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初創據點外遷避「淨網」 中美關係惡化 難再左右逢源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美國宣布9月25日起,本港生產貨品出口到美國時,不能用「香港製造」標籤。(新華社資料圖片)
美國上周擴大「清潔網絡」(Clean Network)行動,尤其針對TikTok及WeChat等應用程式;之後又要求進口美國的香港產品亦須標明「中國製造」。有本地初創向本報反映,已接獲不少美國客戶查詢,促使他們考慮在香港以外另設辦公室。有專家認為,本地初創在中美博弈下,很難如以往般「左右逢源」,同時包辦雙方生意。
黃何考慮App擁有權轉海外
「我們過半數客戶是美資對沖基金等金融機構,客戶對政策風險相當敏感。」MailTime及大數據分析平台Measurable AI創辦人黃何向本報稱,公司會聚合MailTime應用程式獲用戶授權的消費資料,經過匿名處理後,用來協助機構客戶分析消費行為趨勢,以至提供市場洞察,「考慮到中國相關法律有不少『灰色空間』,不少外國金融機構轉向香港公司購買。」黃何坦言,近期有美國機構客戶擔心,日後當局可能把香港公司的交易安排視作內地公司來處理,「未有客戶提前取消服務合約,但有部分客戶私下表示憂慮,可能在合約到期時重新評估續約方案。」
據美國上周擴大的「清潔網絡」行動,針對電訊公司、應用程式商店、雲端服務、海底光纖電纜等,要求切斷與中國的聯繫,以保護美國公民的私隱和企業敏感資料。被問到以上行動的影響,黃何強調,其公司一直按用戶所在地,遵守不同國家的私隱合規相關法律。

黃何透露,考慮在海外建立辦事處,將應用程式擁有權轉移到外國。(受訪者提供相片)
據了解,目前向Measurable AI提供數據的用戶,以東南亞、巴西、中國內地為主,美國用戶數量較少;「就算美國有日不准香港公司的App在應用程式商店上架,我們都不會受太大影響。」然而,他透露正考慮在香港以外地區(例如新加坡)建立營運辦事處,把應用程式擁有權轉移到外國。
隨着美國進一步落實取消對香港的特殊待遇,最近宣布9月25日起,在香港生產的貨品出口到美國時不能用「香港製造」的標籤,必須標明來源地是「中國」。
研製電動滑板的香港公司酷飛發展(Koofy), 產品主力在歐美市場發售。酷飛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馬頌棋向本報指出,新措施目前對公司影響不大,「我們產品一直標明『中國製造』」。他提到,若美國再加徵進口關稅,而其產品如不獲豁免,該風險更值得擔憂;又透露早前有同行,因上述措施倒閉結業。

美國早前已否決太平洋海底光纖電纜直通香港,事件動搖香港作為亞太數據中心樞紐的地位。(法新社資料圖片)
方保僑料軟硬件審批趨緊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認為,華府現時逐步把港企視作內地公司,預計本地科企日後或跟「內地公司」畫上等號,未來港產硬件或軟件設備如要銷往美國市場,審批程序或較以往困難。
方保僑相信,初創很難如以往般左右逢源,同時包辦內地及美國生意。惟美國政府傾向針對較大規模的初創,或擁有敏感技術的公司,例如無人機生產商大疆(DJI)、港產AI「獨角獸」商湯(SenseTime)等。他提醒,初創日後如要進軍美國市場,或須作事前準備,例如考慮是否把業務拆開,就如字節跳動(ByteDance)般把業務分成抖音及TikTok,以便發展內地及美國市場,把有關影響減低。

方保僑提醒,初創企業如要進軍美國市場,須考慮是否把業務拆開。(信報資料圖片)
范健文:數據樞紐受動搖
華府的「清潔網絡」行動,其中一招涉及海底光纖電纜。雲端及網絡安全方案供應商UDomain行政總裁范健文提到,相關行動充滿未知數,「業界只能密切留意事態發展」。他認為,若華府禁止美國企業有份投資的海底光纖電纜接連香港,港人日常上網未必受很大影響,最受衝擊的是那些需要以高速、低延遲網絡,實時交換數據的醫療研究團隊或金融投資機構。
事實上,美國早前已否決太平洋海底光纖電纜直通香港,台灣段則獲開綠燈,事件動搖香港作為亞太數據中心樞紐的地位。范健文又提到,LINE母公司Naver已率先「用腳投票」,把數據備份中心從香港遷到新加坡。
范健文直言,業界最擔心的是未知美國有何進一步行動,「在雲端年代,要搬遷數據中心已相對簡單。既然香港有這麼多不確定因素,何不暫時離開香港,觀望事態發展及(兩國政府落實)具體措施,再作部署?若要從香港、新加坡或台灣等地揀選一個站點設立亞太區數據中心,香港現時未必是企業首選。」

范健文認為,若海底光纖電纜不再接連香港,實時交換數據最受影響。(信報資料圖片)
採訪、撰文:吳志南、朱美俞、陳子健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小心漫遊數據「隱形兇手」(林國誠)
不少人即使已選購數據漫遊計劃,卻忽略了一個經常被低估的事項──手機作業系統在用戶不察覺的情況下,於背景自動使用大量數據,導致數據流量無聲無息地消耗掉,影響漫遊上網體驗。
- Posted June 13, 2025
- 0
-
商湯|粵語智能助手懂看懂想
商湯科技(00020)旗下粵語人工智能(AI)助手Sensechat(商量),其全新版本應用程式正式上線,適用於iOS及Android作業系統。
- Posted June 13, 2025
- 0
-
工業AI平台|輝達德國建工業AI雲端平台
輝達(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在巴黎VivaTech大會宣布,將在德國建置全球首座工業人工智能(AI)雲端平台。
- Posted June 13, 2025
- 0
-
亞洲智慧創新大獎|即日起接受報名
香港無線科技商會(WTIA)昨天宣布,「亞洲智能應用程式大獎」今年正式升格為「亞洲智慧創新大獎」。
- Posted June 13, 2025
- 0
-
AI主持|巴西虛擬主持 尖酸幽默爆紅
巴西內容創作者菲利普斯(Raony Phillips)最近以人工智能(AI)模型,炮製了一個虛擬角色馬約(Marisa Maiô),其短片近日在社交平台爆紅。
- Posted June 13, 2025
- 0
-
AI生成法律證據|美研立例 AI生成證據可呈堂
負責制定法院政策方針的美國司法會議,其轄下的實務與程序規則委員會,日前批准就《聯邦證據規則》加入新條文一事諮詢公眾。
- Posted June 13, 2025
- 0
-
Midjourney侵權|荷里活聯手控告Midjourney侵權 AI生成經典角色圖像 斥肆意剽竊
迪士尼、環球影業、漫威、盧卡斯、二十世紀霍士、夢工場等多間影視娛樂企業,近日聯手起訴美國AI繪圖平台Midjourney,請求法院就其侵犯著作權的行為頒布禁制令,要求對方賠償因侵權而遭受的損失。
- Posted June 1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