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程式數據助小店 (Deliveroo羅家聰)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每逢天氣欠佳,外賣服務便會應接不暇,不同平台藉夥拍各式食肆,直送自取任君選擇,令市場百花齊放。《信報》StartupBeat請來外賣服務公司Deliveroo香港總經理羅家聰(Brian), 分享如何以用戶數據,助地區小店殺出重圍。另外,羅家聰亦會披露近期攻台大計,以當地團隊的智慧,快速捕捉餐飲商機。
主持:尹思哲 《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羅家聰 Deliveroo香港總經理
尹:近年有不少外賣平台湧現,可否講解一下市場近況?
羅:我們香港區公司於2015年成立,當時坊間較少有科技平台與餐廳結成合作夥伴,為商戶與客人構建橋樑,並提供食物運送服務。由於只有寥寥數家公司在網上推出外賣服務,餐廳難以預測成效,未必願意合作。
然而,短短3年間,外賣平台持續增加,開始形成競爭,餐廳策略隨之改變,逐漸接受網上外賣服務。對消費者而言,外賣選擇更豐富,文化因此培養出來。隨着業界共同推廣,網上外賣服務逐漸普及,認受性大增。
Deliveroo的調查發現,本港外賣市場過去3年平均每年錄得一至兩倍增長,成績算是相當理想。過去外賣食客只有10萬至20萬人,如今已有超過100萬人曾使用各大外賣App(手機應用程式)。
自取平台質素欠保證
尹:坊間最近湧現新式外賣自取平台,Deliveroo的服務跟對方有何不同?
羅:我們公司於本港發展之初,用戶以傳統外賣客居多,他們轉用Deliveroo外賣平台,除了想獲得較佳服務,亦重視多元化的選擇。得知坊間有些外賣服務,要求食客於特定時間及地點排隊自取,食物運送及存儲較難有保證。我們不希望為食客帶來風險,因此專注點對點外賣服務,並額外投放資源於食品安全及質素上,務求用戶在平台下單後,只須等待10至15分鐘就可收到食物,致力維持賣相及溫度。
尹:外賣與堂食之間,兩者價位有何差別?消費者有什麼反應?
羅:根據我們的調查數據,約有90%至95%的餐廳會把外賣與堂食的定價設為同一水平。港人普遍對餐廳收費敏感,若發現外賣平台的售價高於市價,他們寧願節省運費,轉向堂食。外賣平台的好處是,讓人隨時隨地,即使足不出戶,亦能享用心儀餐廳的食物。此舉填補堂食的不足,協助餐廳接觸更多潛在客戶。
夥伴餐廳銷售增長勁
尹:營運至今,旗下餐廳合作夥伴生意增長如何?
羅:以我所知,現時本港持牌食肆約有2.4萬間,Deliveroo的合作夥伴約有3000間。回想最初,曾有餐廳擔心我們的外賣服務或會影響其堂食生意。惟對方加盟後,其銷售額錄得額外增長,部分更多達一至兩成。
對連鎖餐飲集團而言,特別是鄰近商業區的分店,其生意額集中於午飯時段,惟晚市銷情較為遜色。我們作為外賣公司,協助他們把食物送往1至2公里外的住宅區,以提高其總銷售額。一些規模較小甚至一人經營的本土小店,我們會向他們分享平台的數據。舉例說,根據全港不同區域、時段,客人用膳有何偏好,再從定價、菜單安排、食品拍攝、包裝等給予相應建議。此外,我們會定期在平台推廣新店,讓旗下的餐廳合作夥伴享受更大利潤。
尹:得知Deliveroo將進駐台灣,可否透露計劃?
