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科院繪5G藍圖 車聯網勢響頭炮 速度快4G百倍 低延遲催生新技術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香港今年正式邁進5G網絡時代,普羅大眾目前較關心的是觀看串流影片或玩手遊時,網速到底比4G加快多少。然而,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行政總裁周憲本接受本報專訪表示,5G的最大意義在於其極低延遲性(Ultra-low Latency),可把過去一些因網絡延遲問題而難以落地應用的新科技,由不可能變成可能。
「由3G變成4G,市民除了覺得上網速度加快,生活上未必感受到太大變化,但5G的傳輸速度比4G最高快100倍,4G的網絡延遲大概為十分之一秒,但5G卻是千分之一秒。僅僅一毫秒(ms)的延遲,令傳送得以近乎無障礙,將來可以有更多應用方案。」周憲本形容,香港的5G發展「相較其他地方大概慢了一年才起步」,但本港向來對新科技應用較為謹慎;他又認為,本地車聯網技術處於領先地位,「將來可能是第一個有車聯網的城市」。
科學園試行自駕車
所謂車聯網(Internet of Vehicles, IoV),簡言之是通過電子標籤、無線射頻(RFID)等技術,把道路上的車輛和人,以至是道路本身、基站等串聯起來。例如在前方有車輛故障,又或路口有車正「小路出大路」,司機會即時收到提示,從而提高警覺,免生意外。
目前車聯網有DSRC及C-V2X兩大技術標準,兩者分別建基於WiFi與4G/5G網絡,當中又以C-V2X較為可靠。周憲本提到,應科院早於2017年便在大埔香港科學園演示其C-V2X技術,翌年在無錫世界物聯網大會上,更進一步作出C-V2X系統應用示範,在6公里開放道路完成17個車與車(V2V),還有車與路邊設備(V2I)之間的通訊用例;又夥拍中移動(00941)研發自動駕駛汽車,並在香港科學園試行。
應科院亦跟運輸署合作,在沙田區約14公里的道路範圍內,試行車聯網計劃,當中覆蓋了區內多個交通黑點,希望減少意外發生。計劃正進行地區諮詢,原則上,車主只要在座駕安裝相關車載元件(On Board Unit, OBU)便可試用。
拓遙距診症施手術
另一方面,5G也讓醫護人員能透過視訊連線診症,甚至進行遙距手術(Remote Surgery),期間藉由醫療器材或穿戴裝置收集病人生理數據,必要時向醫護人員發出警示。「現在以4G下載一套影片,可能要幾分鐘,有了5G後,幾秒就搞掂。但對一般用戶而言,幾分鐘跟幾秒有否很大分別?相反,前方有車輛死火,你延遲幾秒才通知後方的司機,又或者做遙距手術,要遲幾秒才知有否割錯地方,這些都關乎人命。」
5G另一特點是訊號傳輸距離較短,故需要更密集地架設基站,商場、機場、倉庫等均可自建專用網絡,促進無人工廠發展,還有助加強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等應用,例如協助電訊商工程人員遙距檢查發射站等,「當中的數據傳輸和實時影像,都需要5G配合。」
協助消除衞星禁區
周憲本補充:「其實全世界的5G發展都是在起步階段,到底如何好好應用5G,社會才剛開始思考;現時5G技術有了,下一步就是制定有盈利模式的應用方案,以及加建基站提升訊號滲透率,估計大概多兩至三年,5G方會發展成熟。」
港樓宇密集,本來有利鋪設5G基站,但同時存在技術限制,例如大埔及赤柱設有衞星站,卻跟5G網絡的頻段重疊,為免互相干擾無線訊號,大埔、馬鞍山和赤柱等地現在只能淪為「5G禁區」,須待衞星站搬遷,問題才有望解決。
應科院早年曾協助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進行顧問技術研究,就衞星干擾問題尋求解決方案,並設計出對抗干擾的衞星電視接收器,「有了方案,餘下的商業及政策討論,就不是應科院管轄範圍了。」
採訪、撰文:陳子健
延伸閱讀:
建智慧城市先釋私隱疑慮
針對官商痛點研發解決方案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美中博弈重繪全球科技版圖(方保僑)
特朗普2017年登上第45任美國總統寶座時,就不斷向中國施壓,尤其在高科技的戰線上,現任美國總統拜登亦延續這些政策,而預計特朗普明年回歸,壓力只會有增無減。這場美中之間的科技角力,猶如一場精密的國際象棋對弈,每一步棋都牽動全球科技產業的神經。
- Posted December 9, 2024
- 0
-
Oculis|港大中大設試驗中心謀攻內地
主力研發眼部藥物的瑞士製藥公司Oculis,目前在美國和冰島雙重上市,同時在本港有註冊公司。該企行政總裁Riad Sherif透露,團隊正針對糖尿病黃斑水腫(DME),於本港推行的第三階段臨床試驗,試驗中心設於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
- Posted December 9, 2024
- 0
-
Oculis|新眼藥水治糖尿黃斑水腫 首個免打針療法 成本料顯著減
瑞士製藥公司Oculis透過專利技術OPTIREACH,開發一款創新眼藥水OCS-01,標榜高效遞送DME治療藥物,目標明年底前招募700名志願者,並於2026年公布主要療效數據,有望成為首個針對DME的非侵入性療法。
- Posted December 9, 2024
- 0
-
電訊商活用AI打擊詐騙通話(林國誠)
隨着科技進步,人工智能(AI)的應用為打擊詐騙電話提供了嶄新紓解方案,香港的電訊商亦推出多項防護措施,努力保障顧客的安全。
- Posted December 6, 2024
- 0
-
人工智能產品聖誕禮物清單(黃岳永)
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歌聲響起,又到了選購禮物給親朋好友的日子。不得不說,過去兩年人工智能(AI)快速發展,讓許多產品出現脫胎換骨的變化,成為大小朋友的心水之選。
- Posted December 6, 2024
- 0
-
新技術|澳研天文星座算法無人機免GPS導航
在人造衞星尚未發明的年代,船隻在大海以羅盤定位,配合觀測天文星座導航。南澳大學發明一種天體導航系統,並非依賴全球定位系統(GPS),而是利用夜間繁星的視覺數據。
- Posted December 6, 2024
- 0
-
AI趨勢|Google新模型測天氣 較歐氣象中心更準
Google人工智能(AI)研究組織DeepMind周三推出擴散模型GenCast,運算8分鐘即可準確預測15日的天氣,在97.2%時間比歐洲中期氣象預測中心的ENS系統更準確。
- Posted December 6, 2024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