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平台小額投資藝術品 購入部分擁有權 售出再分成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Khaled指出,平台容許用戶以小額方式,投資洋酒、名畫等高端拍賣品,再按投資比例分成利。(黃潤根攝)
藝術投資向來是富豪玩意,成交價格動輒千萬元,並非一般人可以負擔。然而,去年在港推出的網上拍賣應用程式愛森龍藝享會(Epsilon ArtShare),結合了傳統拍賣行及藝術品投資基金的商業模式,容許用戶因應財政能力,小額投資高端的藝術品;一旦拍賣品成功售出,更可按比例分成利潤,降低藝術投資的入場門檻。
愛森龍藝享會創辦人及行政總裁Khaled Feki解釋,平台是一個網上藝術投資工具,容許用戶小額投資高端拍賣品,承受風險較低,亦比傳統投資有彈性,「藝術品部分擁有權(Fractional Art Ownership)不是新概念,但告知用戶拍賣品成本價,並允許他們以此投資的拍賣平台,據我所知只有愛森龍藝享會。」
不設最低起投金額
用戶認證身份後,可立即在平台投資或購買藝術品。為保持投資平台的透明度,每件拍賣品的頁面上都會顯示成本價、最低售價,以及剩餘可購買的份額數量。所有拍賣品份額單價均為1美元,不設最低起投金額,用戶可投資任何金額。

每件拍賣品都顯示成本價、最低售價,以及剩餘可購買的份額數量,令人一目了然。(Epsilon ArtShare圖片)
藝術品未拍賣售出之前,暫由愛森龍藝享會持有。用戶可在不同拍賣品之間隨時重新分配份額;另亦可向其他用戶出售個人持有額。當投資的拍賣品出售後,用戶按照持有份額攤分收益。盈利取決於成本與最終售價的差額,以及平台基於總利潤的佣金。
每件拍賣品收取佣金不一,一般介乎40%至50%。若拍賣品由上架至出售所花的時間愈漫長,平台的佣金通常愈低。
舉例,拍賣品成本價是1680美元,並以2020美元售出,總利潤即是340美元,相當於成本價的20.24%。而平台收取的佣金為總利潤的45%,即相當於153美元,投資者合共可淨袋187美元,除以成本價計算,投資回報率為11.13%。換言之,如用戶在該拍賣品投資了1000美元,最終將可收回1111.3美元。
平台上列出的物品,包括藝術品、名酒等,以一般拍賣流程出售,最高出價者可在24小時後成功獲得拍賣品。
Khaled建議,用戶決定出價購買拍賣品後,應盡可能購買更多該物品的份額,這樣最終的實際支出將可降低。
了解到投資者關注藝術品真偽問題,Khaled指出,平台通常會直接向收藏家取貨,有時會從拍賣行或藝術品經紀入手。

目前平台的藏品以稀有威士忌為主;圖為日本威士忌Karuizawa Cocktail series。(Epsilon ArtShare fb圖片)
獨立專家鑑證真偽
在決定購買前,平台會根據藝術品的類別,尋找行內相關專家或學者做鑑證及估值,這些專家都來自第三方團隊,與平台沒有利益關係。而且,大部分專家曾與大型拍賣行合作,包括佳士得、蘇富比等,具權威性及認受性。
目前平台的藏品以稀有威士忌為主,包括蘇格蘭威士忌The Glenlivet 50、The Royal Brackla等。另外,亦有小量世界知名藝術家的作品、館藏級古董,以及當代藝術家的作品。Khaled解釋,平台現時處於起步階段,選擇以威士忌、葡萄酒等稀有洋酒作主打,一來稀有洋酒屬於不錯投資,二來較其他藝術品便宜,容易負擔。他透露,平台現正進行天使融資,至今共籌得650萬元,目標是完成1000萬元融資。
投入市場至今約半年,愛森龍藝享會現約有300名用戶,其投資總份額接近5萬美元。Khaled指出,平台正陸續推出新功能,如邀請藝術家及學者為平台撰寫有關古董鑑賞的文章、整理各地大型藝術活動資料等,冀將平台打造為藝術愛好者的交流空間。

藝術品未拍賣售出之前,暫由愛森龍藝享會持有,用戶可預約參觀。(黃潤根攝)
採訪、撰文:陳施敏
延伸閱讀: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實體SIM卡地位難取代(林國誠)
近年來,智能手機市場逐步推動eSIM普及,甚至推出僅支援eSIM的機型。這表面上象徵數位化進程邁入新階段,用戶毋須插拔實體SIM卡,即可透過線上操作迅速啟用或轉移號碼。
- Posted September 19, 2025
- 0
-
AI末日論|Anthropic舵手:AI釀末日機率25%
人工智能(AI)安全領域存在一個術語,稱之為末日值「P(doom)」,即AI帶領人類走向滅亡的機率。
- Posted September 19, 2025
- 0
-
媒體允許AI寫稿?|美媒允AI輔助寫初稿 毋須標明
美國商業媒體Business Insider(BI)據報已容許旗下記者,使用人工智能(AI)撰寫新聞初稿,而且不打算告知讀者有關AI使用情況。
- Posted September 19, 2025
- 0
-
DeepSeek論文|DeepSeek-R1研究論文登《自然》封面
由內地人工智能(AI)初創DeepSeek團隊共同完成、DeepSeek創辦人梁文鋒擔任通訊作者的DeepSeek-R1推理模型研究論文,近日登上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封面。
- Posted September 19, 2025
- 0
-
ICPC總決賽|破編程賽未解難題 GPT-5奪滿分
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比賽(ICPC)總決賽早前落幕,雲集全球103個國家、139支頂尖團隊參與,最終由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團隊摘冠。
- Posted September 19, 2025
- 0
-
Meta開發者大會|新眼鏡配手環 凌空劃指操控 鏡片首設顯示屏 可視訊導航即時翻譯
Meta昨日舉行年度開發者大會Meta Connect 2025,其行政總裁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介紹多款智能眼鏡,包括首款內置顯示屏、搭配肌電圖(EMG)手環的Ray-Ban Display,可透過滑動拇指等細微手勢,點擊、操控方向及輸入文字。
- Posted September 19, 2025
- 0
-
ESG創造價值 不只是合規(湛家揚博士)
香港ESG生態系統正逐步發展,惟中小企仍面對資源有限、技術門檻高等挑戰。對中小企而言,ESG往往被視為額外負擔,因在現實經濟壓力下,企業首要目標是生存。
- Posted September 18,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