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悟出信念 創平台護海洋

潛水資歷深厚的余曉彤近年專注探索本港海,發現生態不差,可惜是垃圾處處,故有時間會落海執垃圾。(黃俊耀攝)
香港沙灘遍地垃圾已非新鮮事, 在一般人看不見的海底情況更糟,海洋保育刻不容緩;我是余曉彤(Hidy),有15年潛水經驗,曾於世界各地擔任水底攝影模特兒,近年積極在港參與清潔海床,早前創立網上海洋資訊平台,呼籲大家愛護海洋;水底世界寂靜且色彩斑斕,為我帶來無數美好回憶,如今更變成責任與使命。
我自小跳跳紮坐不定,家人安排學鋼琴、結他、 畫畫、中國舞,我卻因好動,經常偷偷去踢波、跑步、爬樹,跌到周身傷視等閒;升中想報讀體藝不果,我不服氣,決心發奮,那年全級考第一,又取得體育學科獎,如願轉校,跟一班志同道合的同學齊齊玩運動。

余曉彤表示,水底垃圾種類之多「大開眼界」,試過撿到胸圍、關帝像,甚至整張床褥。(余曉彤fb圖片)
任模特兒遊歷水世界
醉心運動,惟無想過變成職業;當年在學校鄰座是「黑妹」(香港羽毛球名將葉姵延),眼見一班立志做職業運動員的同學仔,生活好像只得體育,幾乎「六親不認」,自問缺乏這種「自我犧牲精神」,視為興趣足矣。
至於由陸地轉到水中、與海「邂逅」,是17歲時等候會考放榜,幫襯一家潛水主題餐廳,深受吸引,毛遂自薦做兼職,公餘跟隨本身是教練的老闆學習,未幾收穫了人生首個潛水牌;當時我已投身模特兒行業,那些年本地識潛的model極少,物以罕為貴,接到很多水底拍攝工作,足跡遍布各地多個美麗水世界;後來相關牌照愈考愈多,於是積極投入當教練,2015至2017年間最誇張,足足教過500位學生!
海底奇遇數之不盡:曾在古巴為澳洲海洋地理頻道拍攝節目,與20多條鯊魚「共舞」,牠們往往被電影或媒體妖魔化,其實人類更恐怖,試問人類殺的多,還是被牠們咬的多?又曾跟3條鱷魚齊齊影相,初時有點膽怯,接觸後才發現非想像中可怕,拍攝後期鱷魚更不耐煩轉身走人,令我想起一句廣東俗語:「鱷魚頭老襯底。」
跟鯊鱷「相敬如賓」,反而曾於馬爾代夫被體型不大的炮彈魚攻擊,牠們圓錐形的頭像子彈,外貌頗funny,當時見其搖頭擺腦,以為向我示好,詎料屬「襲擊前警告」,游近張口伸出鋒利獠牙就咬,結果連堅韌蛙鞋都破穿,幸好走得快,現在回想也捏一把汗。

俗稱「鬼網」的漁業廢棄物(余曉彤fb圖片)
港珊瑚頑強惟垃圾多
直到兩年前忽然覺醒,心想潛過五湖四海,竟對成長地香港的水域認識不深,實有點羞家,當時在赤柱認識一位退休的伯伯,三代經營造船生意,海邊的船廠荒廢多年,又不捨得拆卸變賣,我們一班發燒友商量後,獲對方同意,為廠房賦予二次生命,去年5月活化為潛水基地。
有了「架步」,年來我們花很多時間探索港海,發現生態不差,見過海豚與巨形魔鬼魚,硬珊瑚品種比加勒比海更多,白化程度亦較低,生命力頑強,似足香港人,可惜是水底垃圾處處,且水質不佳,尤其夏天,能見度更差。
我愛香港,更愛這裏的海,有時間會落水執垃圾,親身體驗後,種類之多「大開眼界」,試過撿到胸圍、關帝像,甚至整張床褥,加上俗稱「鬼網」的漁業廢棄物,嚴重威脅水底生態。海洋佔地球面積約70%之多,潛水令我有機會多看三分之二個世界,活出璀璨當下。

余曉彤直言,潛水令自己有機會多看三分之二個世界,活出璀璨當下。(余曉彤fb圖片)
夥同道製網頁推廣保育
Hidy數年前已萌生創立海洋資訊平台念頭,惟自言屬「超級電腦白癡」,一直未坐言起行,「我唔係好信網上世界,覺得唔真實、唔夠現場感,之前連online payment都無。」然而,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令她不得不改變想法,「人人留家抗疫,個世界好似停頓咗,無得再做講座同出海執垃圾。」
為繼續替海洋發聲,她由零開始學網頁設計,上月與4位朋友合作,推出「DEVE」平台,內容包括海洋趣聞、環保資訊、景點推介、簡易潛水教學等,且創立自家品牌,邀請本地設計師製作海洋產品,「大家都係義工,實際投資唔多,反而花嘅時間同努力最感動。」
平台近日獲澳洲海洋地理頻道支持,由Hidy把國際保育文章譯成中文,每周定期上載,「香港而家有跑步文化、行山文化、單車文化,相比之下海洋文化未算普及。」
她期望平台有助提高公眾愛護海洋意識,長遠做到「一提到海,就諗起我哋。」

余曉彤推出海洋資訊平台「DEVE」,呼籲大家愛護海洋。(黃俊耀攝)
採訪、撰文:許鎮邦
攝影:黃俊耀
場地提供:Yes Culture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藉「周哈里窗」改善人機溝通(車品覺)
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作為經典心理學的人際溝通模型,在優化人類與人工智能(AI)的互動中展現新的可能性。
- Posted June 25, 2025
- 0
-
應科院引領生成式AI金融革命:從理論邁向實踐的創新之路(黃莹博士)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在金融科技領域深耕多年,從2014年起積極鑽研區塊鏈技術,如今已成為推動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應用的關鍵力量。
- Posted June 25, 2025
- 0
-
電腦節|8.22開鑼 設AI專區
年度科技盛事「香港電腦通訊節2025」,將於8月22日至25日一連四天,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一號展覽館舉行。
- Posted June 25, 2025
- 0
-
光纖入房|華為徐直軍看好「光纖入房」
世界流動通訊大會上周在上海舉行,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指出,中國今年底將擁有7500萬個「光纖入房」(Fibre to the Room, FTTR)安裝點,但中國之外僅得50萬個。
- Posted June 25, 2025
- 0
-
高盛推AI助手|自家AI助員工起草文件
大行高盛據報在全公司推出一款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助手,幫助「總結複雜文件、起草初始內容並分析數據」。
- Posted June 25, 2025
- 0
-
科大訊飛|以港作出海橋頭堡
內地人工智能(AI)科企科大訊飛(002230.SZ)及其子公司訊飛醫療,去年落戶數碼港,並成立國際總部。
- Posted June 25, 2025
- 0
-
AI提升管治|企業主席帶頭嘗試 邊做邊學齊進步
最新一期的《哈佛商業評論》(HBR)刊載《先驅董事會如何使用人工智能(AI)》一文,揭示先行企業如何以大型語言模型(LLM),提升董事會議效率、決策品質與策略討論的深度。
- Posted June 2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