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石墨烯口罩殺菌可重用 冠狀病毒10分鐘失活性 售價平過N95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疫情下口罩不可或缺,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化學系助理教授葉汝全博士及其團隊,最近研發出新技術,生產具備抗菌性質的石墨烯(Graphene)原料,以製作可重用口罩,口罩生產成本及速度亦能夠大大降低。
激光照射 製作簡易快捷
目前常用的外科口罩並不抗菌,依附在外層的病毒或細菌能存活多個小時甚至數天,恐成「播毒」媒介。
葉汝全稱,團隊以具抗菌性質的石墨烯製造口罩,方法是以二氧化碳紅外線激光系統,直接照射市面有售的聚酰亞胺薄膜(一種聚合物塑膠材料)或其他生物材料,從而產生立體的多孔石墨烯,足以快速且簡易地製造石墨烯口罩。
相關研究由去年9月開始,涉及的研發資金大約10萬元。團隊早前已初步針對兩種冠狀病毒進行測試,發現其生產的激光感生石墨烯原材料,可於5分鐘內令超過90%的病毒失去活性,10分鐘後全部病毒失去活性。
為節省生產時間及成本,葉汝全團隊不採用化學氣相沉積或水熱法等傳統物料合成技術,而是把生產石墨烯及設定形狀的工序合一,新技術可以把大部分含碳的材料如纖維、紙張及生物材料,轉化為石墨烯。
「製作工序很簡單,製成品的價錢大約介乎外科口罩與N95口罩之間。」葉汝全表示,團隊未有跟政府免費派發的可重用銅芯抗疫口罩比較生產成本和功能,直言製成品的生產成本,須視乎採用的含碳材料而定,目前難以提供具體數據。
偵測濕氣 辨識使用狀況
團隊下一步計劃是研究激光感生石墨烯材料的抗病毒能力,最快今年10月針對新型冠狀病毒展開測試,之後研製可重用口罩。
葉汝全透露,團隊已製作口罩原型,但尚未與生產廠商聯絡;又指本港、內地或其他地區的廠商均是合作對象。待可重用口罩研發成功並且通過認證測試,產品就可推出市場。他另外提到,激光感生石墨烯材料尚有其他多種用途,例如製作抗菌醫學儀器等。
目前已有一些研究運用石墨烯材料發電,讓LED裝置發光。葉汝全表示,團隊亦已研製出一款以人的呼吸驅動、用作檢測口罩狀況的濕氣發電裝置。他解釋,當口罩佩戴久了,細菌或空氣中的顆粒積聚在石墨烯上,會改變其表面性質,影響水份誘導能力,相關裝置則可依據口罩的濕氣,辨識口罩的使用狀況,「這(功能)對前線人員特別重要」。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熊貓TV頻道AR免費睇(林國誠)
海洋公園目前擁有6隻大熊貓,包括「樂樂」、「盈盈」及牠們的龍鳳胎寶寶,以及中央政府送贈的「安安」和「可可」。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利用AI打破遺忘曲線(黃岳永)
雖然我們已經踏入人工智能(AI)時代,但筆者在大學上課時仍發現許多學生熱愛手抄筆記。有些同學甚至要求索取老師的PowerPoint教材。然而,這種多年來一直「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否能跟上當今世界的變化?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真菌電池|3D打印無毒兼生物降解
瑞士聯邦材料科學與技術實驗室(Empa)透過3D列印,首次將兩種真菌結合起來,製造出功能齊全的燃料電池,讓微生物透過新陳代謝,將水份及營養物質(例如單醣)轉化為能量。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Canon新產品|新全片幅CMOS 逾4億像素破紀錄
Canon 發表全新35毫米全片幅CMOS感光元件,擁有業界最高的4.1億像素,其解像度高達24K(24592乘16704像素),相當於高清HD的198倍,或者超高清8K的12倍,預計將用於監控、醫學及工業層面。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AI洩密?|戶外照洩定位 憂成起底工具
美國波士頓初創Graylark Technologies開發一款人工智能(AI)平台GeoSpy,即使移除照片的EXIF中繼資料(例如GPS定位座標),亦能立刻分析上傳照片的地理標記,例如建築風格、土壤特徵及空間關係。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AI趨勢|生成廣告片 99%內容虛構
最近越南一位創作者László Gaál,就利用影像生成模型Veo 2,結合Google Deepmind人工智能技術,生成一條保時捷跑車廣告片。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智能手機大戰|加強人工智能 一鍵呼叫Gemini
三星(Samsung)全新Galaxy S25系列旗艦手機,搭載以Android 15為基礎的OneUI 7.0作業系統,提供長達7年安全性更新。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