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炒家藉程式掃221部PS5 到貨即轉手 一周賺31萬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一名美國青年成功搶購221部PS5遊戲機,並在網上展示存貨炫耀戰績。(網上圖片)
索尼(Sony)次世代遊戲機PlayStation 5(PS5)上月推出即秒速售罄,在全球掀起炒賣熱潮。Business Insider網站報道,一名美國青年以訂購程式(bots),成功搶購221部PS5遊戲機,到貨後即轉手圖利,短短一周的銷售額突破4萬美元(約31.2萬港元)。
PS5於11月12日推出,英國及歐美地區,以至香港均一機難求。雖然機迷在PS5首發日前,可透過官方渠道預購,但沃爾瑪(Walmart)、百思買(Best Buy)等零售商,就採用網上訂購策略,務求「先到先得」。
花10小時規劃搶購大計
報道指出,捷足先登購入PS5的買家,大部分是經銷商,他們以機械人軟件程式,加快網上結賬流程,比其他人贏在起跑線。美國一名自稱「Mike F」的22歲青年,就借鑑炒賣波鞋的方法,成功搶購了221部PS5。
Mike F於2017年輟學,全職從事炒賣業務,以軟件監控產品庫存,轉售運動鞋等物品。他回應外媒訪問時坦言,由於每天從事炒賣,故認為無人能跟他相比。儘管PS5庫存量甚多,但相信清倉毫無難度,尤其在假期臨近時。不包括購買設備所需時間,Mike F花了10多個小時,為PS5首賣制定搶購計劃。例如付錢招募一些朋友,代他在網店預購遊戲機。除了向實體店預訂,待有貨時親自提取,他間中亦以訂購程式,千方百計掃走所有PS5。

有騙徒在eBay兜售PS5照片,圖誤導求機心切的買家上釣。(網上圖片)
對於以上炒賣行為,不少真正遊戲用家感到憤怒。Mike F回應說,他們總會買到心頭好,願意等候更長時間的人,不必支付高昂的炒價。他認為,「有很多人願意支付溢價,這是簡單的供求關係。」
騙徒網售PS5空盒呃買家
在美國,PS5主機售價500美元(約3900港元), 數位版售價400美元,但eBay、StockX、Instagram等平台,炒價隨時高達1000美元(約7800港元)。在肺疫及經濟低迷下,過去數月促使更多人轉行炒賣圖利。
海外媒體Eurogamer報道,一些騙徒更聲稱,在eBay等電商平台以550英鎊(約5680港元)的超高價出售一張刊有PS5的印刷照,或純粹是一個包裝空盒。技術上遵守了eBay的規則,但如不仔細閱讀,不會發現任何不妥,企圖以誤導訊息欺騙買家。
eBay發言人表示,正在平台刪除PS5照片的所有清單,並會對賣家採取適當措施。同時提醒買家謹慎行事,仔細閱讀商品說明,切勿輕易上當。若買家在eBay完成交易,但收到商品與描述不符,則可通過退款保證獲得賠償。

捷足先登購入PS5的買家,大部分是經銷商,他們以機械人軟件程式,加快網上結賬流程。(Freepik網上圖片)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城大啟動HK Tech 300國際創新創業千萬大賽 促進創新與國際化協同發展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於上月23日宣布啟動「HK Tech 300國際創新創業千萬大賽」(HK Tech 300國際大賽),進一步將HK Tech 300計劃的影響力擴展至世界各地。今次大賽將與來自九個國家及城市的11間大學、五間當地商會和初創培育機構合作,多國大學校長及代表當日應邀來港出席典禮,並希望可通過城大的科研及初創生態圈,協助當地初創落地香港,甚至拓展至內地及整個亞洲市場。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港全速邁向AI大時代(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已不再只是科技界的熱門話題,而是真正走進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巫筆|港AI批閱10萬篇作文
本地人工智能(AI)教育初創「巫筆」,日前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善假於物」教學研討會,探討生成式AI在中學中文寫作教育的應用。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噴射機械人|全球首款噴射機械人試飛
意大利技術研究院(IIT)經過兩年時間測試,周三(18日)試飛全球首款噴氣動力人形機械人iRonCub3,能夠在離地大約50厘米的高度起飛,並在飛行中保持平衡。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人類資訊保育|新網站收藏「前AI時代」資料
自從人工智能(AI)模型流行,由機器生成的內容在網上泛濫,包括文字、圖像及影片,甚至波及人類的原創作品。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Midjourney|推影片生成模型V1
迪士尼、環球影業等多間影視娛樂企業,上周聯手控告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Midjourney,指其以AI生成多個版權角色的圖像屬侵權行為。
- Posted June 20, 2025
- 0
-
AI漂洗|人扮智能猖獗 訴訟不絕 誇大技術欺瞞 礙行業發展須規管
現今業務若不加上AI元素,好像便趕不上潮流,不過須留意「假AI」帶來「真」風險。
- Posted June 20, 2025
- 0