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智能沖茶機 科技養生 搭配手機App 按體質推介飲品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李港慧透露,她前後花了兩年多時間研究不同草本植物的藥用或養生價值。(黃俊耀攝)
茶向來被視為養生保健良品,只要按自己體質作合適選擇,喝茶基本上對健康有益無害。九十後女生李港慧,活用自己的工業設計專長,研發出智能茶品沖泡機Lify,除了可利用手機App控制沖泡過程外,只要輸入個人身體狀況,系統更會推薦符合體質的茶品。
預設沖泡參數
首次使用Lify的用戶,須透過App回答數條跟個人及身體狀況有關的問題,程式便會按照資料,以至所在城市的實時溫度和濕度,從13款預設的茶飲及草本飲料中提供推介茶品。程式設有另外約30條問題供用戶選填,例如有否經常便秘、每星期喝多少杯咖啡、會否經常外出用膳等,旨在讓系統深入了解用戶的身體狀況,作出更準確的建議。
Lify沖泡機的操作很簡單,利用WiFi讓App跟沖泡機配對連線,確認採納系統的茶飲建議後,然後注水,再透過App調校濃淡度、沖泡溫度與份量,以及放入相應的茶餅膠囊,按鍵後即會自動沖泡飲料,只需45秒至1分鐘便完成。
Lify創辦人及創意總監李港慧補充,系統已預設最適合的沖泡參數,例如黑茶和紅茶的沖泡溫度相對較高,綠茶則較低以免太澀,但用戶仍可按個人喜好調校設定。當用戶沖泡過50杯飲料之後,系統便會利用沖泡機內的清水循環清洗,完成後倒掉污水即可。

用戶可於App調校濃淡度、沖泡溫度及份量。(黃俊耀攝)
咖啡機啟發靈感
「Lify可說是我第二次創業。」李港慧出身自國際著名的荷蘭燕豪芬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畢業後回流發展,一方面在理大設計學院任教,另方面跟胞姊李明心一同創立設計顧問公司,主要設計健康及生活品味類產品,例如咖啡機、摺疊單車等。
她之所以構思智能沖茶機,源於3年前接下一單設計專案,要幫一間意大利公司設計膠囊咖啡機,「咖啡是意大利人生活一部分,從咖啡豆採購到生產線管理及品牌建立,所有工序都很完善。一個完整的咖啡產業,就是從這種精神而來。」
茶是華人生活一部分,其文化甚至可追溯至古代,除了日常飲用亦可作食療。李港慧想到:「我們能否把茶重新包裝,就像外國人看待咖啡一般?」

茶餅膠囊以日本複合物料製成,能夠自然分解。(黃俊耀攝)
做足資料搜集
李港慧透露,她前後花了兩年多時間,反覆研究不同草本植物的藥用或養生價值,以及草本原材料配搭,李明心為此更修讀中醫課程,並邀請一些資深中醫師擔任顧問。此外,李港慧曾訪談大約30位目標客群(介乎30歲至50歲、有做運動和瑜伽習慣的職業女性),甚至追蹤她們的生活習慣,包括日常愛喝的飲品、公餘時間做什麼養生活動,以至是否經常回家吃飯、喝湯水等,從中歸納一些都市人共通的養生需要,再設計相關的草本茶飲,「例如都市人生活壓力大,身心平衡較差,我們便設計有助減壓、放鬆身心,或提升活力的飲料。」
草本原材料來自世界各地,例如花旗參來自美國和加拿大,鐵觀音從內地及台灣搜羅;至於茶餅膠囊則在香港製造,外層以日本的複合物料製成,足以承受高壓沖泡之餘,又可保持膠囊內的原材料新鮮乾爽。膠囊用後置於泥土中,大約數月便會自然分解。
採訪、撰文:陳子健
延伸閱讀:
酒店大企業採用 獲3000部訂單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當語音通話變防騙戰場(林國誠)
語音電話本應是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如今卻淪為考驗人性的信任陷阱。現今騙徒已非昔日單靠陌生號碼與生硬話術的「吳下阿蒙」,他們懂得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偽冒號碼及模擬語音,精準地在不同時段鎖定特定人群發動攻擊。
- Posted October 24,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理大倡分散式練AI 勁省能源
香港理工大學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PAAI)研究團隊,提出「協作式生成人工智能」模式,把人工智能(AI)訓練從傳統的集中式轉向分散式,大幅降低訓練成本、保障數據私隱及打破資源壁壘。
- Posted October 24, 2025
- 0
-
叫停超級智能|3200名人聯署 叫停研發超智能
被譽為現代「人工智能(AI)教父」的科學家班吉歐(Yoshua Bengio)及辛頓(Geoffrey Hinton)、蘋果公司聯合創辦人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等全球逾3200多名公眾人物聯署一份聲明,呼籲各界立即暫停研發「超級智能」(Superintelligence)。
- Posted October 24, 2025
- 0
-
亞馬遜AI眼鏡|北美地區司機試用 加快送貨
亞馬遜(Amazon)為北美地區的送貨司機試用最新研發的人工智能(AI)眼鏡,他們毋須手持手機,即可掃描包裹、遵循路線指引,以及獲取送達證明,並顯示視線範圍的危險訊息,解放雙手以縮短每次送貨時間。
- Posted October 24, 2025
- 0
-
DeepSeek新光學技術|有效壓縮長文本
內地科企深度求索(DeepSeek,DS)日前發布最新研究成果,開源旗下一項光學字符識別(OCR)技術,但它實際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非但希望協助處理文件,更是打算探索如何突破人工智能(AI)記憶樽頸。
- Posted October 24, 2025
- 0
-
谷歌量子晶片|快最強電腦萬倍
Alphabet旗下量子人工智能部門Google Quantum AI,周三(22日)在科學期刊《自然》發表論文,介紹Willow量子晶片運算的重大突破。
- Posted October 24, 2025
- 0
-
生產力局調查報告|九成港企職員 日常工作用AI 應用趨勢調查 客服和分析數據佔多
為了探討本地企業在人工智能(AI)應用情況,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轄下生產力學院昨發布《2025年香港企業AI應用趨勢調查》結果,發現近九成(88%)受訪企業員工,已在日常工作使用AI工具。
- Posted October 24,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