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炒樓蠱惑多 P2P平台借錢易
「一放就亂,一亂就收」,內地政府被迫出重拳打壓炒樓及高風險借貸行為。以樓價升幅最大的深圳為例,3月底先後推出「325新政」及「深九條」,把非深圳戶籍居民社保年期由一年改為三年,並將深圳戶籍居民買第二套房的首付比率由樓價的三成提高至四成。不過,最大風險可能在於監管寬鬆的互聯網金融,例如現時雖然規定第一套房首付比率最低三成,但若利用互聯網平台,往往能降至一成;如果夠膽充分利用非傳統的金融「槓桿」來買樓,入市所需彈藥便更低。
深圳從3月開始對銀行機構、P2P、小額貸款公司等機構進行摸底排查,發現以眾籌模式炒樓愈演愈烈,隨即全面叫停首付貸、眾籌炒樓等金融業務。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即使明文禁止首付貸,借款人仍可輕易在網上以類似首付貸的無抵押信用形式借錢;現時已出現「消費貸」、「精英貸」、「業主貸」、「裝修貸」等不同名目,最高借款額可達50萬元(人民幣.下同)。
在內地借錢究竟有多容易?《信報財經月刊》記者早前就以借款人身份,嘗試在不同互聯網金融平台申請「消費貸」及「業主貸」等貸款。記者只在網頁上輸入簡單的個人資料、工作及薪金紀錄,就已獲初步審批數萬元的貸款額度,最多更獲批逾20萬元。記者隨後向其中一個網站的客服人員查詢,對方表示只需要上載身份證副本、流水賬(銀行賬戶收入)證明及住址證明便可以處理貸款申請,可於1至3天內放款,過程中對方完全沒有過問貸款用途。記者其後再以購樓者的身份,向一名地產代理查詢房貸事宜,他更暗示有方法可以「弄大流水賬金額」,獲得更多借款。
程序簡單 審批馬虎
互聯網金融平台運作簡單,一借一貸,僅從中抽取服務費,不會對申請人的信貸紀錄及貸款目的進行嚴格審查。申請人可用不同名目提出貸款要求,一般不多於50萬元,利率在7%至15%左右;平台以短投資期、高回報率吸引投資者提供貸款資金。這些P2P貸款對借款人來說,利息比傳統貸款公司的無抵押貸款或高利貸(利率可達30%)低,而且程序簡單,提供身份證明文件就可即時審批,資金最快可即日到賬,全程只須在手機或網上進行。對放貸者來說,P2P借貸普遍的投資期少於半年,但回報率可高達10%至12%,比起同等時間的定期存款利率(約1.5%至2%)高出5倍,故令整體P2P借貸平台近年在內地極速膨脹。截至今年2月,全國類似的P2P平台總共有近4000家,其中在深圳市註冊登記的就佔超過一半。去年透過P2P借貸的總成交金額更超過9800億元,一年間增加了近3倍。
內地民眾亦可透過騰訊(00700)及阿里巴巴的手機應用程式(如微信和支付寶等)賺取「信用額」,然後便可分別向該兩大巨擘關聯公司旗下的互聯網銀行,即前海微眾銀行及浙江網商銀行借款。這些互聯網銀行甚至不需要用家提供任何證明文件,只憑分析用家的社交活躍度及關連度等大數據便可批出貸款。以微眾銀行的「微粒貸」為例,在2015年內就貸出了128億元。內地樓市專家指出,這些貸款資金不少流入樓市,目前約有三成的房產交易是以類似的「加槓桿手法」成交。
節錄自5月號《信報財經月刊》
5月號《信報財經月刊》還有更多精采內容:《葉問前傳》出品人冼國林:港產片無得做!香港走共產主義?「時分券」興起;中國管控「龍爪」或伸進香港;滬迪士尼開幕,香港當自強;文革半世紀,遺毒仍蔓延等。
Android揭頁版:https://bit.ly/hkejmonthlyandroid
iOS揭頁版:http://bit.ly/hkejmonthlyapp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