場(林國誠)
語音電話本應是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如今卻淪為考驗人性的信任陷阱。現今騙徒已非昔日單靠陌生號碼與生硬話術的「吳下阿蒙」,他們懂得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偽冒號碼及模擬語音,精準地在不同時段鎖定特定人群發動攻擊。
- Posted October 24,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