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血液基因檢測 (Sanomics蔣耀緯)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蔣耀緯坦言,公司正朝上市的目標進發。(朱美俞攝)
癌症患者一旦錯過黃金治療期,就會導致癌細胞擴散,病情惡化。港產生科初創Sanomics研發出一種快速基因檢測技術,以便配對標靶藥,加快診治療程。今次請來其區域市場銷售總監蔣耀緯,探討公司如何成功在市場闖出名堂。
主持:(朱)朱美俞 《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蔣)蔣耀緯 Sanomics區域市場銷售總監
朱: 可否講解公司的產品及服務?
蔣: 作為本地癌症基因檢測公司,Sanomics早期核心產品為「快速血液基因檢測」技術,透過抽取患者兩筒血液樣本,讓醫院可省卻預約手術房抽取組織的時間及成本。我們只需兩天時間,就能為醫生提供報告,包括藥物建議。公司現涉足肺癌、乳癌、大腸癌等常見癌症檢測項目。

Sanomics主打快速基因檢測,抽取癌症病人血液,以便配對標靶藥。(Sanomics網上圖片)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近年批准更多癌症藥物推出市場,當中不乏瞄準基因突變的藥物。我們會通過抽取血液,為患者一次過掃描一系列基因,找出患者基因突變的可能性;整個流程僅需一星期,即能完成報告;針對近年新興的免疫療法,我們亦提供免疫蛋白測試。藥廠研究項目佔公司逾半收入來源,通過提供基因檢測技術,團隊協助藥廠尋找合適病人應用癌症標靶藥。有關研究一般為區域性項目,例如在2017年,公司曾為東盟10國及本港逾2000個肺癌病人基因檢測。
進軍東南亞降成本
朱: 得知你們最近推出遙距醫療(Telemedicine)服務,可否簡單講解?
蔣: 公司最近成立新品牌覓光(Aurora),專門提供腫瘤科遙距醫療服務。有別於普通科遙距診症服務,腫瘤科醫生一般在會診前花大約15分鐘時間,按其收取的文字及影像報告等,為病人制定一系列治療方案。普遍而言,一個病人約有20至30份報告,包括病理、基因及掃描報告,以往是由腫瘤科護士協助分類及排序,概括報告內容並作總結,再交由醫生跟進。公司今年5月夥拍騰訊(00700)配合其人工智能技術,把上述流程自動化,以虛擬護士輔助腫瘤科醫生跟病人遙距會診,以解決患者在疫情期間無法從外地回來覆診的難題。

針對近年新興的免疫療法,Sanomics亦提供免疫蛋白測試。(Sanomics網上圖片)
朱: 對於進軍海外市場,你們有何策略?
蔣: 繼扎根本地市場後,公司率先進駐泰國。最初,當地市場對檢測價格相當敏感;其後,公司透過香港貿發局加入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計劃,受惠當局對生科初創的稅務優惠,並在當地建立團隊;另外藉着開設實驗室及檢測中心,成功把檢測價格調低30%,以進入當地醫療及保健系統。
其後,團隊再把各地樣本送至泰國檢測,包括與越南、菲律賓及印尼等地藥廠合作的項目,進一步降低整體營運成本。自進軍泰國市場至今,公司業務持續上升,預計快將達到收支平衡。
內地市場方面,由於競爭激烈,單計基因檢測公司至少已有數千間,故公司通過夥拍當地政府、大學、藥廠及保險公司,主攻遙距醫療及臨床實驗,並於本年初在江蘇無錫成立分公司。

內地市場方面,Sanomics主攻遙距醫療及臨床實驗,並於年初在江蘇無錫成立分公司。(Sanomics網上圖片)
朱: 公司成立至今已有5年,下一個5年有何發展大計?
申請專利籌謀上市
蔣: 港交所(00388)在2018年引入《上市規則》第18A章,容許無收入生科企業在港上市。這是公司業務目標之一,正朝着這目標進發。我們留意到,18A公司上市一般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藥研公司,此等企業須事先為其產品進行試驗,故須集資上市。第二類是合同研究組織(CRO),專為藥研公司進行臨床研究。我們期望以第二類別項目為發展方向,拓展更多臨床研究項目,藉此推動業務發展。此外,專利申請對有志成為18A的公司相當重要,我們現已獲得一些專利,日後如能成功申請更多專利,公司發展將更理想。對於開展新一輪融資,坦白說,資金對目前的Sanomics而言不是最重要,我們特別關注的是每次融資的新協同效應及新構思。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騙徒手法層出不窮(方保僑)
近年警方屢揭以人工智能深偽(Deepfake)換臉及聲音合成行騙的案件,利用高科技假冒上司指示滙款、網戀詐騙及冒充官員開視像會議。騙徒已非單純冒充個人,而是利用AI在系統上奪取「合法身份」。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未來數據中心|外太空建數據中心省成本
太空毋須擔心土地使用問題,可容納大型太陽能板陣列,更可利用真空加快散熱,相比地球上的數據中心,其能源成本將低九成。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微軟Edge|進化人工智能瀏覽器
微軟(Microsoft)早於今年7月已為旗下網頁瀏覽器Edge新增Copilot模式,惟當時只提供一些基本功能,例如自然語音導覽等。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Gemini易出錯?|澳媒ACM 揭用Gemini寫稿易出錯
澳洲社區媒體(ACM)旗下多個地區編輯部員工,對公司推行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以協助新聞製作的做法感到擔心。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紅帽|AI增強生產力絕非泡沫
開源軟件供應商紅帽(Red Hat)早前舉辦Summit Connect本地峰會,香港、台灣及澳門區總經理文志鋒接受本報專訪,討論開源技術如何助力香港企業應用人工智能(AI)。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科律律師樓|企業宜勤演練 提升網攻存活率 各國AI法規差異大 擴版圖前要認清
本報早前跟科律(Cooley)律師樓3位網絡安全、數據、私隱業務專家深度對談,探討當下企業在這種複雜環境下,如何應對相關法律風險。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當語音通話變防騙戰場(林國誠)
語音電話本應是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如今卻淪為考驗人性的信任陷阱。現今騙徒已非昔日單靠陌生號碼與生硬話術的「吳下阿蒙」,他們懂得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偽冒號碼及模擬語音,精準地在不同時段鎖定特定人群發動攻擊。
- Posted October 24,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