羅:有些規模較大的初創會一次過投放大量資源,拓展多個海外市場。我們反而先專注同一市場,並承諾投資至成功為止。這是重要的公司理念,給予當地員工及合作夥伴信心,確保不會只顧發展而分散資源。
發展新市場團隊方面,我們主力聘請當地員工,而非派港人管理當地運作。以台灣為例,台灣人對本土文化最了解不過,若賦予相應的管理權力,讓團隊作即時決策,執行速度亦更有效率。談到進軍台灣的挑戰,我們較遲進入市場,對用戶未有充分了解,必須在當地浸淫一段時間,並通過市場調查、合作夥伴的聯繫,才能為營運作最佳抉擇。
跨國網絡效應靠執行
尹:飲食業在不同市場發展是否都由零開始,有沒有「跨國網絡效應」(Global Network Effect)?
羅:雖說部分共享經濟初創不時強調「跨國網絡效應」,認為產品在某地區取得成功,可以帶旺鄰近地區的經營。可是我認為,即使Deliveroo本地成績不錯,擁有相當的支持者,亦不可鬆懈。假設我們的長期客戶,在港習慣只等25分鐘內;置身台灣卻要苦等40分鐘,如斯體驗將無法受惠「跨國網絡效應」。用戶深入認識品牌實屬好事,惟我們必須有足夠執行力,才會得到客戶支持。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編者按:尹思哲最新著作《初創起義》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華為ICT大賽|大賽香港站落幕 吸引近千學子參賽
華為ICT大賽2024-2025香港站頒獎典禮日前在數碼港舉行,吸引近千名來自13所本地大專院校的學生參賽,同時有包括政府官員、業界專家及學界代表在內的逾200位嘉賓到場。除頒發比賽獎項外,活動亦以論壇形式,探討香港在創科生態及ICT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
- Posted December 9, 2024
- 0
-
Temu|調查:半數德國人對Temu負評
據德國之音報道,2023年剛進入歐洲市場的中國電商平台Temu,在不少歐美國家頗受歡迎,月均活躍用戶達9200萬。然而,調查發現,有50%的德國受訪者表示,他們對Temu的看法「非常負面」、「負面」或「比較負面」,而有16%的法國消費者,同樣對Temu持「非常負面」的觀感。
- Posted December 9, 2024
- 0
-
美中博弈重繪全球科技版圖(方保僑)
特朗普2017年登上第45任美國總統寶座時,就不斷向中國施壓,尤其在高科技的戰線上,現任美國總統拜登亦延續這些政策,而預計特朗普明年回歸,壓力只會有增無減。這場美中之間的科技角力,猶如一場精密的國際象棋對弈,每一步棋都牽動全球科技產業的神經。
- Posted December 9, 2024
- 0
-
Oculis|港大中大設試驗中心謀攻內地
主力研發眼部藥物的瑞士製藥公司Oculis,目前在美國和冰島雙重上市,同時在本港有註冊公司。該企行政總裁Riad Sherif透露,團隊正針對糖尿病黃斑水腫(DME),於本港推行的第三階段臨床試驗,試驗中心設於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
- Posted December 9, 2024
- 0
-
Oculis|新眼藥水治糖尿黃斑水腫 首個免打針療法 成本料顯著減
瑞士製藥公司Oculis透過專利技術OPTIREACH,開發一款創新眼藥水OCS-01,標榜高效遞送DME治療藥物,目標明年底前招募700名志願者,並於2026年公布主要療效數據,有望成為首個針對DME的非侵入性療法。
- Posted December 9, 2024
- 0
-
電訊商活用AI打擊詐騙通話(林國誠)
隨着科技進步,人工智能(AI)的應用為打擊詐騙電話提供了嶄新紓解方案,香港的電訊商亦推出多項防護措施,努力保障顧客的安全。
- Posted December 6, 2024
- 0
-
人工智能產品聖誕禮物清單(黃岳永)
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歌聲響起,又到了選購禮物給親朋好友的日子。不得不說,過去兩年人工智能(AI)快速發展,讓許多產品出現脫胎換骨的變化,成為大小朋友的心水之選。
- Posted December 6, 2024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