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燈柱憂侵犯私隱 楊偉雄:無人臉識別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政府曾就智慧燈柱的私隱問題作多番解釋,但未能釋除公眾疑慮。(何澤攝)
網民發起周六在觀塘遊行,訴求包括關注智慧燈柱的私隱問題。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周五強調,智慧燈柱與內地實施的「社會信用體系」沒有任何關係,當中亦不涉及人臉識別和讀取身份證資料等侵犯個人私隱的功能。
雖然智慧燈柱不設人臉識別系統,但仍具有錄影功能。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指出,智慧燈柱的相機屬低清拍攝,無法拍攝清楚外貌或車牌等資料。他解釋,智慧燈柱所收集的數據基本上不會傳至其他政府部門,只會發放成公開資料供市民查閱。
資料加密 不會送內地
政府曾就智慧燈柱的私隱問題作多番解釋,但未能釋除公眾疑慮。問到會否考慮拆除鏡頭令市民更感安心,楊偉雄相信,政府會非常小心處理私隱問題,認為本港若要發展智慧城市,便須接受科技應用。至於新一代政府雲的中標公司為中資企業中國電信國際,有市民擔心政府資料會被送至內地。楊偉雄重申,承辦商只會提供硬件、軟件及服務,不會接觸到政府的資料。他表示,政府的資料以加密方式存於政府數據中心,而非承辦商的數據中心。

智慧燈柱不設人臉識別系統,但仍具有錄影功能。(何澤攝)

楊偉雄認為,本港若要發展智慧城市,便須接受科技應用。(何澤攝)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Grok 4戰略部署藏倫理隱憂(車品覺)
作為一名科技觀察者,對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旗下xAI上周發布的Grok 4,表現確實令人眼前一亮。
- Posted July 16, 2025
- 0
-
智慧工地|地盤設機械人巡邏更添安全
本港建築界面臨人手短缺問題,引入自主巡邏機械人、智能影像分析、邊緣計算等創新科技,可藉人工智能(AI)提升安全及效率。
- Posted July 16,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科大研新QRLED 更耀眼節能
發光二極體(LED)過去數十年,早已廣泛應用於電子產品,而量子點發光二極體(QLED),以至量子棒發光二極體(QRLED),近年亦急速發展。
- Posted July 16, 2025
- 0
-
Grok新功能|新推動漫風虛擬伴侶
馬斯克(Elon Musk)旗下人工智能(AI)初創xAI,日前突然在旗下Grok應用程式加入伴侶(Companion)功能,容許玩家跟動漫風格的AI角色對談,觸發網絡社群討論熱潮。
- Posted July 16, 2025
- 0
-
Prometheus|Meta超級數據中心 明年啟用
Meta行政總裁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周一(14日)預告,在運算領域投放「數千億美元」,興建多個吉瓦(GW)級叢集(cluster),首座超級數據中心打算明年啟用。
- Posted July 16, 2025
- 0
-
常用AI令人變蠢?|MIT研究受質疑 用者思考量減少 不等於削弱思考力
早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一項研究引來廣泛關注,當中聲稱學生在使用ChatGPT寫作過程中,大腦活動明顯下降且記憶力變差。
- Posted July 16, 2025
- 0
-
善用CODA 打造可信賴AI助手(黃岳永)
對於人工智能(AI)產生 「幻覺」(hallucination),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這種現象是指AI生成看似合理,實際卻為錯誤的資訊。
- Posted July 1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