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沉浸式VR助企業培訓 學界技術商業化 國泰港鐵採用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創科世界每隔一段時間便會產生一個熱門話題,近年就有區塊鏈、人工智能(AI)、大數據等,但早年流行的虛擬實境(VR),如今不但未被業界遺忘,發展更愈趨成熟。本地VR科企Hactis創辦人及董事陳建業稱,由於VR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Hactis客戶群已擴展至大型企業及醫院,它們主要以VR技術培訓員工,或將之應用在復康服務。
投影式技術 可操控虛擬物件
Hactis於2015年成立,主攻沉浸式虛擬實境(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技術,其主要產品vCAVE及imseCAVE均是投影式系統,佔用空間相當於一個房間。用戶只要配備VR眼鏡、追蹤定位器、用以發射指令訊號的遙控器等,便可在該空間操控虛擬物件。
「諸如開門之類動作,一般要用遙控器完成,觸感始終是VR的弱點,它難以令你有觸碰到門的感覺。」陳建業提到,vCAVE及imseCAVE的分別,在於後者一般佔地較大,而且具備較多客製化功能(例如震動效果)。
單車裝置評估病人復康進度
該公司研發的VR應用,不時用作企業培訓及復康服務用途。陳建業憶述,公司曾為國泰航空服務有限公司(CPSL)製作一套VR系統,以訓練員工學習停機坪操作,例如開啟貨機登機門等步驟。至於跟基督教靈實協會的合作,涉及一組讓老人家、心臟病及中風病人等進行復康治療的VR踩單車裝置。公司先利用360度相機拍攝將軍澳一段長數公里的路段,放到VR系統當中,用以模擬踩單車前行的畫面,並投影在房間牆上,參與計劃的長者或病人則在房間內踩健身單車「完成同一路段」,由治療師依照騎車速度及所需時間,評估病人身體狀況及康復進度。
陳建業研究VR多年,早於1998年,他便在港大工業及製造系統工程系(IMSE)從事IT工作,當時他研究數據圖像化,利用電腦虛擬技術模擬廠房生產線、物流系統等運作情況。「雖然VR近幾年才多人提起,但其實早於九十年代,隨着《侏羅紀公園》和《反斗奇兵》大賣,人們已意識到電腦圖學(CG)技術可以製作極其像真的畫面。」後來,開發商漸漸發展出按人面移動軌跡同步的CG繪圖,原理跟時下的VR大致相同。奈何,當時的電腦運算能力以至VR頭盔的屏幕解像度欠佳,令VR一直無法普及。
陳建業研發的虛擬技術,一開始主要為IMSE內部自用,以4部普通投影機呈現影像,營造沉浸式空間,後來才逐漸加入互動元素。直至2003年左右,他接到一些政府部門及工程、物流業界的查詢,開始為對方研發VR系統,用作員工內部培訓(例如操作吊機)或模擬物流中心運作情況,亦負責系統維護及更新內容。
到了2014年,政府創新科技署轄下的創新及科技基金,推出「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TSSSU),鼓勵大學師生將科研成果商品化,陳建業遂夥拍另一位IMSE副教授劉應機成立科技公司Hactis。他們一方面申請TSSSU,另方面向港大申請技術轉移,讓Hactis採用其研究多年的虛擬技術。
團隊不乏博士級成員
「在大學可專心做研究,出來創業後,才體會到『燈油火蠟』通通是錢。」對科技公司而言,最大的營運開支來自團隊薪金。陳建業指出,由於每個VR項目工程浩大【見另稿】,需要一定人手方能完成,加上Hactis團隊內不乏博士級人馬,「若公司沒足夠生意,要養起整個團隊實在不容易。」幸好他在創立Hactis前曾為政府及跨國物流公司開發VR系統,有一定成功案例作招徠。至今公司的客戶包括國泰航空服務、機管局、建造業議會、港鐵(00066)、港燈(02638)等。
不過,負責公司業務發展的鄭豪傑直言,公司主打的沉浸式虛擬實境系統由於需佔用一定空間,本港企業未必有足夠空間容納;加上有些人使用VR時會暈眩,或影響外間對VR的觀感,以及企業應用VR的意欲。
採訪、撰文:陳子健
延伸閱讀:
模擬房間練習處理危險工序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熊貓TV頻道AR免費睇(林國誠)
海洋公園目前擁有6隻大熊貓,包括「樂樂」、「盈盈」及牠們的龍鳳胎寶寶,以及中央政府送贈的「安安」和「可可」。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利用AI打破遺忘曲線(黃岳永)
雖然我們已經踏入人工智能(AI)時代,但筆者在大學上課時仍發現許多學生熱愛手抄筆記。有些同學甚至要求索取老師的PowerPoint教材。然而,這種多年來一直「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否能跟上當今世界的變化?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真菌電池|3D打印無毒兼生物降解
瑞士聯邦材料科學與技術實驗室(Empa)透過3D列印,首次將兩種真菌結合起來,製造出功能齊全的燃料電池,讓微生物透過新陳代謝,將水份及營養物質(例如單醣)轉化為能量。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Canon新產品|新全片幅CMOS 逾4億像素破紀錄
Canon 發表全新35毫米全片幅CMOS感光元件,擁有業界最高的4.1億像素,其解像度高達24K(24592乘16704像素),相當於高清HD的198倍,或者超高清8K的12倍,預計將用於監控、醫學及工業層面。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AI洩密?|戶外照洩定位 憂成起底工具
美國波士頓初創Graylark Technologies開發一款人工智能(AI)平台GeoSpy,即使移除照片的EXIF中繼資料(例如GPS定位座標),亦能立刻分析上傳照片的地理標記,例如建築風格、土壤特徵及空間關係。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AI趨勢|生成廣告片 99%內容虛構
最近越南一位創作者László Gaál,就利用影像生成模型Veo 2,結合Google Deepmind人工智能技術,生成一條保時捷跑車廣告片。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智能手機大戰|加強人工智能 一鍵呼叫Gemini
三星(Samsung)全新Galaxy S25系列旗艦手機,搭載以Android 15為基礎的OneUI 7.0作業系統,提供長達7年安全性更新。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