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配對尋真命天子
下周三是普通話諧音「我愛你」的520網絡情人節,很多人信緣份天注定,而每人與生俱來的基因(DNA)排列,正是天生的最佳例子;近年日本及歐美流行透過分析基因,計算單身男女匹配程度,因此吸引我莊小慧(Sherry)近月引入這技術,成立可能是本港首間基因情侶配對公司;世上並無絕對幸福公式,但以這種科學化計算作參考指標,也許有助更準確及有效地「脫獨」,找到彼此的真命天子。
我曾於銀行工作,私下是朋友圈的「愛情顧問」,因自己早出嫁,且婚姻生活尚算美滿,友人遇感情煩惱都愛問我意見,我也希望身邊的人幸福,尋獲理想對象。有次跟客戶閒談,對方提到日本流行的「基因相睇法」,建議我引入,了解後覺得幾有意思,適逢自己當時快踏入「29+1」年紀,是時候創一番事業,加上丈夫支持,遂於去年底與心理學家的拍檔Yoyo攜手創業。
基因配對這詞聽來很技術性,其實過程簡單,只要為客戶抽取口腔組織樣本,送到指定註冊化驗所,找出「人類白血球抗原」(HLA)編碼,再與資料庫中的異性比對,就能得出雙方「愛情基因指數」。

莊小慧開辦基因情侶配對公司,為單身男女以科學方法尋覓愛侶。(黃俊耀攝)
開業半年 匹配度平均31%
根據外國經驗,指數達70%以上男女,在溝通及行為等方面,均意想不到的合拍,包括很易打開話匣子,彼此更有親切感,亦有較高傾向發展成情侶,甚至談婚論嫁;有專家指DNA契合度高的男女所生的孩子,身體免疫力會更強,聽起來是否很理想呢?
實情是開業近半年,最匹配一對是69%,平均得31%,然而我沒有灰心,且貪玩跟結婚多年的丈夫測試,發現僅得25%,證明即使指數不高,只要肯花耐性和堅持,一樣可開花結果。
大家或許會質疑,指數也有其參考價值。我的看法是,如果平均值僅10%至15%,甚或個位數,可能連普通朋友都做不成,至於達到31%的,雖未致屬一見鍾情,已足以建立朋友基礎,往後發展視乎雙方造化;惟無論指數多高,亦不代表「非卿不娶、非君不嫁」,畢竟數字是死,除「先天」基因,「後天」文化、家庭背景、成長過程、戀愛經歷,對性格也有很大影響。

(右一)莊小慧曾於銀行工作,私下是朋友圈的「愛情顧問」;旁為心理學家吳加垚(Yoko)。(黃俊耀攝)
愛的真諦在於相處
配對只是一段戀情的開始,因此我們很着重愛的真諦:相處。過程初段隱藏雙方外表、收入等外在條件,讓客戶先集中感受彼此間相處互動,並提供心理輔導、性格分析、人際關係、形象管理等服務,期望讓他們「升呢」。不少單身男女常嘆良緣難尋,多因放不下過去感情包袱,或要求太高,往往忽略關鍵詞:找「對的人」而非「最好的人」,故最重要控制他們的合理期望。
很多女生要求對象月入達某個水平,大部分男生則渴望是年輕異性;世事豈能盡如人意,正如已故歌手陳百強名曲《等》有云:「莫道你在選擇人,人亦能選擇你,公平原沒半點偏心」。港人生活繁忙,基因配對這「科學月老」,像漏斗先「叮走」完全不合心水的人,省卻「在世間尋覓愛侶」走的冤枉路。
採訪、撰文:許鎮邦
攝影:黃俊耀
更多人言人語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城大啟動HK Tech 300國際創新創業千萬大賽 促進創新與國際化協同發展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於上月23日宣布啟動「HK Tech 300國際創新創業千萬大賽」(HK Tech 300國際大賽),進一步將HK Tech 300計劃的影響力擴展至世界各地。今次大賽將與來自九個國家及城市的11間大學、五間當地商會和初創培育機構合作,多國大學校長及代表當日應邀來港出席典禮,並希望可通過城大的科研及初創生態圈,協助當地初創落地香港,甚至拓展至內地及整個亞洲市場。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港全速邁向AI大時代(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已不再只是科技界的熱門話題,而是真正走進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巫筆|港AI批閱10萬篇作文
本地人工智能(AI)教育初創「巫筆」,日前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善假於物」教學研討會,探討生成式AI在中學中文寫作教育的應用。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噴射機械人|全球首款噴射機械人試飛
意大利技術研究院(IIT)經過兩年時間測試,周三(18日)試飛全球首款噴氣動力人形機械人iRonCub3,能夠在離地大約50厘米的高度起飛,並在飛行中保持平衡。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人類資訊保育|新網站收藏「前AI時代」資料
自從人工智能(AI)模型流行,由機器生成的內容在網上泛濫,包括文字、圖像及影片,甚至波及人類的原創作品。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Midjourney|推影片生成模型V1
迪士尼、環球影業等多間影視娛樂企業,上周聯手控告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Midjourney,指其以AI生成多個版權角色的圖像屬侵權行為。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AI漂洗|人扮智能猖獗 訴訟不絕 誇大技術欺瞞 礙行業發展須規管
現今業務若不加上AI元素,好像便趕不上潮流,不過須留意「假AI」帶來「真」風險。
- Posted June 20,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