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App國際響名堂 (MotherApp Alan Hung 及 Wendy Tam)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本港不少創新企業曾榮獲國際獎項,發展潛力不容忽視。《信報》StartupBeat今次的訪問對象Alan與Wendy早前奪得世界信息峰會大獎(World Summit Awards,下稱WSA),他們談得獎感受之餘,也分享遠赴奧地利領獎的喜悅。
記者:尹思哲 《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Alan Hung MotherApp創新業務總監
Wendy Tam MotherApp用戶體驗副總裁
尹:可否介紹一下WSA這個獎項?
Alan:WSA自2003年起舉辦,並且獲聯合國授權,目標是在世界各地選出最具影響力的創科產品。比賽過程有如「過三關」,首先在地區接受提名,擊敗當地參賽者後,等到兩年一度的WSA大賽,再與全球選手較量。
我們是在香港贏得2017/18年度的ICT Award(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因而得到入場券,其後有幸被國際評委選中代表中國出賽。今年WSA參賽者來自166個國家(及地區),比賽共分8個組別,作品多達400項,我們在「智慧城市」組別中最終勝出。
海洋公園成首位客戶
尹:你們得獎的項目是什麼?有沒有一些應用方面的實例?
Alan:我們得獎項目名為「PowerArena」,透過流動網絡、人工智能(AI)及物聯網等技術,為政府或機構作實時的人流管理。這項目當初第一個客戶就是海洋公園,他們每年有數以百萬計遊客進園,人流多又密集,若能做好管理,對於改善前線運作及提升遊客體驗都起到重要作用。
該項目可分為3部分,第一部分是「Sense(感應)」,我們應用了物聯網和電腦視角(computer vision)等技術收集現場數據,換言之是「機器如何看世界」,例如看看有多少人在排隊、多少人聚集在某一個區域等。
收集到資訊後,來到「Manage(管理)」部分,亦即根據數據來作預測。舉例說,想玩過山車的遊客若現時開始排隊,預計所需時間是多少。
最後一部分就是「Act(行動)」,向前線工作人員或遊客發放實用資訊,例如遊客可以透過程式看到不同景點設施的等候時間。香港人口密集,而且每年都舉辦很多不同的盛事及慶典,以上技術很適合應用。
AI代監控 分析大數據
尹:箇中原理是否透過鏡頭監控和了解人流?
Alan:這是主要技術,惟在畫面中可能同時發生很多事。現時AI發展成熟,加上我們自己的研發成果,已可用AI代替人類監控閉路電視。可是鏡頭之外,我們亦結合了很多其他數據,如感應器、閘機,甚至天氣資訊等一併分析。
尹:除了人流管理,這項目還有什麼好處?
Alan:以大型體育賽事為例,如一場馬拉松可能有2萬多名選手,他們如何選擇交通工具到現場,完結後又該怎樣離開?第二,由於比賽範圍大,很難每處派駐工作人員看守,中途若發生意外,例如有選手倒地,未必能即時察覺,不過倘若應用了我們的技術,主辦單位及警方可以快速知道事故,馬上調配人手處理。
尹:今次參賽得獎,你們有何得着?
Wendy:得獎固然令人振奮,同時亦可以顯示香港的科技產品在國際上亦相當出色。我們常看到自己的不足,但在外國人眼中,香港是個既方便效率又高的城市,不少參賽者都曾表示很喜歡香港。此外,從今次經驗,我們明白到有些社會問題其實無分國界,如果我們能夠在香港做好,變相亦可幫助世界其他地方。
尹:MotherApp在港成立多年,最初專注寫程式,為何現在轉而發展智慧城市方案?
Wendy:10年前,我們希望人人都很容易就做到App,想做「Mother of App」,才取名MotherApp。後來,我們把焦點放在「移動通訊技術如何幫助機構」,我們希望不只是造一個程式,而是要有意義地運用科技。
前提是,你對這問題了解有多深?舉例說,我們已與海洋公園合作多年,我們發現,要令遊客開心,員工的角色亦很重要,若技術幫到員工之餘,又幫到遊客,便能達致雙贏。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完整訪問視頻,請上http://startupbeat.hkej.com觀看。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空間智能勢成創新基礎(車品覺)
隨着2025年的到來,在人工智能(AI)技術飛速發展推動下,全球數字經濟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各國對AI的立法和監管日益嚴謹,特別是在金融和執法等敏感領域。
- Posted January 15, 2025
- 0
-
大學生創業賽|3月底截報名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EJ Tech 創科鬥室」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宣布,第11屆「香港大學生創新及創業大賽」正式接受報名,截止日期為今年3月31日。大會將於5月30日舉行決賽,翌日舉行頒獎典禮。 5月30日舉行決賽 比賽由創新科技署贊助,當中分為「創新」及「創業」兩大項目。創新項目的作品類別,包括:生命科學、能源環境化工、資訊技術及數理/機械,參加者可提交科學論文或創新發明;創業項目須提供簡報或計劃書,旗下分為創業計劃、初創企業、社企/文化創等組別。 今屆獎金總值超過50萬元,得獎項目更有機會代表香港,參加全國賽事「挑戰杯」及「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全港賽語言不限,參賽者可以用廣東話、普通話或英文,準備文件和介紹項目。不過,當晉升到全國賽,便需要用普通話路演。 比賽在過去10年累計有7112人參加,創業項目佔1324個,創新項目亦有925個。 支持EJ Tech...
- Posted January 15, 2025
- 0
-
真菌除冰法|理大借鑑真菌 研自動除冰法
香港理工大學團隊受到真菌的自然現象啟發,研發出冷凍水滴噴射的自主驅動機制,令水滴在沒任何外部能量輸入下自行噴射而出,有望開發極具經濟效益及發展潛力的技術應用。
- Posted January 15, 2025
- 0
-
3D打印顯微鏡|實驗室級別顯微鏡 3D打印成本僅480元
傳統的實驗室顯微鏡價格約數千美元,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的研究人員,不用3小時就印製了一台3D列印顯微鏡,能夠檢查血液及小鼠腎臟樣本,總成本不足50英鎊(約472港元)。
- Posted January 15, 2025
- 0
-
TalkingData|內地數據獨角獸港設地區總部
投資推廣署昨宣布,內地領先數據智能服務商騰雲天下(TalkingData)在香港開設地區總部,藉本港蓬勃的創科生態氛圍,以及便利的營商環境,推動公司在亞太及全球擴展業務。
- Posted January 15, 2025
- 0
-
舊藥新用|乾眼症藥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 中大AI揪出兩靶點 消除後能抑制病變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常見的婦科病,可在盆腔形成異位內膜組織,更在卵巢位置形成囊腫(俗稱朱古力瘤),影響全球多達15%生育年齡的婦女,半數患者更可能不育。
- Posted January 15, 2025
- 0
-
日常生活數據的素養在可持續發展內的重要性(韋達人博士)
數據素養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有效理解、解釋和使用數據的能力。它始於了解數據是什麼以及它來自何處,例如從各種來源收集的數字、文本或圖像。然後,它涉及閱讀數據,這意味著解釋圖表、圖形和表格以提取有意義的信息。
- Posted January 1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